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际Epub+Pdf夸克资源

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天人之际Epub+Pdf夸克资源
天人之际

作者:[美] 巫鸿

分类:生活

ISBN:9787108077936

出版时间:2024-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内容简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做历史学者一个至高无上的理想。巫鸿教授在他的新著《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中,试图为中国艺术中最具特色的山水画传统找到其最初的起源与发展脉络。西方也有自然山水,但他们叫风景,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自己对于自然世界的理解,中国的山水传统究竟是什么?最初是被如何表现的?当表现中国人对于自然理解的山水图像出现后,这些图像又如何进而发展成为一个持续演进的系统?山水在中国从来不限于真实的山和水,而是有很强的哲学、精神、宇宙观的意义,它往往是连接天地、沟通神人、涵括不同万物的媒介。所以,这本书在面上是想要把山水艺术产生和早期发展状况根据考古资料整理一下,骨子里则是希望往深处挖掘中国山水艺术传统的根源,是巫鸿教授一部颇具雄心的作品。

“山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植根极深、范围极广、极具特色的范畴,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地理、建筑等多个领域都处于相当核心的位置。尤其宋元以来的山水画,被公认为真正的艺术典范,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与表达。但是,随着考古工作在中国的长足发展,更多有关早期山水艺术的实例呈现在人们面前,器物纹饰、石刻壁画图像等等,都被纳入学者的研究视野。

巫鸿教授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新书《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聚焦以视觉形式表现的“山水”,以年代为序,藉由考古新发现,重新思索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勾勒“山水”作为一个艺术传统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

章节介绍

致 谢
前 言
第一章 山野的呼唤:神山的世界
画像器物与神山图像
线刻铜器:技术性与视觉性
山野与文明的二元世界
神山图像与《山海经》
进入山野
第二章 世外风景:仙山的诱惑
从神山到仙山
仙山的视觉语言
世俗山水图像的萌生
第三章 天人之际:山水之为媒介
山水成为介质:图像
山水成为介质:文字
“丘中有鸣琴”
人与自然的共生
第四章 超级符号:山水图像的普及
“树下人像”图像的推广
全景山水构图的出现
联屏作为山水图像的媒材
第五章 图像的独立:作品化的山水
“拟山水画”及其边框
媒材和样式
“山水之体”与“山水之变”
“笔”、敬陵山水壁画、吴道子
丧葬山水画
第六章 媒材的自觉:绘画与考古相遇
媒材的发明和图式的革新
王处直墓壁画和“平远”山水模式
山水画与性别
结语:思考“考古美术”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陈美芳˙Ꙫ˙的评论 从战国到汉末七百年间,中国艺术中陆续出现了三种表现自然的图像类型,分别为神山领域、世外仙山和被人类开发的山林田地。神山领域充满了幻想的神怪与真实的动物,吸引着富于探险精神的贵族驾着奇异的四轮马车前往探索。“偶像式”仙山随即从复数神山中脱出,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方的蓬莱和西方的昆仑。作为藏守着长生不死秘密的神圣之地,它们是仙人的居处也成为凡人向往的对象。后者幻想自己的肉身或灵魂能够进入这个神奇的国度,但人们同时也眷恋着自己的财产并希望将之带入黄泉之下,由此促生出描绘世俗庄园的墓葬壁画。“自然”在随后中国艺术中的一个本质性变化:它逐渐脱离了这种纯粹的客体性,开始和人类主体发生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成为士人、僧侣和道流用以领会天地之间的奥秘,表达自我思想和感情的媒介。
  • 梦山谷的评论 一天读完,问题敏锐,论证流畅,经典之作。
  • xhwykzz的评论 方法论思考,串联起大批量的材料。总是有新意,隐约看到作者的雄心。
  • 以逆为名的评论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大宗,但是一般意义上的山水画都是指五代及宋以后的文人山水(石守谦先生的《山鸣谷应》就是取10世纪为山水画之起始)。而本书另辟蹊径的选用了“考古美术”的材料,探索五代之前的山水元素,正可以接于石作之前,形成一部完整的中国山水画史。艺术是人类思想、文化、社会的载体,是在与其他文化现象不断交流中产生的。因此,探究山水也同时是在深入古人的精神世界。巫鸿先生在结语中提出,“考古美术在方法论层次上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方面指研究材料的种类和性质,另一方面关系到分析和解释材料的方法”。选用地下之材料,既要关注美术元素的细部特征,也同时需要注意它与所处环境的互动。书中对汉代之神山/仙山图像、魏晋之树下人像、隋唐之画幛或屏风形式的分析思考,正是对“美术考古”最为直观的阐释,值得细品。
  • Yves的评论 第一时间来评
  • Lasophus的评论 巫鸿依旧是巫鸿。由于此书是其晚近的一种基于自身知识总结性的成果,很多看法已经在之前的著作中见过,不过还是有雄心和新颖之处。
  • 特洛布里恩岛民的评论 考古美术把山水画往前推了1000年,从战国至汉开始写。这大概是配图最全面的美术研究的书了,有“细读”必有图,种草了博山炉。
  • 鱼的九思的评论 有观点,有实证,逻辑清晰。
  • 羨漁的评论 问题意识敏锐,材料丰富,多处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而且是一以贯之的巫鸿style,但总感觉离过瘾还差一口气。
  • Leave no trace的评论 有点贵但图很多,质量很好,内容其实一点不枯燥,跨越千年通过文物溯源山水画,比小说还好看。
  • Cathy1935的评论 山水为媒介。自然之道,道法自然。
  • ++的评论 膜拜!梳理考古资料从先秦到南唐,厘清中国山水画的延绵脉络,每一章都有理有据思辨清晰,许多观点论证很为之击节赞叹。感觉自己读完应该再做笔记好好整理一下。直播时下的单,后来打电话说巫鸿先生当天太累没有签名,只能发签章版。当然没有问题,希望先生身体健康,再多写几本好书!
  • Liyuy的评论 选题很棒,考古美术也是很棒的视角;仅就材料串联而言也做得不错。但是似乎还是没能说出“山水”这个传统是如何诞生的。
  • 田园牧歌的评论 质量很好,内容其实一点不枯燥,跨越千年通过文物溯源山水画,比小说还好看。
  • 小小星雨的评论 考古美术把山水画往前推了1000年,从战国至汉开始写。这大概是配图最全面的美术研究的书了,有“细读”必有图,种草了博山炉。
  • 枝玖的评论 好棒
正文完
 0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