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与社会Epub+Pdf夸克资源

4次阅读
没有评论

流行病与社会Epub+Pdf夸克资源
流行病与社会

作者:[美] 弗兰克·M.斯诺登 / Frank M. Snowden

分类:科技

ISBN:9787511739841

出版时间:2022-5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耶鲁大学热门公开课,《枪炮、病菌与钢铁》式的瘟疫史经典

世界经济论坛首推疫情参考书,一本书读懂公共卫生事业

深刻理解我们的生存处境、全球各文明各社会的脆弱性,

打破周期性狂热与漠视的反应循环。

◎ 编辑推荐

☆ 吸取广受赞誉的耶鲁大学公开课精髓,采用独特的疾病理论与人文历史的双线叙述结构,融会震撼人心的瘟疫史诗与专业通俗的医学科普,还原无数令人落泪的历史细节。不仅是一部医学史,也是一部社会史、思想史,堪称疾病、军事、政治、经济、文学与艺术的复调交响曲。

☆ 流行病的历史还远没有结束。人类社会总是周而复始地疮好忘痛,在狂热与漠视的极端态度之间周期性切换。流行病会带来特有的恐惧与焦虑。为了抗击、预防、治疗或根除它们,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卫生机构、检疫隔离、疫苗接种等公共应对方式,也出现了污名化、寻找替罪羊、逃离等公众反应。回顾不断上演的重大流行病事件,我们处于一个“危险中的世界”,这在社会历史内部有其根源。周期性狂热与漠视的反应循环,全球各文明各社会的脆弱性,将成为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的生存处境。

☆ 流行病并非单纯的生物学、医学或公共卫生课题,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弗兰克•M. 斯诺登以超越自然与人文界限的综合性研究,为我们揭示出更重要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艺术和历史变迁关系的理解维度。现实告诉我们流行病有着无比巨大的能量,斯诺登向我们解释何以如此,流行病为什么重要,它如何塑造文明的方方面面。

◎ 内容简介

《流行病与社会》讲述了可怕而震撼人心的千年瘟疫史。微生物的致命威胁无数次逼近人类:鼠疫、天花、黄热病、痢疾、斑疹伤寒、霍乱、结核病、疟疾、脊髓灰质炎、艾滋病、SARS、埃博拉病毒……

针对这些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流行病,斯诺登将专业权威的医学知识与波澜壮阔的历史叙事熔于一炉。

本书论述范围极广,跨越古今,遍及全球,深入展开医学与社会历史间的多学科比较研究,向我们揭示了流行病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一方面,疾病如何推动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塑造艺术、宗教、思想史和战争形态;另一方面,社会因素又如何让疾病获得适宜环境,迅速传播,肆虐人类。

◎ 名人推荐

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再一次使瘟疫与人类的关系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斯诺登教授将人类历史上的多场大瘟疫置于其所发生的社会历史情境中,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对它们进行了多维立体的叙述与解读,值得所有对瘟疫史感兴趣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阅读。

—— 闵凡祥,南京大学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

人类社会有数千年的历史,主角远不止人类一个物种,还有时刻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细菌与病毒。病原微生物在现代以前引起的瘟疫常常会整体性地改变世界文明的进程。斯诺登教授这本书展现了疾病大流行与人类文明千年来的纠缠历史,读来令人唏嘘。

—— 仇子龙,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作者只用五百多页的篇幅就涵盖了一千多年的瘟疫史,这不是一项小任务……非常具有可读性。

—— 克里斯托夫·格拉德曼,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

斯诺登对所有复杂而重要的主题进行了精湛的综合,超越了前人。他将细致入微的医学研究融入更普遍的历史关注中。这是一项非凡的成就。

—— 威廉·拜纳姆,《耶鲁极简科学史》作者

本书聚焦流行病的历史和人类所付出的代价,为我们提供了“精彩而清醒”的审视。

—— 保罗·肯尼迪,《华尔街日报》

百科全书式的才华,广阔的研究范围,极高的可读性,本书准备为任何感兴趣的人提供了解流行病的最佳入门课程。

—— 彼得·罗斯,美国东部社会学学会主席

在疾病迅速涌现的时代,本书提醒我们在思考流行病的过程中,始终需要重新思考人类的命运与生态、社会的关系。

—— 沃里克·安德森,《殖民病理学》作者

章节介绍

新版序言
序 言
1 导 论
2 体液医学:希波克拉底与盖伦的遗产
3 三次鼠疫大流行:541—1950
4 作为疾病的鼠疫
5 鼠疫的应对
6 爱德华•詹纳之前的天花
7 天花的历史影响
8 战争与疾病Ⅰ:拿破仑、黄热病与海地革命
9 战争与疾病Ⅱ:拿破仑、俄国的痢疾与斑疹伤寒
10 巴黎医学学派
11 卫生运动
12 细菌致病理论
13 霍 乱
14 作为肺痨的结核病:浪漫主义时代
15 作为传染病的结核病:非浪漫主义时代
16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香港和孟买
17 疟疾和撒丁岛:历史的利用与滥用
18 脊髓灰质炎及根除问题
19 艾滋病Ⅰ:导论与南非病例
20 艾滋病Ⅱ:美国经验
21 新发疾病与再发疾病
22 SARS 与埃博拉:21 世纪的彩排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后浪的评论 鼠疫、天花、黄热病、痢疾、斑疹伤寒、霍乱、结核病、疟疾、脊髓灰质炎、艾滋病、SARS、埃博拉病毒……回顾可怕的千年瘟疫史,深刻理解我们的生存处境。
  • 文东子的评论 结构清晰,译文流畅,除了那本《大流感》,是新冠流行以来两年多里我读过的另一本最佳相关读物了。相较于前者,这本作为课程内容整理而来的作品会少些趣味性,但胜在更全面。而且时间虽然也在新冠之前,却也足够接近,所以书中预言般的判断更让人心惊。最震撼的是会看到原来过去两年多发生的种种,都完全能在历史中找到先例,那么多的天灾,归根到底还是人祸引发,又被人祸进一步扩大的,而这些“人祸”还往往不一定真的出于恶意,而只是无知无措。再回想新冠之前这个世界诸多国家所自我标榜的“科技发达”“文明进步”,其盲目乐观和傲慢,已经不仅可疑,甚至显得可悲了。不过也有一点遗憾:作者叙事的视角仍然是非常西方中心的,虽然的确有意识地谈论了非洲、亚洲、南美洲的情况,但和西方部分相比就比较少第一手信息,但这也算是受现实局限所难免的。
  • 欢乐分裂的评论 历数各流行病的成因、病理、传播、治疗及后续,惊讶发现其发展趋势的共通性,自鼠疫在公共卫生领域确立模式至21世纪,人类虽狂妄自信可征服微生物届,然而流行病的衰退却并非缘于科技发展,新发疾病与再发疾病的阴影永不会消失,简直是今日镜像,所谓文明在病毒面前脆弱不堪。本书华彩在于将医学科普与社会状况糅合,指出“流行病不是偶然事件,与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密切相关”——利益驱动下造成的环境破坏,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人口流动和激增加速病毒扩散,国家层面政策导向,国别间博弈;借防Y之名“权力向日常生活领域的扩张”,这种强制的合法化导致替罪羊、圣人/污名化、狂热病、特定/弱势人群被边缘化。黄热病、痢疾/斑疹伤寒分别阻止了拿破仑两次扩张,流行病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巨大;肺结核被浪漫想起桑塔格《疾病的隐喻》。
  • 把噗的评论 每次流行病的爆发,都在加强政府权力,并为其使用暴力提供合法性。
  • 诸葛福媛的评论 感谢@汗青堂赠书。医学史经典作品,很好用的参考书。配合《耶鲁大学公开课:公元1600年后西方社会的流行病》“食用”超级美味~
  • fish的评论 太阳底下无新事,鼠疫法至今大行其道。 本书有两位翻译,现代部分读起来索然无味,不知是否与两位翻译的分工有关。
  • 雾凇的评论 选取了历史上那些曾对公共卫生事业、政治格局、社会、科学、文化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流行病,主要探讨的是流行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互相影响。书中谈到流行病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流行病本身的病理及症状,也就是流行病对病人造成的直接生理影响和损害;2,推动人类在医疗科学上的进步,也就是人类如何逐步认识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如何解开流行病产生、传播的科学过程,如何展开对流行病的疫苗、医疗方式的研究等;3,推动人类社会公共卫生事业进步,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条件来抑制流行病的产生和传播;4,对社会产生的更广泛综合的影响,包括对政治和世界格局、对文化思想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古老的智慧格言中,‘公共健康是最高法律’,它必须凌驾于市场的法律之上”。
  • Priscilla1981的评论 这个时候读这本书算是十分应景了。读这本书会有种深切的感受,人类一直重复犯着以前犯过的错误,人类一直未曾正视与环境、与其他物种之间和谐关系的问题。当大流行病爆发时,人类会检讨反思,会陷入对环境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对公共卫生计划和传染病学科重视的狂热之中,但紧接着又是重新的漠然和忽视。研究流行病的学者们曾在20世纪时傲慢地以为人类已经战胜了流行病、马上就将进入“传染病消失”的伊甸园时代,结果呢,不仅有令人恐慌的新发传染病再次证明了人类的脆弱性,原有的瘟疫如霍乱、鼠疫等也从未退缩消失过。看全球在面对新冠疫情爆发时的不知所措就知道人类又一次好了伤疤忘了疼了。“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竞争是一场达尔文式的生存斗争,而微生物始终占据着上风。”唉,好好地活在当下吧!
  • 五花王的评论 “新冠纪元”中的社会生活像极了中世纪的意大利城邦,享受着贸易和流动带来的繁荣,却时刻害怕与之相伴的“失控”,尽管身处21世纪,人们还是能在“防控”这个词语上看到16、17世纪的社会运转机制骨架,就像不断落架大修的建筑,依然在千年前的地基之上一般。流行病天然就不平等,也是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组织形态和社会心理文化的重要因子:神圣疾病观和恶魔疾病观依然在人们的脑海中作祟。
  • Frances的评论 医学科普类读物,细致梳理了人类历史上几类重大流行病的病因、病程和公共应对措施。简单提及流行病对文化、社会的影响,包括掀起宗教狂热,造成公权力扩张,作为创作素材进入文学艺术领域,影响战争的成败、政体的变革、民族的兴衰等等。书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是非常动人的,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给病毒的大肆传播提供可能,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人类必须抛开成见,建立广泛合作,智慧是我们唯一的武器。
  • 闻夕felicity的评论 其他公共卫生科普更多地关注流行病的原理、发展传播史、应对策略,除了少部分作品之外,对疾病对社会的影响关注得相对少。而这本的关注重点始终在流行病的社会建构、社会影响,尤其是鼠疫、天花、肺结核的社会影像的横向比较,补足了我之前读的公共卫生科普的一大空白。
  • #暗蓝#的评论 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然,从流行病的角度来看更为明显:令美国独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海地的黄热病,而让俄国与德国成为现代国家的很大程度上是痢疾和斑疹伤寒——这两段故事里的“受害者”都是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审视流行病的历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揭示我们不能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我们不可能“速战速决”根除一种流行病,更不可能以此作为政治资本——我说的是墨索里尼;我们能做的是“专注一件事,但不忽略其他事”,从整体上解决问题,看到患病的是个体,但也不可忽视致病的环境与结构。我们可以团结合作,可以调动一切力量,保障作为“最高法律”的公共健康,然而又必须提防任何一种力量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从根本上说,流行病问题总能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或是人性本身还不够好,以及其中一些总是比另一些更烂。
  • 岩井俊七的评论 一位诺奖得主称病毒是“一片被坏消息包裹着的核酸”——这位生物学家的释义本纯属字面意思,而对此时此刻身处奥密克戎之战的读者来说此言仿佛是个超前和不可思议的隐喻;流畅易读的科普型流行病历史书,由于写作及出版时间的关系并未写到新冠,然而整个阅读过程中新冠一直都站在字里行间的阴影之中,流行病的迁徙轨迹、动不动当“主角”的意大利、隔离点、无症状感染、毒力的发展规律、灭活不充分、甚至是防护服的穿脱…从黑死病到埃博拉,流行病的历史一直都是一场场重演的悲剧,时至今日仍然用的是对付鼠疫的那些措施;而流行病与与社会变革的关联,更揭示对经济处下层的阶级的社会公平的维护都不只是道德层面的而是客观要求,哪怕出于自私目的;以及作者也是个影迷,看索德伯格的《传染病》等片不稀奇,他连维斯康蒂的《魂断威尼斯》都看了啧
  • 狷介有乌青的评论 【2022.22】群体性灾难,时不时会在人类社会横行肆虐。凡人如蝼蚁,堪堪点孤灯。有时流行病就是揭开遮羞布的生化武器,治好了身体,却难治系统的臃肿
  • 芷舠的评论 对全球瘟疫流行史和公共卫生政策演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对其引发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是很好读的科普读物。P135页少了一行,不知道是排版还是印刷的问题。
  • sanbilly的评论 感谢@汗青堂赠书。这本书是作者长期课堂教学实践的总结。现在中文版出来就更加方便了。明年会争取开设疾病世界史的课程,也会选择这本书作为教材。这本书不仅对普通读者来说是有用的入门指南,对医疗疾病史研究者来说也有很好的方法论启示,尤其是他自己主攻的意大利疟疾和霍乱史的部分(比如撒丁岛疟疾防控那一章,对洛克菲勒档案以及主导论述的批评和反思极为有力)。
  • 殷顽民的评论 因为兴趣以及不愿跟风热点,本书实是我阅读的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医疗史著作,没想到非常符合期待。本书的写作导向明确,抓住了医疗史的一条主线:几种主要流行病因其大范围传播能力和致死率,对社会影响至为深远,刺激了医学和卫生政策的发展,这些发展反过来又深刻改变了社会观念和组织结构。几种典型流行病在书中均有:历史爆发现场的深度报道,当时社会反馈的概览,医疗认识和防疫手段,对前者的评估检讨。值得注意的两点,一是在流行病肆虐的恐怖时刻,人性的阴暗面亦会萌动,对病魔的畏惧往往与阶级、族裔、性别等层面的既有压迫和歧视相结合,形成一轮污名和迫害浪潮;二是以抗疫为导向的临时性公共卫生政策,凌驾于各类规约之上,不可否认在特殊时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事后需要检讨与重新评估。在新冠大流行的时代,大家对上述两点都不会陌生。
  • Mondistunruhig的评论 救我论文一命
  • 老姚的评论 这本书真是写的太棒了!作者对于各种史料和文献的掌握令人钦佩。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每每会产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的感觉,比如说,早期的欧洲人对于天花的无奈和认命,还有印度人面对爆发的鼠疫所产生的各种谣言……这些都与我们今日疫情中的种种现象高度“重合”。
  • 糖罐子的评论 耶鲁面向本科生课程,真正的通俗易懂,都是人话。对照眼下,更是感慨。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不是一切所谓现代的问题都是历史问题。作者在不少章节都会讨论疾病对文艺创作的影响,或者文艺创作里的疾病展示,这点写地很巧妙。
正文完
 0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