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前5亿年
作者:【英】托马斯·哈利迪
分类:科技
ISBN:9787543986251
出版时间:2022-8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从两万年前的阿拉斯加,到寒武纪的中国云南,本书是一次跨越5亿年、向远古世界溯源的时间之旅。
没有哪一块化石是独立存在的,无论它属于动物、植物、真菌还是细菌。200多年来,数以千计的古生物学者们与化石对话,在冰冻的沙土中寻找踪迹,重现了人类之前的“昨日世界”——
2万年前更新世的阿拉斯加平原上,一只短面熊正伸出宽大有力的前掌,连拔带拽地剥掉猛犸象尸体上的毛。这头巨兽似乎在死后都要对来犯的动物进行微弱的抵抗。
3200万年前渐新世的南美洲,地球上的第一片草地已经出现。漫天沙尘飞扬之下,一株株青草相继迎风而倒伏,凉爽的风吹遍世界各地,预示着新纪元即将到来。
6600万年前的古新世是一个浴火重生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岩层中镶嵌着铱元素层,是一种发现于高密度铁陨石中的化学元素,证明地球遭受过来自外太空的毁灭性打击。
4.35亿年前的志留纪,正在活动的水热喷口管道从大堆石块中拔地而起,犹如闪着矿物光泽的高塔,大群生物聚集在这里,像极了现代生活中色彩单调的城镇景象。
……
这是一部漫步5亿年间的博物学家的旅行日志,只不过旅途中的各地被时间而不是被空间分隔。书中还原了16个远古时代的重要场景,它们是一个个不同而又相连的世界,和今天的世界息息相关。你将看到寒武纪海洋中多细胞生命出现的那一刻,与曾经的巨兽一起行走在远古大地上。
————————
入选——
《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top10
《新科学家》“2022年度科学书籍”
《爱尔兰独立报》“年度受关注图书”
……
重点推荐媒体——
水石书店、斯坦福书店、英国广播电台(BBC)、 《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 《爱尔兰时报》、 《自然》、《地理杂志》……
章节介绍
序章:万年神庙
第1章:解冻(更新世, 2 万年前)
第2章:起源(上新世,400 万年前)
第3章:洪水(中新世,533 万年前)
第4章:家园(渐新世,3200 万年前)
第5章:循环(始新世,4100 万年前)
第6章:重生(古新世,6600 万年前)
第7章:信号(早白垩世,1.25 亿年前)
第8章:创建(侏罗纪,1.55 亿年前)
第9章:偶然(三叠纪,2.25 亿年前)
第10章:季节(二叠纪,2.53 亿年前)
第11章:燃料(石炭纪,3.09 亿年前)
第12章:协作(泥盆纪,4.07 亿年前)
第13章:深度(志留纪,4.35 亿年前,)
第14章:转变(奥陶纪,4.44 亿年前)
第15章:消费(寒武纪,5.2 亿年前)
第16章:浮现(埃迪卡拉纪,5.5 亿年前)
尾声:希望之塔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周眠的评论 想起孩子二岁时对着薄雾的湖,说,“世界”。(那里有个水上世界)“你不必去远方寻海,远古的海无处不在。”“这是你自己创造的世界,如今你必须活在其中。”全书硬科普,没有那么多诗意的地方。与我毫无瓜葛,却与我处处相关。
- 阿梦的评论 “本地”与“国家”都是人为定义的概念。在英国,最末次冰期以来生活在当地的植物和动物被划分为“本地”物种;在美国,在哥伦布登陆加勒比海地区之前生活在当地的物种被划分为“本地”物种。这些动植物受法律保护和受重视的程度远高于那些“外来物种”,本地和外来物种无法轻易被界定,动植物没有国界意识与民族观念,它们随着气候变迁决定迁徙与否。外来物种不一定会破坏本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物种流动是无法阻拦的自然演化之路,也是丰富生态多样性的重要干预因素。
- 苏慕的评论 很有人文气息的科普书。序言里很打动我的一个地方:“拉美西姆神庙起初以其译名万年神庙而被人们所知,而这一名称也非常适合作为地球的称呼。我们的星球的过去也被掩埋在泥土里。地球的纹理中带着岁月斑驳的痕迹,它的表面也不断变化着。而且地球同样是一座陵墓,埋葬着曾经生活过的居民,岩石和化石便是这些居民的墓碑、随葬面具和遗体。”
- 木木的评论 地球是由亿万年岩石和化石堆砌的神庙,一块碎片便可以单独诉说出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