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会友
作者:阿比盖尔·威廉姆斯
分类:文化
ISBN:9787301326244
出版时间:2021-1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标签: 书籍史 社会史 社会学 历史 人类学 书籍 英國 世界史
内容简介
在十八世纪的英国,由于印刷业的蓬勃发展,书籍成为自我提升、家庭娱乐和邻里社交的重要工具。《以书会友:十八世纪的书籍社交》聚焦十八世纪英国中产阶层的阅读生活,关注他们如何获取并阅读书籍,阅读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以及大众阅读偏好与书籍出版甚至是文学体裁发展间的互动。作者用文学性的笔触,重现了十八世纪的阅读场景,进而使我们窥见当时的社会心态与文化风尚。《以书会友:十八世纪的书籍社交》入选《华盛顿邮报》50本“受欢迎的非虚构图书”,是一本优秀的、有深度的书籍史著作。
章节介绍
引 言 家中装点 1
第一章 如何阅读 15
学习朗读:以布道为样板 16
阅读与演说行业 20
世俗演说 29
家中的演说 32
第二章 朗读与交际 47
在家还是出门? 47
家中娱乐的优点 51
美德与展示 57
获得注视 61
读书的空间 67
读书与闲暇 80
第三章 使用书籍 88
可读性 95
读书习惯 100
ii
以书会友
——十八世纪的书籍社交
分开读书? 114
朗读的准备 119
得体合宜 122
第四章 获取读物 131
渠道与阶层 136
新的读者 144
仆役 145
地域便利 150
学习小站 152
社交性交流 169
第五章 家中的诗文 175
札记与汇编 177
印行的札记 189
演说与抱负,美德和价值观 196
诗文与美德 206
消烦解忧 210
文雅与粗俗 215
分享乐趣 219
第六章 戏剧与朗诵 225
演还是不演 225
莎士比亚与家庭 231
删减莎士比亚 239
戏剧节选 244
iii
目 录
私排戏剧 253
道德伦理与私家戏剧 260
在布罗金亭炫耀 263
第七章 小说的世界 270
小说的兴起 271
朗读的道德 279
情感与表露 284
角色与扮演:演绎他人 290
小说与自我 294
小说的时尚:共享一刻 298
插曲与片刻 302
短篇形式 308
第八章 虔敬与知识 315
家中的信仰 316
更好的谈吐 331
文雅的科学 343
交谈中的知识 353
尾 声 364
索 引 368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炎仌的评论 挑战阅读革命说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一部关于十八世纪英国阅读文化史的重要论著。书名“以书会友”,很好地点明了本书聚焦阅读的社交属性的研究立意。而就具体内容而言,本书多元而丰富的史料搜集、一以贯之的社会文化史视角,以及对以书籍为中心的阅读仪式、社交活动与社会关系的精准还原,都让人印象深刻。本书的引进出版,也足以给国内初兴的阅读文化史与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提供足够参照。
- 迷路的云的评论 译笔流畅优美,准确老到!
- 蓝藻 ~的评论 3.5分,与《简·奥斯汀时代的英格兰》类似的写法,大多的人物和例子,论述和推演太少。唯一解答了我的疑惑是为什么《曼斯菲尔德庄园》里面在家排戏看主流看成异端邪行。书名“以书会友”不太准确,其实也不光写了reading together,《以书打发时间》似乎更恰当。
- 大只的评论 相比书里追溯的18世纪阅读图景,21世纪第3个十年的书籍社交是这样的:在豆瓣小组里日复一日地挖坟鞭尸着轻型纸,或是一边晒出买书战绩一边信誓旦旦绝不再犯:在小红书里po出毫无死角的摆拍照,一堆表情夹着三言两语就算所谓分享,或是告诉你如何快速成为读书博主赚点外快;在得到/樊登读书/混沌学院里坚持每天听书打卡,相信经过各位大佬点石成金的畅销读物能够解决自己的知识焦虑,未来尽在掌握;除了新华书店以外的几乎所有书店成了咖啡店买手店路演地的混合体,一定要装修布置得漂漂亮亮要不拍照不好看不想发上网;京东当当拼多多的抢券满减折扣返点持续锻炼着你的计算技巧……至于这本书本身吧,材料多而创见少,如果不是对阅读史或西方文学很感兴趣的,读起来恐怕乐趣不大。也再次证明了凡是印着某某外国报刊评选推荐的都别过度期待。
- Aliensong的评论 本书算不上一本严格的学术著作,应归类英国十八世纪的书籍使用概述。虽有启发,但这本书相比较于在中国的书籍史研究的意义,显然在英国18世纪社会研究的参考性上价值更大。之所以这么讲,一来在中国传统社会,书籍的社交性局限在精英士大夫阶层。二来现代中国书籍的大量印刷,以及教育的普及,以及替代性社交工具(例如电影)的出现,自然不能再如本书所示加以讨论。 当然,可以略加延长的是,传统中国通过藏书抄书所带来人际网络延展也许是一个话题。
- 为语梦窗憔悴的评论 述多论少。
- 疏石兰兮的评论 18世纪的英国人仍然从事集体阅读,但是除了物质条件的限制,还有很多社会选择因素,特别是那些劝诱、鼓励甚至对独自阅读的污名化,其实从反面表明,这个时期的阅读正在发生改变,从提及朗读转变独自默读,而且这种转变令一些卫道士们感到不舒服。所以,到底阅读革命有没有发生,可能不是能够简单否定的。
- 啵卡布里奥的评论 书籍对于过去的读者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并非仅仅靠我们重读当时的文本,关注文本内容得以实现,恰如作者所言,“读了什么并没有如何去读那么重要”。不同的阅读方式展现了不同时代人们与文本的关系,揭示出他们的心态与精神世界,重构过去之人的阅读场景对今人理解过去之人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挑战了那种过往以来人们所普遍认为的从有声到无声,公共到私人的“阅读革命”的说法,指出书籍与阅读在18世纪的英国所具有的社交面向。读完之后印象最深的是18世纪的阅读世界原来在某些方面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遥不可及,相反甚至还会令当下的读者产生“原来这个早已发生过”的感慨,比如碎片化的阅读,读者用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书籍,用自己的方式拆解和盗猎书中内容等,果然人类的本质是循环(bushi)。
- Basilikum24的评论 英国18c历史研究又添了一本中译本,而且本书的翻译属实还不错。原书是关于18c英国的阅读史,侧重点放在sociability这个要素上。阅读史的特点其实也反映出那个时期整个英国社会文化的特点——对“交流”和“对话”的看重,认为文化是参与者们互动的产物 (culture was the product of processes of exchange between participants rather than the fulfillment of prior identities)。
- 夏逾行的评论 译名似乎没突出英文题目中的“home”是在家庭中的社交面向。
- 李白呢的评论 以书会友
- 张卓卓卓卓卓~的评论 译笔流畅优美,准确老到!
- 豆友ibaEVo4pGY的评论 读书有没有用要看你怎么读这么用 不是读书没有用 是你自己不会用
- 丸啵牌香菜的评论 作者用文学性的笔触,重现了十八世纪的阅读场景,进而使我们窥见当时的社会心态与文化风尚。
- 诗之源的评论 放下手机读本书。
- 一只猪的评论 英国18c历史研究又添了一本中译本,而且本书的翻译属实还不错。原书是关于18c英国的阅读史,侧重点放在sociability这个要素上。阅读史的特点其实也反映出那个时期整个英国社会文化的特点——对“交流”和“对话”的看重,认为文化是参与者们互动的产物 (culture was the product of processes of exchange between participants rather than the fulfillment of prior identities)。
- Lucy的评论 每天读会书
- 豆豆豆鬼的评论 很有意思,能看出作者非常珍爱书。这种珍爱不是把书供起来,而是对书报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态度。书的世界如此广阔,它可能是讲师,它可以是朋友,它甚至还是避风港湾。
- 天章的评论 This book is pretty good, i’m so intere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