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合同
作者:俞江
分类:文化
ISBN:9787559843326
出版时间:2022-2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本书在《徽州合同文书汇编》影印本、点校本的学术成果基础上,利用大量的第一手合同文书资料,结合前人研究和其他相关资料,对清代合同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导论部分论述合同的起源、合同文书的统一性及合同关系的类型。其后,分七编(分家合同、家族合同、邀会合同、管业合同、调处合同、禁约合同、应役合同),每编讨论一种合同大类,或两三种意义相近的合同种类。从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出发,一步步向外,探讨同姓家庭的联合组织(如家族),以至异姓家族的联合组织(如会、禁约、里甲或保甲),从而展现传统基层社会的整体面貌。
类型化整理了古代的合同,将古代合同整理区分为七类合同(分家合同、家族合同、邀会合同、管业合同、调处合同、禁约合同、应役合同),并加以详细讨论。利用大量的第一手合同文书资料,结合前人研究和其他相关资料,对清代合同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在法制史、社会史研究领域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读者认识古代合同以及传统民间社会、经济、法制、民俗、信仰等各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
章节介绍
总目录
导 论
第一节 合同起源之一:“契”
一、契与“刻侧”
二、“傅别”、“书契”和“质剂”
三、“判书”
第二节 合同起源之二:“约”
一、要
二、约
三、盟
四、小结
第三节 合同文书的统一性
一、纸质合同文书的时间跨度
二、纸质合同文书的空间跨度
三、古代合同的统一形制
四、统一形制的内在必要性
第四节 合同关系的类型
第五节 本书的结构与体例
第一编 家庭合同:分家合同
导 言
第一章 分书的外观与格式
一、阄书和分单的外观
二、序言
三、正文
四、尾部
五、加批
第二章 分家与门户
一、什么是“门户”?
二、什么是“钱粮”?
第三章 分家的当事人、有分人与参与人
第一节 分书中的署名
一、立分书人
二、家族与亲戚
三、中人与代书
第二节 兄弟或儿子
一、娶亲费用
二、长子产和长孙产
第三节 父母
一、父母的权力:主持分家
二、分家后父母的权利
第四节 有分人
一、在室亲女
二、待嫁亲女的奁产
三、归宗子侄
四、其他家属
第四章 分家时的债务:账
第一节 欠账
一、账簿与账目清单
二、欠账
三、欠账的原因
第二节 借账和赊账
一、借账
二、赊账或生意账目
第三节 会账
一、会次
二、收与填
三、偿还会账
本编小结 分家合同的性质
一、分书是小家庭成立的凭证
二、分家中的基本财产关系
第二编 家族合同
引 论
一、家族的分类
二、血缘家族
三、族产的基本分类
第五章 设定存众的合同
第一节 概论
一、存众的设定目的与范围
二、存众的管理
三、存众的分割
四、存众的类型
第二节 存众楼屋
一、楼屋的基本管业关系
二、房步与股分
三、余地
四、存众与股分
第三节 存众山业
一、山业股分
二、存众山业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存众祀产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二、性质
三、分类
第二节 设定祀产
一、祀田
二、祀会
第三节 经营祀产
一、经营管理
二、重振与清理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坟产合同
第一节 概述
一、坟墓的结构
二、坟墓的余地
第二节 相邻坟产
一、同族相邻坟产
二、异姓相邻坟产
第三节 合墓分棺
一、合墓分棺的形成
二、坟墓的管业关系
三、小结
第四节 存众坟产
一、管业关系
二、家族坟山中的规则
三、收租管业
四、管理费用
五、小结
第八章 祠产合同
第一节 祠产的性质
一、祠产与祠户
二、祠户收入田产
三、族产与祠产辨析
四、小结
第二节 祠产的经营与管理
一、概述
二、收取升主银
三、买卖与置换
四、山场与坟山
五、散胙
第三节 祠之大事:祠屋与族谱
一、祠屋的兴建与重建
二、房分与支族
三、维修祠堂
四、纂修族谱
第四节 余论
本编结论
第一节 家族合同与合同家族
一、家族合同是一种代议契约
二、庶民家族是一种合同家族
第二节 错把他乡认故乡:家族会议≠“亲属会”
一、家族会议的内容
二、此会非彼会
第三节 家族合同的特点
一、持续性
二、证据力
第三编 邀会合同
第九章 会名与会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会名
一、钱会
二、祀会
第三节 会次的财产价值
一、会次的财产性质
二、会次的用途
三、会次的经营与管理
第十章 祀 会
第一节 祀会的经营与管理
一、普通祀会的经营
二、祠会的经营
三、祀会的管理
第二节 神会的经营
一、神会与自愿性
二、经营与收益
三、迎神赛会与神会
第十一章 钱会导论
第一节 概述
一、钱会中的固定概念
二、钱会的分类
第二节 会规的形制
一、会规的格式
二、会规是合同文书
第十二章 轮 会
第一节 平金式轮会
一、填会
二、卸会
第二节 堆金式轮会
一、堆金式轮会 A 型
二、堆金式轮会 B 型 + 抵当
第三节 缩金式轮会 A 型
一、基本原理
二、余利
第四节 抵押式轮会
一、每会抵押
二、会首与一会抵押
第十三章 摇 会
第一节 典型的缩金式摇会
一、缩金式摇会 A 型
二、余利补贴办法
第二节 缩金式摇会的亚型
一、缩金式摇会 B 型:一会不满
二、缩金式摇会 C 型:会脚承让会额
三、缩金式摇会 D 型:会脚承让会额 +“中填”
四、缩金式摇会 E 型:复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钱会在民国的变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堆金式摇会 A 型
一、实例
二、“假”摇会
第三节 “夺五子会”
一、实例
二、夺五子会的作用
第四节 民国晚期的谷会
一、缩金式摇会 A 型
二、堆金式摇会 B 型
三、堆金式轮会
四、缩金式轮会 B 型
五、倒会或未完会的例子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五章 钱会的管理与收益
第一节 钱会的运营与管理
一、邀集
二、“至公”的会
三、会账
四、倒会与清算
第二节 会利率与钱会收益
一、钱会账面上的静态收益率
二、普通商业和借贷收益
三、田地投资收益率
本编结论
一、钱会是一种合同关系
二、会规的内容与性质
第四编 田土管业合同
第十六章 导论:田土管业契据
第一节 官府簿册与契
一、概述
二、官府簿册
三、契
第二节 据之一:印照
一、契据 = 契 + 据
二、由帖到印照
三、清晚期印照
第三节 据之二:佥业票
一、清前期的佥业票
二、佥业票称谓之辨
三、清前期佥业票的性质
四、清中后期的佥业票
第四节 据之三:推收税票
一、推收税票的兴起
二、清代推收税票
第五节 据之四:串票
一、截票与三联串票
二、新式版串
第六节 契据与契书
一、契据与门户文书
二、契据与证据
三、契书与管业凭据
第十七章 共业合同
第一节 概述
一、共业
二、共业合同
第二节 股分管业
一、“股分”
二、股分管业的功用
三、出卖与实际分割
第三节 共同管业
一、共同管业的目的
二、共同管业的功用
第四节 分业合同
一、踏勘和定界
二、原契据的分派
第五节 小结
一、共业合同是多方合同
二、共业合同是有偿合同
三、共业合同是要物合同
第十八章 邻界合同
第一节 邻界合同的功用
一、实际边界与登记边界
二、实际边界与纠纷和解
第二节 “定分”与“情理”
一、民间调解结案文书
二、边界中的规则与情理
第十九章 换产合同
第一节 概述
一、换产合同的功用
二、换产合同的三种格式
第二节 便契、换契与合同
一、便契与便约
二、换契与换契合同
三、换产的草契习惯
第三节 换产与管业凭据
一、换产合同与交易手续
二、换产合同的性质
第四节 小结
第二十章 召租合同
第一节 典型“对书”:召租批的形制与意义
一、召租批与对书形制
二、召租批的意义
第二节 是租不是租?
一、设定小买管业
二、设定永租管业
第三节 召租与山林经营
一、区分栽苗期和掌养期的山林召租
二、看山与永租
第四节 山地召租与包芦经营
一、概述
二、包芦承种人的管业
三、清理棚民与管业权限
第五节 小结
一、召租的类型
二、查禁棚民:何种理由?何种冲突?
第五编 调处合同——以坟墓纠纷调处为例
第二十一章 侵害坟墓的纠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盗葬
一、盗葬与罪名
二、盗葬与刑罚
第三节 盗卖
一、盗卖与变卖
二、收买“分籍”
第四节 盗砍荫木
一、律例加重过程
二、民间的处理办法
第二十二章 坟界纠纷的调处
第一节 坟界纠纷与调处
一、异姓相邻坟墓与调处
二、同族相邻坟墓与调处
第二节 禁步
一、禁步惯例
二、法令中的禁步
三、禁步惯例与法令的关系
第三节 其他解纷合同
一、坟山禁约
二、齐心诉讼合同
三、劝息约
第四节 再议古代中国的“民法”
一、习惯与合同的关系
二、等级体系与“庶民之法”
第六编 禁约合同
第二十三章 乡规与民约
第一节 概述
一、禁令与禁约榜文
二、禁约告示与官禁碑
三、“禁约”辨义
四、禁约合同与民禁碑的关系
第二节 “乡规”:禁约合同的公共性
一、官禁约与公共性
二、民禁约与公共性
三、再议公共事务类的民禁约:以禁约窃盗为例
第三节 “民约”:禁约合同的私人性——以禁山约为例
一、禁山约的订约人与禁止对象
二、禁止砍伐的办法
三、禁山约的性质
第二十四章 乡约与乡禁约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乡约
一、乡约的渊源与发展
二、清代的乡约
第二节 乡禁约
一、乡禁约的渊源
二、乡禁约的内容
三、乡禁约的性质
本编结论
一、民间自治与私人管业
二、合同联合体与自治组织
第七编 应役合同
第二十五章 里甲承充合同
第一节 概述
一、里的缘起
二、里与催科
三、清代的里役
四、非法定的银力差
第二节 轮充与应比
一、排年:里甲承充的办法
二、催征与应比
第二十六章 保甲承充合同
第一节 清代保甲制概述
一、从总甲到保甲
二、保甲制的完善
第二节 保甲与乡里
一、保甲变例之一:以黟县为例
二、约保的传统:休宁与婺源
三、里甲与保甲重合:祁门与歙县
第三节 本职与兼差
一、保甲本职与保甲自治
二、衍生职役与兼差
三、结论
参考书目
全书图表名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