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东南欧(1354—1804年)
作者:[匈] 彼得·R. 休格 / 彼得·休格
分类:文化
ISBN:9787543235441
出版时间:2024-6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描绘了巴尔干历史研究中最冷门、最模糊的部分——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
本书从奥斯曼人的早期历史开始,描述了奥斯曼帝国的基本特征,阐释了这些特征如何影响帝国直接管理的欧洲领土的方方面面,并如何给帝国的附庸国或朝贡国留下永久印记。作者不仅解释了奥斯曼帝国如何得以统治其欧洲部分,还指出这种统治模式与其在欧洲的失败息息相关。本书提供的大量巴尔干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方面的信息,为理解当下东南欧地区的局势和社会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和视角。
本书对奥斯曼帝国对东南欧地区近500年的统治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首先考察了奥斯曼帝国在东南欧地区的行省以及在周边附庸国和朝贡国的管理体制,从机构的设置、官员的培养、选拔和任命,城市、乡村的建设,法律体系的建构,个体的职业、各类人群的等级划分,税收、军事、交通的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整体展现了奥斯曼帝国对东南欧地区的深刻影响,为理解当下东南欧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国家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和视角。得一提的是,本书虽然聚焦的是东南欧,但对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附庸国和朝贡国(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特兰西瓦尼亚、拉古萨),以及对匈牙利的占领等均有详细论述,对于理解东欧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亦有重要意义。
章节介绍
第一部分 奥斯曼帝国
第一章 奥斯曼在欧洲的早期历史及其政权的建立
1.穆斯林和突厥:奥斯曼帝国的根基
2.第一奥斯曼帝国及其欧洲行省
3.内战与第二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第二章 奥斯曼的社会与国家结构
1.背景
2.职业奥斯曼人
3.雷亚
4.皈依问题
5.德夫舍梅制度
第二部分 奥斯曼帝国欧洲“核心”行省的生活:1413—1574
第三章 奥斯曼统治的最终建立:1451—1566
1.导言
2.在欧洲的扩张:1451—1566
第四章 城市组织与行政管理
1.奥斯曼帝国对贸易的态度及贸易航线
2.“核心”行省的城市布局
3.行会制度与城市管理
4.“核心”行省的“非典型”城市
第五章 乡村
1.土地所有制度
2.农业税
3.边疆
4.结论性评估
第三部分 附庸国和朝贡国
第六章 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
1.本地君主时期
2.奥斯曼帝国与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的关系
3.波雅尔的世纪
4.法纳尔人时期
第七章 特兰西瓦尼亚
1.历史背景
2.特兰西瓦尼亚公国的法律基础
3.巴托里时期:1571—1613
4.最后的君主
5.结论
第八章 杜布罗夫尼克(拉古萨)
1.历史背景
2.杜布罗夫尼克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
3.杜布罗夫尼克的文化贡献
4.总结
第四部分 奥斯曼帝国欧洲“核心”行省的生活:1574—1804
第九章 命运的转变
1.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2.17世纪的战争及柯普吕律时期
3.18世纪的战争
第十章 欧洲土耳其:一个改变了的世界
1.导论
2.新农村
3.人口变化
4.新城市
第十一章 奥斯曼帝国东南欧地方秩序的最终解体
1.导论
2.体制内的内战
3.民众的力量
第五部分 总体思考
第十二章 文化生活
1.导论
2.希腊人
3.斯拉夫人
4.犹太人
第十三章 结论
1.奥斯曼时期
2.奥斯曼遗产
文献综述
1.引言
2.主要资料来源
3.一般著作及书目
4.期刊
5.少量选定作者及书目的参考文献
附录1 奥斯曼家族表
附录2 大维齐尔
附录3 大事年表
附录4 术语词表
附录5 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6 地图
1.1574年的奥斯曼帝国
2.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
3.特兰西瓦尼亚
4.杜布罗夫尼克
5.1574—1804年的奥斯曼帝国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Petrarcaの月华的评论 休格·彼得,美籍匈裔历史学家,中东欧史领域知名学者。(文末有术语表 不怕搞混啦)内容很好,但译本有些译名存在错误,已在读书笔记举例“长期的战争状态,加上水土流失和人口流动,使城市及其市民很难维持生存。许多马扎尔人和大多数德意志人效仿贵族和农民。离开了此地。奥斯曼帝国的主要行政中心,包括布达、佩斯、佩奇和塞格德,就像巴尔干半岛一样,吸引了必要的行政人员、驻军、工匠和商人。然而,与巴尔干半岛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原住民与之合作和共存。因此,这此地方成为真正的穆斯林城镇…其他城市的原住居民数量也出现了同样的下降,但匈牙利南部城市的基-督徒、塞尔维亚人和罗马尼亚人都有所增加。他们迁往巴奇卡、巴兰尼亚、巴纳特和今天的伏伊伏丁那,以及已经有相当人口数量的斯拉沃尼亚。这种人口的变化产生了持久的历史影响”
- Am祖家小倩的评论 东南欧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民 族、文化、语言、棕教、国家边界、风俗習惯等犬牙交错、非常复杂的地区。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将伊斯兰教传入本土,而在这之前,这片土地上早已被东正 教、天主教所占岭。可想而知,后面巴尔干地区的不断冲突,在此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乃至祸根。
- 婧然的大理书房的评论 正文265页,从制度史和社会史视角,两条线交织前行,既讲清了奥斯曼帝国、又讲清了巴尔干半岛,作者条分缕析的能力不是一般强!——我前前后后读了三遍!属于强推的书!
- hyypia1982的评论 出现在历史课本里的奥斯曼帝国形象不佳。农耕和游牧两种农业形式的比较,让我天然地认为游牧文明是落后的,那么建立在马背上的政权,哪怕像蒙古帝国那样纵横世界,但终究不免落得崩溃四散的结局。元朝立国时,蒙古统治阶级积极吸收汉文化,这和奥斯曼帝国维持统治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元朝从内在来说并未放弃游牧民族的根本,奥斯曼帝国却比蒙古人走得更远——他们以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这和我们印象中的马背上的野蛮人完全不同。
- 凉埃的评论 “帝国”这个概念的极好解读,网格状格局中的民族、宗教困境。逃脱不了的继承人问题、改变不了的想象共同体的聚散。总之,不说一书读懂啥,至少有助于梳理东南欧问题的脉络,对业已了解的巴尔干问题、亚美尼亚问题提供更具历史视角的解读。
- 拂晓清烟的评论 在书中,我看到奥斯曼统治东南欧的结果是“落后”,阻碍了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所以,落后就要挨打,人们要反抗,实属正常。
- 横转中子星的评论 奥斯曼帝国作为历史上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其统治方式有着其独特之处。整体来看,主要有两种手段:宗教与放权。关于宗教,奥斯曼帝国不是一个民族意义上的帝国,也不靠地域和市民来界定其身份,而是一个建立在某种宗教想象基础上的王朝。伊斯兰教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早期皈依伊斯兰教的人主要由于经济和法律上的有利条件,在梅德莱塞学校和其他穆斯林组织的影响,恐惧感以及民间宗教的灵活性。关于放权,帝国统治者苏丹选用那些有政治才能的人统治帝国。如果当这个团体的成员变得过于强大的时候,苏丹就通过新的渠道招募成员来重建自己的政治霸权。但这些官员只是政治决策的临时执行者,政治决策依然是统治者的专属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统治形势也渐渐落后,奥斯曼帝国的发展也受其影响。
- 庚瀚的评论 这是一部以欧洲领土为切入点,对东南欧地区近500年的统治进行深入分析,使我们直观的了解到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东南欧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帮助我们探索东南欧、了解奥斯曼帝国兴衰的历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