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代的北方
作者:刘岩
分类:文化
ISBN:9787208186934
出版时间:2024-4-3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刘岩教授当代东北文化研究全新力作
戴锦华 汪晖 宋念申——郑重推荐
————————————————————
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
消费社会里尚被忽视的“老/穷人”生命形式……
再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史与记忆生产史
反思“东北文艺复兴”话语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
面向未来发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
————————————————————
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本书是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在这一探究中,东北既是区域辩证的对象,也是尝试以经验克服景观、由记忆解放想象的方法。
章节介绍
导论 长时段的东北与同时代的北方
上编 区域史与生产史
第一章 作为“现代”纪念碑的老城:历史化边缘视角下的区域形塑
从开原城到老城:东北的现代化
老城的命运与“共和国长子”的意味
第二章 转折年代的文化地方性问题与新中国文化工业基地的形成
地方性问题与现代中国文化的转折年代
转折年代的东北与文学地方性表述
新中国的东北文化工业基地及其“地方民间形式”生产
第三章 历史媒介地理与讲故事的艺术
“追车回电”的说书人
从媒介“中原”到景观“东北”
第四章 新世纪东北喜剧的师 / 父表述与青年主体再生产
重写父老:从“师傅”到“师父”
作为青年文化的“二人转”与“喊麦”的父名
流散东北喜剧人怀旧中的无父之地
第五章 作为当代史书写的东北作者电影和先锋艺术
《钢的琴》:“工人之子”的文化生产
“北方”艺术:从历史在场到幽灵重返
下编 城市与叙事——沈阳作为方法
第六章 “锈带”城市的生命政治与微时代的老 / 穷人
中国“锈带”城市:修辞、空间与主体
微时代的“锈带”城市
作为新穷人的老 / 穷人与重建普遍主义的方法
第七章 双雪涛的小说与当代中国老工业区的悬疑叙事
历史记忆与对话主体
对话性城市:作为历史入口的迷宫
悬疑化的怀旧与寓言化的历史
第八章 再现世纪之交:反自动化书写与一座小说城的崛起
反自动化的“现实主义”
媒介环境反讽与底层经验表达
自反的“东北性”与作为文学语言的“东北话”
传统工人阶级有机城市的文学纪念碑
第九章 《张医生与王医生》与跨场域的“东北文艺复兴”话语
文本生产与空间生产
“非虚构”:媒介、主体与代码
多义的“社会”与社会想象中的父亲母亲
后记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多云的评论 别求新声于边疆
- Monster的评论 在去济南的高铁上读完了该书,很多观点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喜欢读导论和上编。但我对“沈阳作为方法”这一论题有怀疑,总感觉沈阳代言不了东北。
- 鸿渐的评论 很散很杂,还在喊口号——“互助共享”。对汪晖和戴锦华思想的援引没有意义,因为文中所引的只是些漂亮的概念和空话。回避问题,对自然意象只用“冲击—应对”和浪漫主义的一般分析糊弄过去了,没有真正分析地理条件和文学气质的关联。地方性与方言问题也用延安时期理念糊弄,换言之,作者要写东北,却又不具体到东北,有意模糊东北与被认知的东北。不加解释地引入蒙太奇理论解释评书(语言和图像不一样),却不分析评书作为口头文学与传统的关联,如程式语的使用。作者并没有说清自己哀惋歌颂的那个国营工厂时期的东北,这让整本书变得很可疑——在我看来,只是顺应近来的流行文化。作者以自己的偏见,假定关外人的心灵深处总安放着“愤怒”,在线性现代化的时间的剩余中固执地重复着象征性的复仇与哀悼。这就是典型的对东北人的刻奇的偏见。
- 宫保鸡丁的评论 就我个人来说,读本书产生的思考乐趣不如同作者的前一本书,可能是因为很多观点在前一本书里已经有类似表达,而本书又有点过于沉迷黑话(我并不在原则上反对黑话)。我和作者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对事实层面的不同认知,以及基于这些不同认知而生出的不同观点,但我认为作者的论述对我仍然是相当有启发的,正如作者在导论中提到的,本书对“东北性”的研究有探索的意义,我冒昧地希望我这位来自对角(西南)的外乡人苛刻的评价能引发作者的一些新思考。我衷心希望作者可以多联系东北区域内除了皇粮工人的其他群体,以及其他区域的类似现象,对“何为东北性”的研究作出更多贡献。事实上,我私人层面对东北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读完本书我已经种草了素未谋面的沈阳,以及关于它的一些还没有读的作品。之后我会写一篇比较长的评论。
- 五月阿隆的评论 作者熟悉的游走于国内新左派理论和当代西方左翼对于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中,题目“同时代”则直接取自于阿甘本《何谓同时代人》的经典叙述,即是为了把东北近百年的折变、折叠和含混性表达出来。无论是二人转、小品、喊麦、电影/纪录片、小说(包括东北文艺复兴)的分析,都和现代化叙事脱不开关系,因此这些激进理论的进入是为了把东北放到一个世界“时间”的范畴去审视。人的来来往往,地方性的知识转变,甚至像五里河体育场命运中隐喻的普遍“创造性破坏”,都是时空压缩的产物。就像梁晓声《人世间》中周秉昆入狱的十二年让90年代的东北得以在文学中平稳的失语那样,就像作者令人惊喜的提及了大量王兵《铁西区》和李静君对中国锈带的重要作品那样,这里的压缩无处不在,但阿甘本笔下那个同时代的意义依旧在这里。
- 一楼活动室的评论 当一种以平等为目的的互助型社会转变为以效率为目的的竞争型社会时,作为社会主义工业文明试验田的东北逐渐失语,她被边缘、潜抑、甚至侮辱。她努力的进行自我定义、自我塑造,以求融洽于消费社会的逻辑,但又不得不接受历史的“固着”。这是“北方”的同时代性,也是“北方人”的同时代性。但很幸运的是,北方只是暂时退缩,她依然存在。
- 晩圆的评论 与前一本类似,从《钢的琴》而来的关注和文化研究方法,导言和上编比下编好,略散但不乏洞见,有对东北/北方作为整体性、创伤时刻的自反。
- 芦花雪的评论 对文学研究可能有用吧对我来说就是个作品综述,没有拿出理论和分析工具 甚至不如culture study
- 句句的评论 有责任编辑在豆瓣吗?能否透露啥时候出版?谢谢。
- 韧勉的评论 感叹于作者对于东北文学当中,近百年来在东北老工业区题材的竭泽而渔,从MC天佑到双学涛再到张医生和王医生,真的什么都能包裹进作者的社会学叙事框架中。由此可见由于直观的工业废墟的缺席,作为老工业区历史再现方式的悬疑叙事,才更加卓著地显现为与废墟同构的寓言:“寓言在思想领域里就如同物质领域里的废墟。”在当代文艺介入老工业区衰败史时,物质废墟的直接呈现便是从罹难者立场传达废墟化历史体验的寓言。但随着老工业区尤其是大型工业城市被整体纳入消费社会的空间生产,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结束后,间或浮现于光艳都市景观中的废墟表象,已被资本逻辑的霸权叙事重重编码。
- 墨墨等侯的评论 作者分析了东北的现状和发展,核心中国文化工业基地形成的过程,历史、文学、地理与讲故事的艺术,东北文化娱乐电影等等的发展。从城市中的细微处着眼,一起探讨新城市与历史文化的交融。
- ly的读享生活的评论 作为沈阳籍的作家,刘岩没有沉浸在对东北故土的感情里,而是穿梭于时间与空间,以文化研究的客观观察者的立场,处理好“我城”与“他城”的关系。作品在空间意义上的开阔,作品在时间意义上也是延展的,它促使我们思考工业时代的“城市”的建构与文学想象。
- 秀逗君的评论 东北,曾经的共和国长子,如今的现状是年年喊振兴,年年振兴不起来,今年年初,好不容易南方小土豆带火了黑龙江哈尔滨,不知怎的,现在网络上又悄无声息了。要是想知道这种现象未来可能的走向和结局,需要从很久以前的东北社会文化中寻找答案,这本书中把近20年东北的热点文化都探讨遍了,从赵本山到《人世间》,从评书到直播喊麦,从《钢的琴》到《张医生与王医生》,曾经孕育共和国经济的厚土,貌似有源源不断的文化发展,但读来总让人感觉悲凉,东北本可以更好的。
- 值得的评论 这本书实际上是在讲东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进而讨论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有什么不一样。
- 等待鸽多的评论 为东北现代性研究增光添彩
- 叉的评论 力透纸背,无须多言
- 早睡要提醒的评论 导论和第一章之后,越看越失望。导论说想要破除关于“东北”的镜城神话——虽然也有对自己当年为“东北文艺复兴”的概念化出了一份力的反拨——落脚点却永远都是对互助均衡的社会主义工业遗产的挽歌式乌托邦,仍旧在召唤不可能再成为历史主体的“父亲”,完全没能解决前作留下的问题,即如何跳出“工人”与“城市”的二元对立,如何让“同时代”中的不同主体发声。一味地重复东北如何成为消费社会中的景观,东北人如何成为对自身消费的主体或者无法成为消费社会中的主体,附加无聊又套路的文化研究和随意滥用的媒介研究,已经不想让人期待接下来还有怎样的新的学术生长点。
- 棠棣之华的评论 三星半。关注的话题新颖,实际读来却未必尽如人意,尽管作者在书中含蓄地批评了王德威用“感觉结构”来指称“东北”时所引用的那些看似与东北息息相关,但彼此间联系并不紧密的“东北符号”,但自身在写作时仍不免陷入同样的窘境,且下编尤甚,不仅未能建立起这些被一一检视的当代东北文艺作品与上编所讨论的“东北”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介入文本细读时又往往对问题一触即走,使得文章几乎在大多数时间停留在对文本的“综述”和“讨论”(应该说不乏对作品的洞见和犀利的批评,但作为著作而言篇章之间的联系与篇章内部各部分的联系,实在是作者本人的补白也无法弥补的断裂)。
- 发条君G的评论 一方面,中国农民为工业化积累付出的牺牲无论如何不应被忽视;另一方面,如果着眼于东北——另类现代化的前沿,那么,非但前面引述的区域间产业剪刀差假设——将城乡间的工农业剪刀差挪用到区域关系中——无法成立,一般将工农业差别等同于城乡差别的论述模式也很难完全适用。东北既是工业经济的中心,也是农业垦拓的边疆,同时作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净调出区)发挥作用。正是在这种双重角色的扮演中,东北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早展现出克服城乡二元对立的另类现代化的可能性:从五六十年代之交开始,超越城乡对立的工业空间和农业空间建设同时在东北大规模展开,一方面是大油田——从大庆油田到辽河油田,一方面是大农垦——从“北大荒”到“南大荒”;一方面是非城市化的工业,一方面是非乡村化的农业。
- 文景社科君的评论 喜提历史文化一周热门榜no 5!明天安排一个签名本的转发赠回馈友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