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却顾集Epub+Pdf夸克资源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翠微却顾集Epub+Pdf夸克资源
翠微却顾集

作者:徐俊

分类:文化

ISBN:9787101154634

出版时间:2022-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标签: 学术史  中华书局  敦煌学  文学  思想史  中国  中古史   

内容简介

1.通过对原始档案、信札的梳理,挖掘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故事,再现细节丰富的学林掌故。

2.勾勒了陈寅恪、郑天挺、钱钟书、启功、周一良、张政烺、何兹全、田余庆、王仲闻、宋云彬、周振甫、傅璇琮等诸多学者的群像,是一段有温度有深度的学术史、出版史。

3.全文披露了周振甫撰写的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审读意见,以及钱钟书的逐条批注。

4.作者回顾数十年的编辑工作生涯,分享了颇多可资借鉴的编辑经验。

本书通过对中华书局原始档案、往还信札的梳理,挖掘了许多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尘封旧事;作者徐俊作为中华书局的老编辑、原执行董事,主持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作,是中华书局历史的亲历者,与许多学者交谊甚厚,以温暖细腻的笔触,忆述与诸多学者交往的点点滴滴,描绘出一代学人的风范与行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丰富立体鲜活的现代学术史。

一个有着悠久优秀传统的出版社,是与学者相互成就的,本书全文整理了周振甫撰写的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审读意见,以及钱钟书的逐条批注,为我们全景呈现了这一中国出版史上的佳话。作者并回顾了编辑工作生涯的许多往事,记录了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作的诸多细节,分享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编辑经验。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中华书局1960年代在翠微路二号院开展“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形成了“翠微校史”的佳话以及中华书局古籍整理的优良传统,作者在这个传统里工作、生活,回顾生涯,益增新彩。

章节介绍

序(程毅中)
王仲闻:一位不应被忘却的学者
《尚书校释译论》引出的尘封旧事
汪篯与中华点校本《唐六典》
关于“不得”的后话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出版轶事
一个未能实现的出版计划
——1960年代中华书局与陈寅恪先生的交往
宋云彬:点校本“二十四史”责任编辑第一人
附:在宋云彬旧藏书画捐拍仪式上的致辞
“十三经清人注疏”缘起
春雨润物细无声
——周振甫先生琐忆
中华书局的良师益友
——怀念何兹全先生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怀念田余庆先生
为中华版图书题签最多的人
——记忆中的启功先生
细微处见精神
——追忆刘浦江与点校本《辽史》修订
傅璇琮先生逝世前后及我对他的两点认识
张政烺先生与中华书局的因缘
郑天挺先生与中华书局
送赵昌平先生最后一程
平实而通达的引路人
——追忆蔡美彪与中华书局的情谊
书札中的雪泥鸿迹
——中华书局所藏向达致舒新城书札释读
附逆之外的梁鸿志
——爰居阁谭屑
王先谦《新旧唐书合注》的前世今生
周振甫《管锥编》选题建议及审读报告
周振甫《管锥编》审读意见
——附钱锺书先生批注
周振甫《谈艺录》(补订本)审读意见
——附钱锺书先生批注
《全唐诗补编》编辑工作回顾
更多更久的赋能与加持
——周勋初先生九十华诞祝词
序跋的意义
——《学理与学谊》编辑手记
中国人文学术的标杆
——《项楚学术文集》首发式致辞
要有机会去打一口深井
——我在中华书局的编辑往事
从《史记》修订本谈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
半个世纪的学术接力
——两《五代史》的点校与修订
一部《辽史》,两代学人的寂寞与奉献
《魏书》及“北朝四史”的点校与修订
《南齐书》及“南朝五史”的点校与修订
“二十四史”点校整理的回顾与现状
外二篇
三人行,三十年
——追念吴泓老弟
家在扬子江中
后记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三首塔的评论 期待二十四史修订本早日出齐,也希望届时能将学界围绕修订本的系列文章访谈结集出版(主要刊登在澎湃上)
  • 草虫的评论 当年的书局编辑和书局掌故
  • 一无是处系的评论 作者签名钤印似乎是近年来流行的做法,也算是书的另一种附加功能,文章大抵是之前发表在各种报刊上而集结起来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以中华百年的底子,此种文章正多有可写之处,亦是另一种掌故之书。惟是从中大可见四九之后不正常的政治环境,每个人在其中苟延残喘,甚至把最为平常不过的工作环境亦当做恩赐,可见人已经被驯化到何等程度,就中王仲闻,宋云彬二位尤使人伤痛不已。另者,就今日出版业状况来看,中华已不复古籍龙头之地位,近来人才断崖式下降,且出书质量,点校情况可用不忍卒读来形容,中华此前所借助者正是国家所提供垄断式古籍整理,举全国之力,各大文史院校之力,而能成就数部经典,然时至今日,各大院校纷纷推出自己出版品牌,极大丰富了古籍点校出版工作,且其质量上乘,较之中华近年所出亦大胜之。
  • 吴观我的评论 细读一过,深感成事之艰难,得来匪易。我比较喜欢第一组出版往事和二十四史相关,回头望一望老先生们走过的路,很受鼓舞和鞭策。王仲闻、周振甫的审读意见是书局案头工作的缩影和标杆,不知还有多少类似档案默默躺在纸皮袋中,有待后人发扬……(期待以后有人能多讲讲中华上编所的故事)
正文完
 0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