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如何思考的Epub+Pdf夸克资源

7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Epub+Pdf夸克资源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

作者:[英] 朱利安·巴吉尼

分类:文化

ISBN:9787513937399

出版时间:2022-5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 智慧宫014 ★

编辑推荐

一部风格全新的世界哲学通史,一幅视野宽广的人类思想地图。

从“轴心时代”到信息时代,从欧洲到东亚,从书写到口述,全景展现世界各地文化传统中的哲学积淀。

观照不同人群的思维方式,镜鉴自我固有的信仰与迷思。

亚洲与比较哲学学会前会长、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蓉蓉,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得主、《存在主义咖啡馆》作者莎拉·贝克韦尔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在这部具有全球视野的开创性哲学作品中,作者在游历各国后,以文字记录的方式,为读者绘制出了一幅宽广的人类思想地图。

人类历史上有着诸多未解之谜,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在历史上的同一时期内,有着书面记录的哲学分别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繁荣发展起来?这些早期哲学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对各自的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西方世界所说的“哲学”在这个故事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一半。

于是,作者从本书开始拓展我们的哲学视野,广泛挖掘日本、印度、中国、伊斯兰世界的哲学思考,以及我们知之甚少的非洲与澳大利亚早期思想家们的口述传统。他也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家,并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西方世界的思考更偏向个人主义?为什么世俗化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远低于其对欧洲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关于不同地区发展方式的深刻洞见,并关注异中之同,从而表明,我们通过了解其他人是如何思考的,向着更加了解自己迈出了第一步。

名人推荐

一部全球哲学史的新颖之作!它不是信息的堆积,而是发掘了各种哲学传统思考方式背后隐藏的基础。它以问题为主干,以个人历游多国文化的体验为题材,引申出对于世界本质、自我、语言、逻辑、价值、善、知识、时间、业力等的反思。本书为迈入人类智慧从古至今、由东而西的哲学历程开辟了启迪之光。我希望大家都能跟着学,接着说!

—— 王蓉蓉,亚洲与比较哲学学会前会长,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哲学系教授

视野如此广阔,思路无比清晰,下笔却又举重若轻。这本书可以带来启迪,改变视角,开拓心胸。在这位博学而友好的导游的带领下,你可以开启一次绝佳的世界哲学之旅。

—— 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作者

媒体推荐

这部大胆而又引人注目的著作试图以谦逊的态度继承其他地区的哲学传统,但又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将它们对我们的批评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它是一部灵巧而又严谨的著作。

—— 简·欧格雷迪,《金融时报》

巴吉尼的自觉意识、敏锐性以及对倾听和学习有价值的要点的意愿,使这本书摆脱了狭隘的视野,开启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对话。

——《卫报》

章节介绍

关于人名的说明 /i
引 言 /iii
序 言 /xi
第一部分 世界是如何认知的
1 洞 见 /5
2 言语道断 /25
3 神学抑或哲学? /38
4 逻 辑 /50
5 世俗理性 /66
6 实用主义 /77
7 传 统 /86
8 结 语 /93
第二部分 世界是怎样的
9 时 间 /103
10 业 力 /111
11 空 /119
12 自然主义 /128
13 一体性 /140
14 还原论 /152
15 结 论 /159
第三部分 世界中的我们是谁
16 无 我 /167
17 关系性自我 /180
18 原子化的自我 /193
19 结 论 /201
第四部分 世界是如何生活的
20 和 谐 /213
21 美 德 /235
22 道德典范 /252
23 精神解脱 /262
24 瞬 息 /273
25 公 正 /281
26 结 论 /292
第五部分 结 语
27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 /300
28 地域意识 /313
致 谢 /317
注 释 /319
出版后记 /355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把噗的评论 广博的学识,精到的分析。
  • 薛定谔的鸽的评论 “哲学记者”写作的好范本。如何流畅地串联起采访和材料来讲一个哲学的道理。
  • 现象遇到物自体的评论 尽管此书“世界”依旧是“轴心时代”的框架,但作为通识读物已经清晰易懂了。
  • 的评论 难得看到一本哲学研究新书的翻译相对流畅好读,感动!说回研究本身,主题式论述虽然是不错的分类法,但仍有只窥冰山一角的遗憾,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日本哲学和印度哲学的解读,尤其对前者,已经不自觉写出了认同感。
  • 普通朋友的评论 作者是写哲学入门书的高手。这本新书从“世界哲学”的角度入手,同样没有令人失望。各章相对独立,适宜放在床头每晚读一两章。总的说来是一本赏心悦目的书。
  • 潘允嫒的评论 要了解他人,需要避免双重陷阱,即过度强调我们与他人有多少共同之处或过度强调有多少分歧。
  • Chole_Ma的评论 推荐每一个对哲学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来阅读一下这本书。尤其是从民族、地域文化来描述哲学的洞见,既有趣又吸引人。
  • M_ck的评论 比较哲学,有点意思
  • 殷顽民的评论 如今在去西方中心论潮流下对非西方世界的研究普遍丧失了批判性,从曾经颟顸的鄙夷歧视走向了盲目崇拜褒扬的又一极端,本质上不过是东方主义在21世纪的翻版。具体到本书,在作者眼中,现代性对西方社会的全面冲击,让其自身哲学陷入困顿和迷茫,无法再为现代人提供精神支援,于是向非西方社会寻求智识指导。首先这就无视了现代性对全球无远弗届的普遍影响,没有看到这些非西方社会自身陷入的文化紧张,潜意识里仍把他们美化为未经颠覆性变化的宁静的香格里拉,在那里,几千年的传统依然在滋养着宁静与祥和的社会。而事实上,从医学到思想,他们的传统在面对现代性的滔天洪水时同样(如果不是更加)束手无策。作者却寄希望这些泥菩萨过河的非西方智慧能够解决西方社会的弊病,更不用说书中把法家当作法治主义者,称伟人生活简朴这类肤浅无知的论断
  • 的评论 主要介绍中、日、印、穆、俄、非、欧、美的思考方式,哲学史和哲学家涉及较少
  • Pinkler的评论 从各种全球性的观点来看待哲学并不一定会使我们放弃对更客观的理解的追求,而是可以丰富我们对客观性本身的理解。
  • 晓林子悦的评论 作品新颖,视角独特,去中心化。它是一种比较哲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比较中呈现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寻找世界范围的对话可能。行文平易,许多有意思的点。
  • 的评论 3.5 一些观点有新意。世俗理性并不是科学,侧重西方哲学与非西方哲学的比较。非西方传统对西方哲学的开放程度高于西方哲学对非西方传统的开放程度,这跟西方中心主义的扩张和在经济发展上的认可密不可分。非西方哲学里谈了关于印度、日本、中国和穆斯林世界,对俄罗斯没有多谈和展开,毕竟非西方主义内容很多。结尾聊了一些东西方共性,打破狭隘主义对每个地方来讲都是难的一步。现代性、全球化以及新出现的封闭都加剧了这一点,互相了解是困难但又是必须的。
  • 恶鸟的评论 考察了多地域和文化的思考世界的模式
  • Adastra的评论 作者对哲学作出的分类很有意思,一本哲学概念的汇总。美国的实用主义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论。
  • 苦瓜炒淡的评论 摆脱本质主义的思考方式。需要寻找的不是定义性的本质特征,而是倾向、趋势和重点。然后,走向对话。
  • 鴉片馬克思的评论 作者最后提及俄罗斯哲学是一个真空地带,结合当今时事,或许更能了解熊的一些自相矛盾的做法。
  • 鱼的九思的评论 读不下去,还是太枯燥了
  • #暗蓝#的评论 优秀的导览性作品。它的目标显然是西方读者,但对于我们,尤其是我们的“哲学读者”,这本书对于所谓东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普及性介绍同样受用。一些颇具启发性的观点,比如线性时间观对我们思维方式的局限、真理/道路探索者的区别、普世主义导致的巨大参差,不仅是“西方”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现代”世界需要考虑的。长期被忽视的“东方”也许是解药——从斯宾格勒的时代开始人们就把它当作新的希望,但一个面目不清的、仅仅是“被需要”才浮出水面的他者显然解决不了问题。从根本上讲我们需要杜绝本质主义,创造一个“混音空间”,但不认识到差异的深刻性又是不行的——深刻的认识需要追本溯源,这本书是个不错的开始。最后对俄罗斯哲学的寥寥数语可谓点睛——双头鹰是中立的象征,又总在酝酿意义不明的开端。
  • 陆钓雪de飘飘的评论 东亚、印度和伊斯兰国家的人口比欧洲和北美多得多。然而,几个世纪以来,我们所称的西方世界,出于高尚或卑劣的原因,一直是全球的主导力量。许多人认为这个时代即将结束。西欧和北美的人口加起来不到世界人口的12%。就算加上欧洲裔移民主导文化的中美洲和南美洲,这一比例也只有不到20%。西方已经习惯于将其文化作为默认的全球文化,它不仅需要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其他地区,还需认识到是什么使它如此独特且不同寻常。西方哲学本质上是求真的和宇宙论的。与所有传统一样,西方哲学也有其内在的变体。其中最不被称道的是美国哲学的独特性。它远非西方哲学的主要典范,如果有的话,它也只是一个外围存在。美国实用主义者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任何一位权威哲学家都更不操心对真理的建构。俄罗斯哲学自觉地扮演欧亚之间的桥梁角色,却不属任何一方
正文完
 0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