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
作者:孙一圣
分类:小说
ISBN:9787532189519
出版时间:2024-4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孙一圣全新长篇小说。马不停蹄,只为平凡地活着。
一个孩子的徒然之旅,一个家的离散与寻回。那时候世界还懵懂无知,连苦难都如此平凡。
写给每个小孩,写给每个丢失了童年的大人。
止庵、廖伟棠、胡安焉、周恺推荐。
——
一个留守村中的小孩因为老师要求上交一张照片,便踏上了一趟跌跌撞撞的徒然旅程。在马不停蹄的奔跑间歇,闪烁着若明若暗的回忆,拼贴出一个家的离散与寻回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没有兴亡的痕迹,没有历史的变迁,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只有转瞬即逝的瞬间,只有在一个长镜头下被我们遗落的人间真实。
孙一圣以他独有的奇崛又稚拙的笔法,写出了一个懵懂的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开拔。这个世界,大人们已经熟视无睹,在孩子眼里却充满奇迹与发现。生活的艰辛和磨难,家人的隐痛与温情,孩子还只能隐隐去体会、去承受——他还意识不到,这便是“活着”。
——
在我的印象中,孙一圣堪称当代文学里的一位怪才:他写小说根植于现实生活,每每探及情感的幽微之处,语言与叙述方式却随心所欲,绝不取悦于人。他是一个认真、执着、自具风格的作家。这些特点,在他的新作《全家福》中都有充分体现。——止庵
和一圣相识多年,常能察觉到他身上那种传统的温良和乖顺品质。但他的小说写得并不传统,读他的小说往往需要耐心,他以一种琐碎化的叙事,追求语言中丰富的生活趣味;而不是用情节化的手段简化现实并取悦读者。这种传统的精神质地和现代的小说意识相互作用构成的异质感,是一圣小说的魅力所在。——胡安焉
孙一圣是我们这代人中少有的真正吃过苦的人,又比上一代人更幽默,他把伤口画成了一只大乌龟,想笑的可以笑,想哭的可以哭。——周恺
章节介绍
自序 傻子怎么会累
全家福
番外一 仿佛若有光
番外二 赶鸭子上车
番外三 火车叨位去
番外四 望山跑死马
代跋 少年游,千里好去莫回头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麻绳的评论 好久不看这种写法的小说了,能看到不仅是作者在自序里提到的卡夫卡和余华,还有90年代的吕新、孙甘露、北村等先锋派作家的文风。其实忽略掉那些通感、空灵、飘渺的文过饰非,提纯后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伊朗电影,如果能拍出来,是一部中国的《小鞋子》。代跋的《少年游,千里好去莫回头》写得极好,简洁高效地写出了一个农民家庭面对生活的挣扎和妥协,这才是我喜欢看到的文字。
- 闻夕felicity的评论 写得细腻且清爽。虽然也时不时开始玩“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文学手法、或是玄之又玄莫名其妙的诗意和哲思的缥缈,但总体上还是很清爽地把一个儿童面对贫穷带来的匮乏与社会底层的生存艰难时的心理抓得很准。比如一个孩子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贫穷与匮乏,但却可以通过房子的倒塌、逼仄小黑屋里糟糕的气味理解什么样的需求是只能自己消化的。比如一个孩子试图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去照相馆拍照、甚至成功讲价之后却发现世界的逻辑仍旧比他的小小勇气和机智更加庞大和专横。比如就算他完成了“小蝌蚪找妈妈”式的奥德赛,也仍旧需要去理解爸爸妈妈在物质上的困窘和在城市底层苦钱的艰辛。贫穷是一种境遇,出生的人被投入其中,不得不演化出应对的逻辑、但仍旧伤亡惨重,直到活成一片废墟,或者从废墟里再开出狗尾巴花儿来。
- 甜点派送的评论 回乡的夜车上读完,出乎意料地好看,甚至可以说非常喜欢了,打算重读一遍之前读得不是很懂的夜游神。故事很简单,文笔非常精彩,将一个孩子的感觉精准又巨细靡遗地写出来,我想那是许多农村孩子未曾被讲述过的生活的浓缩,既窘迫、艰辛,却也不乏温情的瞬间,甚至后者因为前者而显得更为珍贵和动人。细密、耐看、值得回味的佳作,如此的书写方式,也不由得令我对小说家多添了几分敬意。
- titivillus的评论 是操劳奔波的人,也是蒙福的人。小孩子还懵懂,方能以其纯真的天性领受这珍贵的平凡,初尝活着的滋味。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虽然在这个故事里,他们是在大地上离散着,而马不停蹄的奔跑,却将家人们联系在一起。
- Max的评论 意外的好看,一个晚上便读完了的短长篇,读到作者描述的小男孩的的心路历程,似乎重新唤醒我小时候的记忆,感觉一帧帧描述的是我自己,为了一个老师后来觉得不那么重要的一寸照片,那种不肯开口的窘迫,担心被家长不相信的小心思,被作者描述的太真实,真实得让人觉得心疼,读到小男孩发现妈妈给的不是20块而是40块的时候我那不是钱的珍珠掉下来了
- 无限蓝的天空的评论 2024第二十九本《纸质书》这本小说,个人觉得倒不如说是本非虚构。书里很多情节与90后的我小时候的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能体会到里面很多的东西,然后不知不觉写了很多自己的体会感受,或者说勾起了自己的回忆。然后系统提示我评论字数太多。真的一本好书,能把你脑子里的过往给挖出来。
- 四火火火火的评论 一场孩童心灵的流放之旅,在接连不断的与世界的缠斗困境之中发觉世上有着源源不断的奇迹与惊奇。小孩子如何确定自我生命虚实不定的位置在何处,在学校他看不懂老师们之间的秘语低笑,只知晓无法拥有一张“一寸照片”隔日上交足以让他夜不能寐于是索性离家出走,离家打工的父母面对现实情境下沉默中的窘迫无奈,作为孩童的他看得见父亲转移视线的生涩尴尬,母亲在闹市中遭遇蛮横无理之人的哑然失声,他想大喊出来,大叫起来,可仍旧无人在意,他慌乱的失了算坏了心神,这世界并不是如他心底最阴暗的幻想,实际看来甚至于更恶劣与绝情,裹紧的衣服口袋里盛着几张发旧的钱,也是他那时脆弱不堪一击的自尊心,记忆深处的洋车子载着往日家庭最温馨幸福的回忆,如今的时光破旧的镀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微弱的闪着一些光亮,他对未来仍然有所憧憬,即使跌倒流泪。
- 你好阿唐的评论 主人公“我”经历种种苦难,最后回归梦寐以求的平凡。这是“寻找-回归”的原型:“我”去城里找爸妈,就像童话里的孩子离开家,到魔幻世界里冒险。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对少年境遇的描摹:当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被抛到荒野,没有了家人可以依靠,需要自己解决一切,那种感觉是孤独无助和茫然无措的。《全家福》的结局不是获得宝藏,迎娶公主,只是回到平凡的生活,那种感觉是落寞而茫然的。回归之后,我们就成长了。这种心境是每个人都会遇到、难以描述、又很快忘记的。作者描摹周边环境来传达少年情绪的笔法俯拾即是,从这个角度,这本书完全可以看作描写少年首次独自面对世界时心境的收藏册。
- 果核抓手的评论 和《秋园》那种带着光亮的纪实感不同,孙一圣的《全家福》更像一场被困在苦难里的梦呓,读完感觉大大松了口气。这场梦呓不是凭空虚幻,来自某个人的记忆深处。简单来说,小说是一个叫做赵麦生的孩子的24个小时,虽然这24个小时串在了一起,但大概是由飘散在他记忆空间里的碎片拼凑起来的。这场晦暗的梦呓,不仅没有“福”,连“全家”都凑不齐。干燥的记忆几乎没存下什么记忆点了,时间差序即使发生错位也不怎么打紧,场景就像是无意识的舞台,方向和逻辑也没有用武之地。有时候文学的悲剧性或许会在某个命运时刻得到释放,带着作者的某种意图,而日常教会人们,时间不指向某处,只是流淌着,可以是“落在我手里一块一块的阳光”,也可以是妈妈“一瓢一瓢舀了一桶夜晚”。
- 尤里卡的评论 能够老实本分地将曾经的真实、将沉淀和隐藏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还原出来,就足以成就一部好的小说,因为它足够质朴、鲜活和真挚。这也是我喜欢这部小说的最重要的理由(当然,作者的文笔似乎还较稚嫩,语言功底不够踏实,风格也缺乏活力,比如小说中太多的“便”“是此”“出于”等,损伤了小说的内容和节奏),孙一圣写的不仅仅是亲情或者童年经历,还是一段逝去的时光,普适于从那段时光中走来的一个个“我”。只要你在那片土地上生活过,哭过笑过,摸爬滚打过,一定可以从中辨识出旧时的自己,去领认独属于个人的宝贵记忆。
- 湾的海风月亮的评论 跟着一个小孩在曹县的农村和菏泽的边角地带游走。记住了一些食物,清汤面条,花生馅饺子,炒螺蛳,烧饼,冰棍…每家都有点吃的,但每家又不足以多添双筷子。这本书写的是贫穷吧。有许多感人的细节,跟着姥爷去取底儿不同的布鞋,给爷爷送饺子和红烧肉,父母去拆毁田边的未完成的房子…
- 张敦厚的评论 一圣用极具个人风格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极其简单平实的故事。叙事腔调的花俏,与故事的寡淡形成对比,也是奇妙的阅读体验。
- 雪松香味的评论 序写得太好了!
- 陆钓雪de飘飘的评论 我不认识羊角风,知不道羊角风便是这样子,吓得想往后退,后背却硌到后面的钢筋,本就退无可退了。我怕这个人突然蹿上来咬我一口,也传染给我羊角风。我以为羊角风是传染病。我甚至觉着这人浑身哆嗦不是因为发羊角风,是因为三轮车浑身哆嗦,并且因此传染得三轮车更加哆嗦,也发了羊角风。看看他呀,口吐白沫,到处都是,多难看呀。其他两人,却见惯似的,不做理会,任他发羊角风。我指着那人说,他发羊角风了。我就是照抄老头的话,一字不差。因为好奇,我忍不住再复习一遍,他发羊角风了。老师不是讲了,不熟的作业一定要多多复习。原来这就是羊角风呀。我的惊恐与老头镇定的陈述句不一样,我的意思是,不送医院吗?老头简直是见多识广,乜了我一眼,并且看出我的疑问,替我解围似的说,不用管他,他自己发完便好了。好像这世上什么也不配发生。
- 幺么一一的评论 非常喜欢那些对文字尽心尽力的小说家,可惜我不是评论家,我读孙一圣这个小说又会想到自己也很想写自己小时候,也很想写自己的家族人士,这本小说让人一口气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那些只要跃过高高的土坡即可学会飞行的本领的确信
- 周宏翔的评论 单一视角的叙述却显得更为纯粹,把孩童眼中看到的大人世界拼凑成了一种价值观,几乎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里面的每个人物都立体可信,我太明白那个几度想要开口却总是不开口的“我”,那几乎也是童年的我自己。
- 铸刻文化的评论 孙一圣这部新的小长篇,其中一个动人之处是他写出了一件小事在孩子心头的不同的重量。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交一张照片的任务,小孩子视为天条,像求取真经一样踏上了遥远莫测的路程,这克服恐惧的巨大勇气来得莫名其妙却理所当然。终于“别出心裁”地完成任务,却迎来一个失重的结局。然而这一趟旅程并非徒然,这一路所见的人、事、物,同样呈现出孩子眼中独特的形状。这形状在大人眼中既熟悉又陌生,既好笑又珍贵。
- 李异踊的评论 小孩的眼光,是新鲜的眼光,陌生,我们有过,却遗落,也是必然。作家为我们找回那种眼光。熬煮在温吞大锅里,生活在漫长困窘里,亲人离散,各自想念,赵麦生开拔去见爹和娘。赵麦生见到另一个世界,在那里讨生活的爸妈似乎不是自己的爹和娘。全家福被他剪下一块,回学校交给班主任,老师却说,用不着了,这张全家福将残缺着,直到永远。
- 我对你的无语简直能沉默整个宇宙的评论 我可以说它是沙东乡土版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越过时间的边界》,但是我真的没有办法接受封面上那句“和你们这些少爷不同,我们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是哪个聪明蛋想出来的营销策略啊???
- 与影牵手的评论 3.5作者写作的路是对的,童年,家乡,照相馆,学费,土路,自行车后座,枣树,太多的意向让人记忆深刻了,真诚是最好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