马利纳Epub+Pdf夸克资源

2次阅读
没有评论

马利纳Epub+Pdf夸克资源
马利纳

作者:[奥] 英格博格·巴赫曼

分类:小说

ISBN:9787559481771

出版时间:2024-7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20世纪奥地利著名作家、被誉为德语文坛的“奇迹”——

巴赫曼生前发表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首个德语直译的中文版,忠实再现意识流动的极致文本,细腻还原令人眩晕的语言迷宫;

以挚爱保罗·策兰为原型,一窥20世纪德语文坛的隐秘绝恋;

同名改编电影获德国最佳长片奖,诺奖得主耶利内克、彼得·汉德克力荐;

以意象、隐喻加密的诗性语言,拆解独属于女性的真实与失落:

一个困于“他”的无名女人,在细密复杂的情感宇宙中,在两性不对等的艰难缠斗中,逐渐被吞噬自我,最终遁入墙中消亡…

“这是谋杀”

编辑推荐

一颗火热的心被无尽的等待、冷漠和暴力碾成灰烬

一个女人原本可能获得的全部幸福

都在“今天”化为泡影

前方没有出路,只有任谁都无法穿透的冰冷墙壁。

◎英格博格·巴赫曼被奉为奥地利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1990年,她的作品被翻成英文之后,被称赞“能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塞缪尔·贝克特最好的作品相媲美”。

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里推荐阅读的当代奥地利作家。被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称为“20世纪奥地利最智慧的女人”。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埃莱娜·费兰特最喜欢的40本书之一。

巴赫曼曾有过一个名为“死亡形式三部曲”的写作构想,《马利纳》是其中之一,她在生前只发表了这一部。

诗意的语言构成意识的流动,像汹涌的潮水一般将小说汩汩推进。

现实、梦境、呓语、童话、通信、虚构中的虚构对话,平实的、狂暴的、自省的、残酷的文字逼着“我”最终正视现实,那里只有坚实的墙壁而已。

“只有当人们与当代文学保持那令人眩晕的距离,才能真正读懂这部充满自白、富有变化的作品。”

◎小说《马利纳》于1991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主笔改编,由新德国电影异将韦纳·施罗特执导、法国女星伊莎贝·于佩尔担当主演。该片荣获1991年德国电影最佳长片奖。

◎德语直译,忠实、细腻再现文本流动而富有诗意的意识和精神状态。

◎护封上的兰花有“热烈”之意,被灰色的蝴蝶压住,昭示原本汹涌的热情终遭暗淡的命运。内封上的图案是泡桐花,象征“永远的守候”,是对爱的执着与坚持,哪怕得不到回应。红色字体与裸脊上的红色锁线相呼应,代表一份决绝的深情。

内容简介

小说《马利纳》的主角、亦叙述者是一个女性的“我”,出生在克拉根福,生活在维也纳。“我”一心爱慕着住在匈牙利街的邻居伊万,却得不到他的任何回应;与痴心幻想相对的现实,则是“我”与马利纳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在伊万身上,“我”倾注了自己所有的耐心、渴求与热望,得到的只有冷嘲热讽、在电话机旁蹲守的无尽等待,直至最后“我”变成了一个十分多余的人。

理性而现实的马利纳,却是一个无法在日常中发现美的庸碌者、直接拦截你想法的强权者,“我”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地位处于他之下。“我”热切渴求的无从实现,想极力摆脱的却无法脱身,发疯似乎近在眼前。

除他们之外的世界,是“父亲”象征的充满暴力的世界。没有哪里能成为“我”的容身之地,因为,“这是一堵很古老的墙,一堵很坚固的墙,谁也无法从中逃脱,谁也无法将它破开,墙里不会传出任何声响。”所有幸福的可能都死在今天。

名人推荐

我太喜欢巴赫曼了。她是20世纪奥地利最智慧、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

——托马斯·伯恩哈德,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诗人

一个维也纳女人为她的情人做晚餐,在电话机旁等待,推迟那些原本计划的外出行程、那些她原本注定要写出的书。而在那段真空般的时光里,20世纪充满创伤的深渊赫然张开,将她吞没。

——汤姆·麦卡锡,美国编剧、导演

巴赫曼的行文带有立体主义的风格,突兀的转折和重新连接显得尖锐而动人。她成功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她笔下的女人们正在演绎她们那个时代及其之前的欧洲。

——《纽约客》

作为巴赫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马利纳》的故事背景设置在维也纳,首次出版于1971年,讲述了在一座走向衰败的城市里,发生在两性之间复杂而艰难的斗争故事。它的风格浓稠而强烈,时而古怪、有趣,是一个黑暗童话故事。非常值得推荐。

——《柯克斯书评》

一部女性主义经典之作。

——《巴黎评论》

巴赫曼的视角如此具有原创性,宛如在字母表中加进了一个新的字母。

——《卫报》

章节介绍

人物 / 1
第一章 和伊万在一起是幸福的 / 25
第二章 第三个男人 / 233
第三章 最终的事情 / 320
附 录 作者年表 / 457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乙左左的评论 还没读完就知道这是一本需要重读的书。伊万和马利纳,还有开始叙述的主角“我”,第二章的“父亲”,厘清这几个主要人物的真实性是我开始阅读的时候想做的事,比如马利纳到底真实存在还是伊万,因为他们从未碰面,即使在同一个场景里,其中一位也会立即被忽略,当我肯定真实的人物是伊万的时候,伊万却大篇幅地“消失”,当我聚焦回马利纳的时候,“父亲”的残暴又开始施展,当我大致明白他们所象征的部分,伊万却回来了,这种混乱的局面最后不断缩小,直至在我与马利纳之间逐渐聚成点,那个点就是“谋杀”,通篇小说里的“谋杀”也另有所指,与其去仔细寻找这些词语背后的主谋,倒不如安静地看着巴赫曼施展她的叙述才华,那绵密的,对,不是细腻,而是绵密的叙述力。
  • 威尼斯男人的评论 《马利纳》的每一章节都像是精心布置的迷宫,引领着读者穿梭于现实与幻想的边缘。巴赫曼以她非凡的文学才华,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超现实的世界,让人不禁对“我”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与同情。
  • 宝王白奖评委的评论 译文比另一个已经在图书馆上架的译本好,不过如今已经对这类实验文学无感了。
  • Ladybird的评论 这本书充满了大量支离破碎的情节、对话和迷宫般的形式结构,无数细节、回文和隐喻穿插其中,但这也将其同快餐文学区分开来,读者会忍不住的前后翻阅,为一些不理解的语句牵肠挂肚,试图寻找前后文的蛛丝马迹,读后很难不被巴赫曼的智慧、语言和创造力折服。以男女关系描写如此庞大繁杂的主题,这绝对是一部精心布局、构思宏大的深刻作品,绝不仅仅是爱情主题,值得一刷再刷。
  • Eva的评论 “伊万和我的算是一段黑暗故事吗?不,他不能算,就我一人是一个黑暗故事。”可以结合《我们互诉黑暗之语》来配合阅读。了解保罗·策兰(故事人物原型)和巴赫曼的恋情,也许会更理解书中大段零散的呓语。伊万、马利纳和“我”都住在维也纳的匈牙利街。伊万住9号,马利纳和“我”住6号。伊万的存在于“我”而言如甘霖。“我”能熟背他的电话却很难等他打来。“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狂乱心碎”贴合这无望爱恋。“我”在意那两个孩子的接纳,但并不想他们夹在伊万与“我”之间。关于父亲部分的是梦境还是真假掺杂?无从得知。(有时觉得马利纳是“我”向内探索又相对冷静克制的分身。)陪伴在旁的是马利纳,是发现安眠药少了许多便收起来的他。“我在伊万中生存,而在马利纳中死去。”6号的来电是马利纳接的,他声称这里没有女人。
  • Elainezeit的评论 “这是谋杀”,多么伤痛和沉着有力的论断,似乎与预告了巴赫曼本人早逝的命运。如何让哀歌不再响起?巴赫曼将这个问题留给了我们。“得跌落三次,我才能重新站起来”,现在到了站起来的时刻了。
  • Vega的评论 这个译本甚是流畅,诗一般的语言来讲述小说。
  • 張小得的评论 《卡格兰公主的秘密》中,公主知道与骑士无法长相厮守,于是约定二十个世纪后再见。在约定地点时,公主说:“当你把荆棘刺入我的心脏,我们将站在窗前。”让我一下想到策兰在诗《安静!》中的第一句:“安静!我将刺入你的心。”
  • 浪里青条的评论 最喜欢的是“第二章 第三个男人”,荒诞、疯狂、恐怖,有一种做噩梦的既视感,那种明明知道自己在做噩梦,竭力想要叫醒自己却怎么也醒不来、逃不走、挣脱不出去的无力、无望感,it feels like hell.
  • 连木木的评论 巴赫曼,她感受到的激情与渴望、她深藏内心的黑暗与分裂、她遭受并试图化解的伤害与沉痛,都在这本“死亡形式三部曲”之一的自传式小说中,以“我”与马利纳、“我”与伊万、“我”与父亲,甚至“我”与丽娜、“我”与孩子们的形式展现出来。整本书呈现出亦真亦幻的迷离,融合了信件、对话、呓语、童话等多种书写,糅杂了许多许多的热情、苦楚、愤怒。太浓烈了。
  • Re:Re:Erised的评论 荆棘已在黑暗中刺入心脏。
  • 金泰坪的评论 尽管读不太懂但不影响我对这本的喜爱。建议搭配电影一起服用。
  • Herring的评论 这是一幅女性意识的语言肖像。叙事者的声音,是第一人称和女性。她是谁?一个不知名的女人,正如她自己所说,没有名字,也是一个作家。不能将它作为小说,而是一种诗歌和爱的倾诉,不带逻辑。
  • 姝尹Y(^_^)Y的评论 如果說大腦裡的神經網絡是河流,文字是如柳葉般狹窄細小並自由漂浮的船隻,那麼看本書的過程就是無數只小船時而井然有序,時而擁擠不堪地在河面上穿行的極致體驗,關於生活、時空、男人、女人、歷史、政治、幸福、死亡、戰爭、和平、自我、本我、超我、現實、想像、父親、女兒、家庭、暴力、溫柔⋯⋯既是概念,又是日常,作者用她擅長的哲學思維和語言,將宏大敘事、邏輯結構打碎重組,一邊碎碎念,一邊清醒地指控和批判,這種寫作方式太值得學習了。
  • edoacae的评论 这是一本沉默的书,沉默是席卷一切的风、是事物运行的底噪。在永恒的沉默里,巴赫曼书写她饱含热情的自白。故事从一个无望的“今天”开始:正发生的今天、永远无法被抵达的今天。读到结尾,徒手揭开那个身份的真相,好像撕下一块墙皮,巨大的裸露进入了视线。于是我重新回头寻找藏在文本里的线索:开头的身份介绍、混乱精神状态下的梦境陈述、对生活状态的细致描写……藏在摈弃了欲望书写的恋爱关系里的,是一个恳切独白的“我”。这个“我”既是焦渴挣扎在恋爱低位中的女人,又是被父权谋杀的女儿;既是深陷精神困境的个体,又是面临战争创伤的社会人格。
  • 落阡的评论 就…就我的立场说什么也不是对吧…
  • 阿阮的评论 “我从未经历幸福,但我曾看到过美”
  • 陆支羽的评论 5.0。
  • 乌开霁的评论 书中的“我”是一个奥地利女作家,一面寄居于现实与理性,一面寄居于几近封魔的爱情,她清醒着沉沦,与人性、爱情、理智苦苦周旋,亦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来回拉扯,最终她在现实与精神的层层围堵下,她成了那个“被刺死的公主”,只能狂怒地写下:这是谋杀。
  • 尤里卡的评论 对我来说,整部小说既是一个巨大的谜语,阅读的过程犹如在一场迷宫中充分享受解谜的趣味;又像是一个虚无的梦境,主人公在不停地呓语,而作为读者的我也在梦宫中悬浮,何为小说的表象与形相,何为小说的本质与神髓,重要而又不重要。
正文完
 0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