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乡里·朝堂
作者:[美] 张聪 著
分类:文化
ISBN:9787573204455
出版时间:2023-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因为游学、科举、仕宦的需要,北宋士人长期远离家人及乡里,从而无法履行他们神圣的家庭职责:对父母尽孝。可以说,很多士人实质上成为“不孝之子”。本书则将北宋士大夫群体追求世俗抱负与履行家庭责任之间的紧张关系置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核心。在考察了2000多部墓志铭和大量其他官方或私人写作后,本书发现,北宋士人面临的上述困境,既未减少他们尽孝,也没有妨碍他们应举和奉公。相反,北宋朝廷及士人自身努力调和这一矛盾,进而促成了“禄养”模式在北宋的发扬光大。
士人的长期远游,同时使乡里的含义变得淡薄而不稳定。这一方面导致父母死后久而不葬,产生大量摈弃祖茔、建立新茔的“不孝”现象,另一方面又直接促成了一种新孝行的“流行”。这场自下而上,由士人发起,以维护壮大家庭、宗族、乡里为目标的运动,与当时的儒学复兴汇成一股潮流,促成了理学的最终胜利。换言之,北宋时期对士人孝道的重新界定,不仅标志着政府对士大夫“私人”家庭事务的大规模干预,而且直接影响了宋代及后世家庭、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变迁。
【专家推荐】
《家庭•乡里•朝堂:北宋士人与孝道》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历史和文化中两个最具特色的现象——对孝道的推崇和以仕宦为荣——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孝子,又孜孜以求于登科入仕,常常使作为人子的士人在赡养父母并为之守孝和远离亲人家乡、光耀门庭之间挣扎。
通过细致深入分析北宋士大夫有关其父母、亲人和自身的书写,这本书从多个角度阐明了这两个互相抵触的追求如何塑造了北宋士人的行为,以及他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书中对这些精英人士自身经历和内心情感的生动描述,为我们了解宋代士大夫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在大数据和量化分析日益塑造历史写作的时代,张聪却逆流而行。她采用了一种传统人文学科方法研究宋代官员自身所处的一个艰难困境:在照顾父母与频繁离家远宦之间取得平衡。
这是一本异常感人的学术著作……讲述了北宋时期背井离乡的士人们如何履行孝道理想,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官员对他们纪念父母和记录历史的责任的理解。我们不应对这两个问题如此紧密交织而感到意外:毕竟,对父母的记忆正是我们理解过去的核心。
——韩森(Valerie Hansen) 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章节介绍
1、家庭·乡里·朝堂是作者[美] 张聪 著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 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Ντωντέ的评论 本书是《行万里路》的延续,选题眼光和具体论点充满女性观照,是为亮点。禄养一章最好。总体较前著更扎实,但家庭结构、资产情况、思想背景及不同时期的具体政策千差万别,以致个案之“述”多而归纳分析之“论”少,甚至很难看到北宋社会与当下的差异。诗文时有过度阐释的情况,酬赠诗及公文中的场面话未必可作论据。又如欧阳修撰写尹洙墓志一事乃古文史上的著名公案,前人论述已多,而从孝道的角度阐释,最终却停留在了以述为主的层面。【编校问题】页85注1:《与舍弟别……相望感叹成(泳)[咏]》。页242:“苏曾经轼指出”,当乙正。
- 朱颐钊的评论 分四个议题(养亲、守孝、丧葬、墓志书写)讲北宋士大夫的孝道,叙事较为平实,可读性不差。不过在跨时代对比与地域性分析上,似乎都可以展现更深入的见解。
- 细雨流光的评论 非常规范的研究著作,将北宋士人的禄养孝道观以及随之而来的行孝实践细致展开,读起来颇为有趣。作者围绕着孝的观念和行为,将禄养方式、政策实践、丧葬安排、孝道表达等问题做了详尽的梳理,能够非常清晰了解到北宋士人在尽孝问题上的情感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个人与父母、家族人际关系,家庭与乡里、朝堂的互动关系,都可从孝道与孝行中反映出来。同时也对当今的孝养问题提供了反思的场域。如:女性在照顾父母方面被寄予厚望,但孝道的典范却大多是男性。另外:国家如何教化民众?现今的思政教育似乎有些宏大化,无法切实用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对人之为人的本质问题缺乏思考。而以禄养为目标的社会导向,使人在具体行为之中就能践行国家观念,家庭策略也推动着社会整体的积极向上。在国家教化问题上,似乎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 如是我雯的评论 好的译文,看着真的享受。例如书中句,“此外,当时边境安宁,没有金革之虞,他可以从朝廷事务中抽身出来安心丁忧。”一个“金革之虞”,真是雅。译者老师文字气质和书很契合。
- 霜闕〆的评论 结语值得一读
- 韧勉的评论 阅读本书可知宋代推崇孝道,朝廷会照顾官员尽孝的需求,安排在邻近家乡的地方当官。并且发明禄养政策,官员拿到的俸禄越多,朝廷配发供养父母的钱就越多,还会给父母赐一些虚名官制,禄养政策客观上提升家庭中女性的地位,其一是母亲官制大多高于父亲,一来很多世家父亲已经是官,二来早年丧父的凤凰男把母亲长期带在身边。其二许多妻子和儿媳会代行孝道留守家庭,官员身边妾的地位上升,由此妾母地位上升,出现妾母丁忧假。其三跟随儿子在外长期生活的母亲很多不愿意归乡与父亲合葬,尊崇父母意愿异地安葬成了孝顺的体现,甚至会把儿子丁忧时的孝道事迹一并写入墓志。实际上宋代是家族中主要尽孝道的是没有出仕的子女,但由于禄养政策使得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有出息更为重要。也有些问题如父母长期奔波于儿子供职地方与家乡之间去世之后长期不得安葬。
- 被静音的万川的评论 “孝道”的切入角度很新颖,观照宋代士大夫多个层面的生活状态。可读性也不错。
-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评论 在今天,对于工作地远离家乡的人们而言,这本书无疑会带来更为切身的阅读感受。它不仅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孝道精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经过大量史料梳理,还原了许多鲜活个体在家庭亲情方便的真实样貌,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本书的初衷之一是讲述一些真实的、人性化的故事。虽然受学术研究的局限,无法进行过多润色渲染,但仍希望书里很多简短的叙述可以让我们对生活在千年以前的父母儿女、男女老幼们复杂多样的经历产生共鸣,并感同身受。
- ଘ软糯ଓ的评论 因为游学、科举、仕宦的需要,北宋士人长期远离家人及乡里,从而无法履行他们神圣的家庭职责:对父母尽孝。可以说,很多士人实质上成为“不孝之子”。本书则将北宋士大夫群体追求世俗
- 格格我的最爱的评论 写的不错
- 苏立言的评论 延续了《行万里路》对人地关系的思考,虽从宏观着眼北宋社会文化之变,考察士人的孝道观念与实践,却并未将其平面化,而是通过典型案例说明各个家庭的情形多样:求仕与尽孝之间,入仕者与家属意愿之间,个体行为与文官制度运作之间发生冲突,构成复杂的历史断面。作者熟练使用墓志材料,分析其语境和制作过程,从而展现士人阶层是如何通过墓志书写表达孝道、实现自我塑造并引领社会风气的。此外,强烈的现实关怀、细腻的女性情感以及温润的笔触,亦为本书增色。缺憾在于,作者对士人与乡里/宗族关系的考察偏少,对于个案之归纳、佛教之讨论亦欠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