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用与娱情Epub+Pdf夸克资源

5次阅读
没有评论

致用与娱情Epub+Pdf夸克资源
致用与娱情

作者:[美]高居翰

分类:生活

ISBN:9787108072344

出版时间:2022-3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内容简介

高居翰中国晚期绘画史收官之作,离开其浸研多年的文人画,将注意力集中在传统画论和收藏家不屑一顾的“世俗画”(vernacular painting),是其晚期学术转型的代表作。

中国传统画论奉文人山水画为圭臬,将受主顾委托而创作的“世俗画”视为匠人之作,而非“艺术品”,世俗画及其作者也因此少有文字记载。高居翰认为,这些“失语”的、鲜有人关注的世俗画,值得更严肃的研究,也是打开艺术史研究面向的新兴资源。

《致用与娱情》通过对120余幅盛清时的世俗绘画进行视觉研究与风格分析,说明正是美人、春宫、家庆、祝寿等中国主流艺术史之外的“另类”世俗题材,在盛清时通过积极吸收西洋技法、融合南北宗的画风,创造了新的绘画方式与程式。通过挖掘世俗画在艺术史上的价值,作者打破文人山水画主导的中国绘画史叙事,丰富了中国绘画史的样貌。此外,作者还将社会文化史的变迁引入讨论,从画作中寻绎时代信息,呈现盛清时城市娱乐的发展、名妓文化与闺秀文化的兴替,以及江南和宫廷间的文化关系等,充分释放了世俗画中所蕴含的时代信息与文化张力。

章节介绍

序言与致谢
第一章 正视世俗画
两支绘画传统
湮没已久的北宗画家
世俗画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
盛清画坛的城市职业画师
明清人物画的新类型:为女性而作的绘画?
苏州和“苏州片”
幸存的世俗画
各章节的安排
第二章 城市及宫廷中的画坊画师
城市中的小画师
往来于城市与宫廷间的画家
张氏,扬州美人与满族朝廷
金廷标、郎世宁、王致诚:乾隆及其后妃像
画院内外的北方人物画家
第三章 撷取西法
正视挪用
江南城市绘画对西洋因素的取用
清初画院对西画的借鉴
图绘空间的新体系
“北宗”人物画与人物山水画?
东西融合
第四章 画家的图像库
家庆图
家庭群像与日常生活中的肖像
为女性而作的绘画?
魅惑的观音
叙事画
市景:都市生活的画面
第五章 美人与名妓文化
名妓文化的图景
美人画
整理画作
由“冷静”至“温热”的画
热辣的美人画
中国画中的女性裸体
余论
结 语
注 释
参考书目
图版目录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小木匠的评论 视觉
  • 蝉蝉蝉的评论 实在是太贵了呜呜呜
  • 苏野的评论 二元对立的理论框架,对风俗画作者的词条式列举,主要是对印刷图片的内容和构图分析,文化史材料和画作内容的简单链接,有失水准。
  • 引庐的评论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人画论的信仰与态度一直左右着我们的研究。”
  • 苦影的评论 个人认为此书最精彩之处在于区分了影响清代绘画的两大西方绘画系统,其中北欧艺术的重要性远胜过意大利的线性透视法。尽管我不太认可影响高作出这一判断的阿尔珀斯对荷兰艺术所下的定义,但高氏将其充满隐蔽趣味的室内空间与清代带有情色意味的美人图联系起来的做法的确颇有见地。高居翰论晚明及清代艺术时往往过于泛滥地将风格之变归结为“受西方影响”,这点已被不少学者批判过,本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高氏的西方影响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太希望打破文人本位的艺术史叙事,因此他试图从文献和图像两个层面来证明彼时画坛对泰西画法实已有相当的接受度,“纯净的文人画”只能代表部分人的观点。文人构建的艺术史之外确实存在着另一片广阔的天地,但若将许多风格来源都解释为西方影响,实则又忽略了世俗绘画深厚的民间传统,同样存在以偏概全的遗憾。
  • 谦卑不醉的评论 很认真的读过原版
  • 乌龙奶茶的评论 通过对120余幅盛清时期的世俗绘画进行视觉研究与风格分析 蕴含时代信息的文化张力
  • 南池子的评论 对于某些推测,作者显然意识到它的过度之嫌,但仍然削足适履。
  • 黄克思的评论 喜欢冷枚顾见龙和陈枚
  • 雪楓的评论 立场鲜明
  • 好快的刀的评论 向高老师致敬
  • 文化恐怖分子的评论 抛开高居翰一贯的对于传统主流文人绘画叙事的解构,本书对于研究女性题材绘画相当有启发,叙事依旧精彩,比如用冷,温热,热辣描述不同情色程度的女性绘画,用《建筑文摘》和《花花公子》的混合体来形容家庭空间中对于女性的想象,真的远胜于巫鸿那本滥竽充数的女性空间。
  • 郁则的评论 能够有这样题材的针对中国艺术史的写作殊为不易。高居翰不断强调的是希望自己的研究对能够拓宽其他学者在对世俗绘画与女性绘画中以往被主流评论筛选过滤掉的作品的关注与思考。基于此的率先探索未免简单化的处理了不少素材,显得线程十分明朗,尤其是对画家代际的选择性考察更是想突出某种风格(比如由冷到温而热)的自然过渡。显然忽略了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偶然性。当然,这部分内容最好的诠释方法还是需要跳出绘画,从文本(不管是文学故事还是法律案件亦或者是笔记信札等等)来论证会更恰当,但是这工作量就太大,而且显然为难一个单科汉学家了。不过,各种不及之处也提示了研究者许多学术增长点。
  • miumiu酱的评论 通过对120余幅盛清时的世俗绘画进行视觉研究与风格分析,说明正是美人、春宫、家庆、祝寿等中国主流艺术史之外的“另类”世俗题材,在盛清时通过积极吸收西洋技法、融合南北宗的画风,创造了新的绘画方式与程式。通过挖掘世俗画在艺术史上的价值,作者打破文人山水画主导的中国绘画史叙事,丰富了中国绘画史的样貌。此外,作者还将社会文化史的变迁引入讨论,从画作中寻绎时代信息,呈现盛清时城市娱乐的发展、名妓文化与闺秀文化的兴替,以及江南和宫廷间的文化关系等,充分释放了世俗画中所蕴含的时代信息与文化张力。
  • 宏天义隐的评论 关注在文人画对应的世俗绘画,着墨于江南画家,逐步分析他们的构成,学习的西方绘画技巧,以及不同类别画作的欣赏和解读。
  • 云海帆影的评论 为了凸显世俗画,对文人画的评价有失偏颇,内容有些流水账。
  • 小白的评论 不太喜欢高居翰的写作风格,絮絮叨叨流水账一般,缺少洞见。但其梳理仍具有重要意义,发掘了一些被美术史遮蔽了的人物和画作
  • 拙名的评论 高居翰晚年著作,花了十年,诚意满满。他的图像读解能力似乎更进一筹了,令人叹服,以极为有限的材料搭建起了一个明清世俗绘画的框架,不论其如何粗陋,都有继往开来之功。为何图像只能在观念上证史以及如何图像证史,高老师都给出了多种可贵的思路和方法。用冷—热的气氛来分辨画作观众的性别,这点很有趣,当然高老师也没有将之简单地进行对立,而是承认了“挪用”的存在(这点也和我的日常生活体会相吻合)。另,以图证图,通过画中画来推测某类图像的悬挂位置,这点看似理所当然,但我以前竟然没有看到过类似的做法(?),反而都是清一色的对小说等文字材料的轻信……(终于能够雄辩地吐槽了)。最后也是贯穿全书的,高老师通过寥寥的图像,所发现的已经失去姓名的画坊传承体系,这点最为触动我。这大概就是历史探索的意义所在吧。
  • 之暾的评论 让我看到了现有插图和版画研究之外,明清女性更加活泼、性灵和有人味儿的一面。
  • 阿墟的评论 感知问题的眼光一如既往的好,但解决问题太难了,只能说是着了先鞭。以及,一直感念高居翰…写作到晚年。
正文完
 0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