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西旅人
作者:皇甫峥峥
分类:文化
ISBN:9787208187863
出版时间:2024-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标签: 历史 中国近代史
内容简介
☆从闭关锁国到开眼看世界,晚清士人如何重建对国际局势的理解?与外界的交流如何带来观念的变革?
☆晚清外交风云录,一书尽览中西交汇的智慧与抉择!
☆斌椿、志刚、张德彝、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六位旅西使臣书写西方模式的转变。
☆北美历史学界对于晚清外交史研究转向的风向标之一,美国图书馆协会2019年度杰出学术出版物。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 方的认识与外交信息体系的构建过程。作者通过考察六位出使欧美的使臣的书写模式,揭示了从1860年代初到1895年间清朝如何逐步重建与西方列强交涉所需的外交信息体系。本书突破了传统学科界限,结合外交史、文学史、思想史与信息史,详细解读了晚清外交官如何书写“西方”,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信息秩序的演变。
书中不仅结合了传媒学理论,剖析了使臣们如何运用不同体裁和传递方式构建西方叙事,还探讨了信息在阅读集团中的演变和重新利用。同时,本书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历史相结合,展示了晚清士人信息采集的多元性、内外张力,以及使臣自身文化、思想、社会关系对其信息整理方式的影响。
全书分为八章,从清朝政府对国外信息采集的局限开始,逐步展现了出使大臣的身份转变、驻外使臣的制度化、文书流通的电信化以及江南私人出版业对清政府信息掌控的颠覆性。最终,在甲午战争前夕,晚清士人对于西方形成了与官方意识形态相交错的共识与话语,这一观念变革与使臣们构建的信息秩序紧密相连。本书为理解晚清时期的中西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
【名家推荐】
在这本见多见广、争论激烈的书中,皇甫重写了晚清中国与西方外交互动的历史。由于没有一个单一的中国,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内部一致的西方,中国的外交家们毫不奇怪地发现,他们所发现和所写的西方与他们自己所代表的不同观点密切相关。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 柯文(Paul A. Cohen)
在皇甫丰富而易读的叙述中,19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再是西方奇迹的一维监视器,而是复杂且完整的人类个体,对他们的传统和周围的世界有细致入微的理解。她的工作肯定会改变教学实践,并获得对19世纪中国思想史的理解。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盖博坚(R. Kent Guy)
这项重要的研究通过清朝最早的驻欧外交代表的眼睛,提供了对“西方”的诱人一瞥。皇甫一丝不苟地重建了这些人物丰富的认知宇宙,并证明了感知“他者”的行为随着1860年后新信息秩序的出现而改变。
——迈阿密大学历史系教授 斯蒂芬•哈尔西(Stephen Halsey)
结构和语言都很优雅……表明总理衙门的外交努力促使人们对已知和未知地区的思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肯塔基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墨安屴(Emily Mokros)
皇甫对档案、电报、私人信件和报纸的仔细挖掘,加上她对外交官日记、政治文章、旅行写作和诗歌的细致阅读,为专业外交使团和新信息秩序的复杂历史的出现提供了许多批判性和原创性的见解。
——《中国近代史》 Ke Ren
章节介绍
序言
导论
重新审视清代外交使团
作为旅行者、中介人、地理学者的清代外交官
外交沟通模式的改变
鸦片战争和信息传播的新渠道
《瀛寰志略》对西方的诠释
使团与新的信息秩序
第一章 旅者
社会
蒸汽的力量
女性
归途
读者的回应
结论
第二章 使者
商议
使节和外交官之间
自然法的儒家探索者
儒教和基督教
公诸于众
结论
第三章 学生
珍奇的收集者
大同世界的旅者
平行世界
建构“中国”和“儒家”
巴黎公社
驻外使馆的建立
结论
第四章 学者
使馆的成立
公使的日记
使馆的交流网络
集体抵制
反对专制
历史的大格局
结论
第五章 外交官
儒学信徒
初任公使
从叙述到编码
使馆外交
建立中西之间的可公度性
作为清政府发言人的“曾侯”
外交官和游历使
结论
第六章 战略家
改革外交信息的传播体裁(Genre)
凡兹西学,实本东来
将西方置于中国的过去
种族意识与地理决定论
深谋远略
领事馆与殖民扩张
为半官方领域的写作
结论
结论
另一种叙事的尝试
清朝外交官的观察对当下的提示
附录
一、 志刚《初使泰西记》《初使泰西纪要》记觐见美总统段落之差异
二、 仅见《初使泰西纪要》不见于《初使泰西记》的句子
征引文献
一、 中文论著
二、 外文论著
后记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satankiss的评论 通过对斌椿等六人“出使日记”的分析,透视出1860—1890年代清朝外交官对于自身身份与职责、外交书写的目的、清朝外交的信息传递与架构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可以看到清朝后期那些第一次出洋的中国人,并没有那么愚昧、保守,他们出于各自视角对西方的观察,既是多元的,有些至今看来也仍是值得借鉴的。也再一次印证了历史是复杂的,简单的进步、保守诸如此类的二元对立或者贴标签式的论断,都是与真实历史的背离。ps:结论最后一段提出,20世纪以来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实质上同于西方人对东方的概念化,这种反思值得继续。又ps,郭嵩焘以儒家话语解读西方,过去往往批评说是附会、思维僵化,其实应当放在如何用中国传统思维去看待西方的思路下去理解,也就是说传统的思维模式未必不能适用于当下
- 秀逗君的评论 看过几本西方汉学者写的有关清末民初外交相关的学术专著,确实处处体现着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中国对西方的回应”这一仿佛宿命般的“费正清汉学命题”。往往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打开清廷国门的叙事中,会以恭亲王奕訢、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事迹作为主要线索展开,得出的结论也往往给人以“后见之明”的感觉,仿佛任何一个了解那段屈辱史的人回到过去,都会避免这些人物在西方面前的丧权辱国。在近代与西方外交的叙事中,很多人往往追求宏大,过分的放大国家层面的对立与合作,忽略国家是有一个一个的“小人物”构成的有机体,在这本书中,六个章节记述的是六位有血有肉的清末涉外人员,在他们涉外的话语和行动中,能看出近代中国对西方认知的改进,也更加清楚的体现出自我认知的改进路径,我认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陆钓雪de飘飘的评论 在理解郭嵩焘用来描述西方的特定语言时,也必须还原于当时的语境和思想资源。这是一个将理想统治形式(三代或西方)与他所处时代的皇权体系作二元对立所呈现的历史演进的论述。同样重要的是,郭嵩焘对西方的内化,也深受太平天国之后他的礼制改革和他深研经学的影响。郭嵩焘坚信中国已经如堕烟雾、不得方向,采用了晚明学者一整套话语和情节将西方的治理模式看作是新的天命。从这个角度看,郭嵩焘愿意接受西方的原因不仅来自他积极的观察,还来自他希望通过道这一隐喻的方式来诠释秩序的倾向。正如孔子将中国之道视为圣贤君主所阐明的单一、明确的等级秩序一样,郭嵩焘认为西方也坚定地走在由其圣人、统治者与伟大思想家开创的独属道路之上。同理,我们对郭嵩焘同时代的批判者,也应该给予更加细致人微的评价。保守主义或传统主义无法解释忧虑的多样性。
- 呼呼的评论 过时了
- 五月阿隆的评论 一本通过文本和语言分析展现清末外交文化和对西方认识的转化,同时用不同身份的游历者/驻外公使来展现这一认识的差异,今年体验极好的书之一 。1860年以后的使节都是至少三年的常驻使节,与古代的大为不同;他们没有记录西方文书的模板;过去的使节很少与朝廷保持联系,现在通过邮轮和电报线必须要沟通。使臣/外交官需要在新的体系和形势下定义自身,需要在多个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职责和不同受众之间协调(在中西之间)。与西方交流的文体要符合西方惯例,与国内则是另一种逻辑,要慎重书写,这是平衡的艺术。比如对西方女性地位在书写上的隐瞒,对工业社会下失业者流离失所的怜悯,尤其是张德彝对巴黎公社运动残相的叙述中对中国农民起义的借用。当然使团官员游记也受到了西方的审查,内容不能冒犯西方国家。这种跨语际实践,总是有着更深的魅力
- 殷顽民的评论 在序文中看到周锡瑞称“很少有人关注那些亲旅西方的晚清官员”时,我是翻白眼的,还没翻开正文我已猜到材料不出钟叔河那套《走向世界》丛书,当年那么大的影响,简中网络至今还隔三差五举郭嵩焘刘锡鸿辩经,怎么能说“很少有人关注”,商业互吹也得讲基本法不是。当然,读完全书,作者确实写出了新意,走出过去将旅西清朝观察家按欣赏或批判西方的态度作进步/保守二分法,再以今日之认知指摘“进步派”的观点又有哪些片面或误解之处的窠臼,以传播理论细致剖析他们如何在标准的外交官选拔培训体系建立之前,以各不相同的个人特色接纳、处理、内化和二次传递西方信息,在建构“可公度性”的探索中,他们积极调动固有的文化资源,而千里之外的清廷虽然保守迟钝,但亦参与到这个信息编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这是过往考察晚清知识近代化进程中被忽视的线索
- 胡桑的评论 远西之旅是中国与西方相遇之旅,是一个在概念框架、体制结构、传播实践中不断变化的复杂的动态过程。书中的六位外交官正是在历史之河中摆渡的“叙事”中介人。
- 某羊的评论 本书聚焦于近代前期清廷外交人员有关出使见闻之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问题。极大的自由度无疑是这些“前制度”时期的外交使者在旅西期间活动的一大特征,并尤其体现在他们十分个人化的旅西文本当中——其关于西方世界见闻的记录、评述与阐发有时极富洞见;另一些看似天真烂漫甚或不可理喻的观点,亦不应忽视其生产者在多种因素交织下的现实考量,而简单化为“守旧”或“无知”的结果。当然,外交官终归是一个小众群体,对这一群体旅西视野复杂性的重构与我们既有的“甲午分水岭”的认识似乎并不矛盾,但也如作者所言,我们在重视甲午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许多更加细微的变迁,而本研究的意义正在于阐明,“后甲午”时代中国朝野的诸多思想变化与认知,实有着前辈外交官们的铺垫。ps.文字读起来相当流畅,作译校诸位老师属实辛苦了。
- sunbrownpaper的评论 本书的基础似乎是6位晚清外交官如何书写西方,但作者在后来引入了传播学中的信息秩序观念,让整本书呈现更为丰富的视角,这是本书最大的创新。如果拘泥于原来的中国外交官书写西方,那就略显平庸了。这或许就是理论的价值。不过,有一说一,本书似乎没有太深入的探讨信息秩序的构建过程,重心还是在“外交官书写西方”上。这或许是资料的限制,也跟清政府外交系统档案信息建设没有系统化和标准化有关。
- Turnsole的评论 结论提及本书处理的是甲午战争之前西方知识的来源,此后是现代报刊和留日学者。凯瑞的传递观和仪式观的首尾两次出现和对比,也是一种巧用了。
- 刀叢中的小詩的评论 《远西旅人》——中国被动走向世界的进阶之旅,从最初的好奇,到浅尝,再到融入,乃至于希望能够成为外交进程的主宰。是的,每一个人都比前人进步了一点点……可惜的是,在之后的一百年里,面对外部强敌入侵和内部争竞,有时进二平一退三,看上去融进世界秩序,有时未免偏偏相差太远,再也没有本书述及的这些人物。
- 溪山的评论 在外交史研究方面代入了媒介的视角,写的尚可,跟莫斯卡讨论的问题如出一辙,在交流中如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这种体系如何被遗忘和错失
- 文化暗鸭的评论 总体非常优秀~
- 金利来睡衣舒服的评论 无论在材料上还是视角上都有一些有意思的贡献。
- 我是喵叔的评论 某种程度上和柯文的《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相似,旨在发掘一段在历史叙事中稍显黯淡、甚至常被一笔带过的“前史”,并为之重新正名。作者认为在19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甲午)的三十年间,晚清的外交官们实际上扮演了“先行者”的关键角色,他们的诸多努力为后来的康梁维新改革铺平了道路,在面对“西方”重构“中国”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瓦解了后者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作为反驳“冲击-回应”论的进一步补充,作者试图建立的新叙事(“讲总理衙门看作获取信息的主动方”)似乎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从宏观角度而言,“冲击-回应”这一框架对于近代中国的方方面面依然极具解释力度。
- Gamu的评论 一般,本书不如国内晚清外交史最顶尖的成果,对海外中近史研究应该祛魅了(感觉新一代在创造力和扎实程度上皆不如周锡瑞等上一代学者,个人觉得担不起序言中“最杰出”的评价)。作者对中文学界的新近研究的了解明显滞后,以至于书中多次对中近史二元对立标签和线性叙事的批评显得陈词滥调,重新定位的叙事“将总理衙门看作获取信息的主动方”也缺乏说服力,可惜了“外交与信息秩序”这个好题目。延伸启发是,从内政外交组织人事调整,信息技术变革,外交文书翻译、流转与接受等制度史、媒介史、技术史、阅读史的多重角度重审晚清外交史是很好的思路。
- wumingzhi的评论 有一些我能看出来的翻译错误,非常不应该。第一页就有。/导论几乎每一页都有翻译问题。大汗。
- 梼杌的评论 提供了诸多材料和研究视角,但对于晚清各类人士旅西日记的剖析则不多,稍显粗浅。
- HeliumTrois的评论 确实很好奇清人是如何认识西方的
- hhhhhhhhh的评论 这段历史的挖掘很有意义,外交和信息是有意思的结合,但作者的写作过于论述,或许是囿于相关资料的匮乏或者是历史学研究范式使然,读来感觉没有主线和逻辑,缺少清晰的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