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以在家告别人生吗?
作者:[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小笠原文雄
分类:生活
ISBN:9787559662118
出版时间:2022-8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标签:
内容简介
即便一个人,在温暖而熟悉的家中,也能幸福生活到最后。
打破常规思维,重新审视人生晚年,正面思考生活方式、告别方式和生命本身。
上野千鹤子女士与小笠原文雄医生,关于“在家中告别世界”的深刻问答。
◎ 编辑推荐
子女在异地,单身一族,爱人先行而去……
人到晚年,很可能面临不得不一个人生活的处境。
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衰老、生病和死亡的自然规律。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应该选择在哪里度过?医院?养老院?疗养所?
经过多年的采访,上野千鹤子女士愈发坚信:
“无论家人在或不在身边,都想要待在家里”是老人的夙愿。
在住惯了的家中,听着周边熟悉的声音,面向活着的当下,坦然地过好每一天。
衰老、疾病、人际关系、思想准备……
67个问题,39位真实人物案例,
覆盖30岁至100岁多个年龄段。
面向大众,两位专家开始了一场关于一个人晚年的生动课堂。
☆ 上野千鹤子,日本著名学者,在国内拥有高人气,豆瓣2021年度最受关注作者。继女性问题后,上野女士开始潜心研究老龄化问题。《一个人可以在家告别人生吗?》为上野女士推出的关于老龄化及晚年问题的著作。
☆ 小笠原文雄,日本居家临终关怀协会会长,在日本居家临终关怀诊疗照护这一专业领域,拥有40多年的一线实践经验,其癌症患者居家护理率高达95%。其著作在日本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可与喜爱。
☆ 《一个人可以在家告别人生吗?》触及当下全民、全社会关注的核心话题:老龄化困境、人的晚年难题。两位专家一问一答,语言通俗易懂,结合几十位真实人物案例,详解人们在晚年会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并给出应对的方法建议。
☆ 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即将或正在面临晚年困境的读者,不管是社会机构,还是相关政府机关从业人员,阅读《一个人可以在家告别人生吗?》,可以让读者重新审视人生晚年,打破常规思维,获得有价值的建议,得到深刻的启迪。
◎ 内容简介
日本知名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经过多年的采访,愈发坚信:“无论家人在或不在身边,都想要待在家里”是老人的夙愿。
为了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愿望,上野女士与拥有40多年照护经验的小笠原医生进行对谈,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通过67个问题,结合39位真实人物案例,覆盖30岁至100岁的多个年龄段。两位专家畅谈衰老、疾病、人际关系、思想准备等人在晚年必然面对的种种问题,给出了详实而坦率的建议。
这堂课不仅让我们打破常规思维,重新审视人生晚年的可能性,也让我们正面思考生活方式、告别方式,以及生命本身。
章节介绍
序 言
因癌症去世是最好的人生结局吗?
可以PPK吗?
衰老死亡是幸福的吗?
患认知症能在家生活到什么时候?
可以佩戴延命装置居家生活吗?
看护是家人的职责吗?
没有家人的我,护理该托付给谁呢?
准备多少金钱好呢?
远程状况下也能接受居家医疗吗?
被送别方与送别方应该做哪些思想准备?
访谈:小笠原先生,您是怎么成为医生的呢?
后记一
后记二
译后记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思郁的评论 死亡方式就是生活方式
- 后浪的评论 如果有一天,我们将一个人面对死亡,是想在冰冷的医院还是在熟悉的家中告别人生?我们独自一人,也可以选择在家中离去吗?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又能够做什么?有同样疑问的上野千鹤子老师,向日本居家临终关怀协会会长小笠原文雄提问,通过67个问题,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 无忧无虑张爱财的评论 今天看首页有豆友发了一条关于这本书的广播,作为一个不打算生育的人,喜欢独处的人来说,当然也会希望可以在家告别人生。书中对临终各个方面说得都比较详细,也希望等我老了的时候也有比较完善的社区体系。倒不是想要临终关怀或是帮助,只是希望死了不要给别人造成太大的麻烦,体面一点的离开。
- kokomi的评论 一定要看到最后。作者包含一位医生,也是僧侣。作者在上一本书中提出了居家等死的想法,这本书具体讨论如何执行。但最好在有人监护下去世,否则房子会沦为问题物件。
- 把噗的评论 我们对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知之甚多,唯独对老年知之甚少。原因或许是老年人很少讲述自己的晚年故事。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上野千鹤子的这本书恰逢其实,能让我们看到很多关于衰老的真相,尤其是死亡。人生无大事,死亡除外。同时也能一窥日本的护理行业发达到什么程度,中国还有多少路要走。“没有谎言是最好的良药。”
- siva的评论 如愿死亡 满足死亡 认同死亡
- 烽烟滚滚照彩虹的评论 还是得有钱,努力挣钱吧!
- 司叙的评论 无非就是临终关怀
- 鼻涕牛儿的评论 很有共鸣的一本书。如何面对死亡,是个价值观的问题。越早地思索死亡,到真正去面对死亡的时候,应该就能多一点儿从容和尊严吧。我一直认为,能伴我安然渡过死亡的,只有宗教和哲学,死亡是需要早点儿练习的。如果到我垂垂老矣的那天,中国能够有安乐死或者如日本这样相对完善的居家医疗的话,我会十分乐意平静且坦然地面对死亡,即便没有,我也会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提前写好书面预嘱,不要延命治疗,让我安静完整地去吧。
- 云澈的评论 【22/8/29/4h】基于日本大量社会实例,上野女士和小笠原先生进行了一场酣畅的访谈,让我真切感受到医护水平、社会观念、物质条件等因素对逝去方式的重要影响(真的至关重要…)。虽然我们没能决定如何到来,但愿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离开。
- 蛋塔的评论 本书的居家临终方式,离不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家庭医生及护士、护工和需照看者的家人,多边关系的支持与协调。国内这方面的服务和保障制度仍在起步阶段,就自己而言,不免对几十年后可能出现需要他人照看的生活有一些担忧。
- 银古桑的评论 早看早好。
- 一只白白猪的评论 第一次看到了养老的新路线,原来日本的养老和去世还可以这样,原来无论家人在不在身边都希望能在家死去。原来医院的抢救还会过度治疗造成更大的痛苦。这样的在家疗养我也很喜欢,谁都希望死亡少能少痛苦一些。
- 杳朹的评论 日本对于老龄化社会真的做了好多探索。这本书我囫囵吞枣地看,很重要一个原因还是有些不太能面对独居老后的生活,特别是失能期的生活。不过感觉到这本书有点太过于放在护工上了,目前中国不太现实。
- 小乙的评论 “病房是一种压力空间,而家这种场所,说其拥有吗啡功效也不为过。”
- 哇喔的评论 非常详尽的指南 但对国内人没有多大用吧 但对“在家中疗养”有了另外的思考
- 仓木小幂的评论 预演我的晚年 不再恐慌
- Nanami的评论 一些新的可能性,和一些羡慕,如果生活在日本的话实用性非常强了。
- barbie娴情悦读的评论 正如无法选择出生方式一样我们也无法选择死亡方式那就在生与死之间好好过活
- 我的梦想是离职的评论 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