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牺牲的“局部”
作者:马俊亚
分类:文化
ISBN:9787220127625
出版时间:2023-2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为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经典著作,初版于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自问世以来即引起广泛地影响,颇受好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今次作者全面修订,在以往的基础上又多加考证、爬疏,使所用材料更加准确与丰富。
本书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作者多年来所做的田野调查,主要分析了自清以来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所产生的交互影响,着重考察淮北地区人类活动,特别是政府行为和官僚意志对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影响。作者分析了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产、民性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影响及作用。作者所讨论的空间范围,包括苏北、皖北、鲁西南在内的淮河下游地区,分别从漕运、盐业、农业、民生等面描述了淮北社会在中央政府基于政治权力的实际运作下,如何从唐宋时代的鱼米之乡演变为后来的穷乡瘠壤。除此之外,本书还对上述这一时期淮北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衰变及平民的生活状态也做了细致地考察和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清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在“顾全大局”的政治思维下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的巨大影响。
章节介绍
导 言 / 001
一、研究区域和时段/001
二、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007
三、研究现状/023
第一章 保漕大局下的政策误区/ 038
第一节 泗州城的沉没与治水政治/ 039
第二节 漕运方略与淮北的被牺牲/084
第三节 官场积习与水患世界的形成/146
小 结/193
第二章 盐业政策下的利益分配/ 197
第一节 国家机器的自利化/198
第二节 商人寻求租金的最大化/238
第三节 生产者的贫困化/282
第四节 社会的边缘化/312
小 结/338
第三章 从沃土到瘠壤/ 342
第一节 治水与农业生态的破坏/342
第二节 稻作农业的变迁/383
第三节 农家手工经济结构的演变/429
小 结/473
第四章 粮食短缺与生存困境/ 476
第一节 粮食生产与人食所需/476
第二节 无权者的田土之累/492
第三节 平民粮荒对策的困境/530
小 结/569
第五章 本能异化为特权/ 571
第一节 被殄灭的人欲/572
第二节 强势群体的性剥夺/585
第三节 无法自洽的伦理/614
小 结/628
第六章 社会生活与社会冲突/ 631
第一节 诗礼武风的普及/631
第二节 民性的衰变/667
第三节 丛林世界的形成/689
小 结/729
第七章 社会结构的异化/ 732
第一节 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的畸化/732
第二节 强势集团领主化/755
第三节 “下江南”/775
小 结/816
结 语/ 819
征引文献/ 834
一、中文部分/834
二、西文部分/867
三、日文部分/877
后 记/ 881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AhFloyd的评论 速读翻完,“在淮北,保障生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无权者的一无所有,一种是有权者的无所不有。”
- Hoxx的评论 私对这个议题的期待很高,但是本文内容没有达到预期,类似的研究还是推荐裴宜理那本书。淮北到底为什么变成了牺牲之地?运河与治黄河的问题应该是居于首位的。运河所经之处,范围大于黄泛区。黄泛区,范围又大于淮北。要把淮北从这两个范围里的独特性以及特殊变化讲出来。海运河运之争,圈不出淮北特殊性。两淮盐商则上接两汉下到民国,明清也没有特殊性。至于后面大量铺陈的淮北“苦”,那是天下都苦。
- frozenmoon的评论 讲所谓的“黄泛区”历史上到底因何形成,讲民之疾苦如何被系统性漠视。作者在结语里写道:世界上没有哪条大河像淮河那样,被一条更大的河流蹂躏了近千年,最后竟被截去整个下游……历史上没有哪个群体像淮北人那样,从慷慨悲歌,问鼎逐鹿的社稷栋梁沦为被人贬讥为啙窳偷生、“泼妇刁民”之辈。唐以前的淮北本是鱼米之乡,为何在明清沦为不毛之地?是啊,一些人是被牺牲的,一个“被”字含着多少无奈甚或绝望?他们为什么要流离失所?凭什么要被人嘲讽?只是因为高高在上的人要保漕运和祖陵。有些人、有些地方不过是舆图上的一个点,一个小小局部,可以被划勾也可以被划叉,这残忍得不堪细读。
- 新京报书评周刊的评论 本书在大运河漕运、地方社会与地方士绅、国家服务调配与社会变迁关系等多个研究领域都填补了关键性的研究空白,2011年简体中文版一经问世,即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必读之作。十余年后本书经过大幅修订的新版问世,亦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如知名学者许倬云在本书序言中所写,当今的中国发展见证了“处处有所营建,处处高楼大厦”,一片繁荣之下,我们很容易对发展的代价视而不见,因而尤其需要给予“被牺牲的局部”更多的注意。除此之外,如今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的区域研究兴趣渐浓,但尤其重视江南地区,而对淮北为代表的内陆区域缺乏重视。而在某种程度上,《被牺牲的局部》所代表的区域,或许才是中国研究中应付出更多精力关注的“典型”。
- 时间与玫瑰的评论 作者对于西方史学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善于将史料与理论结合,基于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上穷碧落下黄泉搜集文献,自费去实地调研,甚至被毒打,十六年磨一剑,这种经历哪里仅仅是学术研究,更是一种学术苦行僧。
- 我恨古板水星人的评论 这本书的论述中规中矩,作者讲的我在其她的历史著作都看了不少,如果不是以环境史的角度,着实无甚新意。书中《强者的性剥削》一章真的是让我愤怒万分,作者说女性被上层男人性剥削,也是在侵犯下层男人的性权利?可笑至极,她们明明在被淮北所有阶层的男人剥削,不过是被剥削的情况和程度在不同阶层的女性有所差异。作者看似为淮北女性伸冤,实则跟以前剥削她们的男人无甚区别,作者真正的立脚点是底层男性的女人被上层男性霸占,要把上层男性打倒,让底层男性也能得女人。只是作者会用”性权利”包装迷惑人,但也改变不他也是把女人当成性资源的事实!
- 小波福娃的评论 再版重读。改动扩写了不少,感情太充沛了点,以至于一些论述显得乱和随意。加了很多性别史的东西但感觉不太令人满意,一些地方持保留意见。
- 爲己齋的评论 先睹为快,真是难得一见的好书
- 月印万川的评论 为什么还买不到
- 小猪不佩骑的评论 观点犀利,写作稀烂,看不下去
- 田季琰的评论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 蛋的评论 值得一读但很难给高分呀!方法论很陈旧了:取代数据分析的大量举例让本书更像是感情充沛的檄文而不是学科著作。很多社会心理和两性课题更应该专门分出来并用更合适的分析工具来处理。考虑到作者对故土的感情以及敢于讲许多真话,加一星。有一年夏天坐汽车从南京去连云港,遇暴雨后彩虹下清澈的河流、葱郁的树木和不同于苏南的人口密度(成片的田野中少有刺眼的乡村别墅)。和苏北近距离的我居然对“苏北人”和这片灾难深重的“黄泛区”历史忽略了多年。
- 風流就在身邊的评论 这本书是用激情和血泪写就的,而非理性,感情饱满充沛到溢出纸面,恨不得把相关资料一股脑全用了,一条也舍不得落下,即使会让本论述在固有的瑕疵之外又多了杂冗的弊端。也在所不惜。这书就像《祭侄文稿》一样,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就是老用马克思的“权力统治社会”理论,难免有些招式用老,反而影响自身的辗转腾挪。
- 郁则的评论 “作为局部利益而被牺牲的淮北地区,从唐以前生态良好的鱼米之乡,演变成了明清至民国前期的穷山恶水之地;从著名的优质稻米产地变成了粗恶杂粮之区;从发达的手织业中心退化为纺织绝迹的经济边缘地带;从家诗书、户礼乐的文化沃土,变成了杀人越货的寇盗乐园;从精英辈出的人文荟萃之地,沦为了江南体力劳动者的主要来源地。”作者对故乡椎心泣血的叙述恰如山河飘摇时期诗人沉痛的哀嚎“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就是一个逆马太效应的悲剧,越差越穷就回越受欺负越没有“统战价值”,成为人矿,所有政策的糟践都是因为这地方丧失天时地利而引致人心不和自发内卷,陷入一个长久螺旋向下的趋势。这和许多无法重振的小国悲剧很有共性,良政人治最终也会被一种居于其上的结构压缩掉辗转腾挪的空间。自救,自救!
- AgBr冲冲冲的评论 对于这种字字泣血的巨著而言,批评它堆砌史料理论不足恐怕也没有太大意义。
- 文无第一章会之的评论 在桌饺和井盖的烂梗因为互联网而家喻户晓前,淮北地区代表了普遍江南人对野蛮、贫穷和欺诈的全部想象。我上大学前父母反复叮嘱不要和安徽人、河南人有来往,因此第一次知道社团里朝夕相处的同学是安徽人时,自己的内心竟是极度惊恐的:“完了,他打算什么时候骗我钱?还是说已经骗了而我还不知情”对淮北地区根深蒂固的歧视,追溯源头就在这本书当中。经济、政治、生态的多重灾难让这里的人民从出生起就无缘于正常的社会生活,只能流离失所,成为贫穷和苦难的具象化身。曾经的淮北如此,今日的山河四省也不例外
- Mer Noire的评论 再版后感情倾向更为明显,且相较11年版有几处论述更零碎。此书反映的问题非常深刻,剖析明清以来淮北地区本地利益在中央决策中何以居于边缘地位,以及这种边缘地位对淮北地区的生态、经济造成何种破坏。此后淮北地方秩序崩溃,经济极度落后,土匪军头四起,劳动力外逃,在文化上居于劣势地位,都与此密切相关。当然,本书还可以有更多分析视角,不过作者选择呈现的观点在今天仍足以引人深思。
- 佬猿的评论 居然没有成为禁书,真是漏网之鱼。
- 诚明的评论 只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本书极大凝聚了作者对家乡的哀叹情感。权力让的后果由社会来承担。美中不足的是史料堆砌有点多。
- S的评论 视野宏大而论证翔实,抽丝剥茧般分析“行政权力统治社会”下淮北社会的结局。后记更是让人看到宏大制度下个体生活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