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之梦
作者:吕晓宇
分类:文化
ISBN:9787532180295
出版时间:2021-8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标签: 政治 拉美 社会学 非虚构 随笔 南美 单读 历史思考
内容简介
一个身陷志业危机的政治学学子,面对学术和生活的困惑,偶然得到机会前往秘鲁,进入一支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团队,亲身地实践何为“做政治”。在这个过程中,秘鲁乃至拉美的历史碎片不断闪现,作者的文本知识与现实经验不断碰撞,由此,他重新思考有关政治实践、学术意义和真实生活的问题。这本书不仅是作者个人的一段实践记录、旅行笔记,也是一个青年人对自身与世界、知识与行动的关系的真诚反思。在一场恍然的利马之梦里,潜藏着更多思考和行动的可能。
章节介绍
序 恢宏的世界正在坍缩 001
我们第三世界还有人情在 031
真正的魔幻现实主义 041
你知道我在中国见谁了 055
独生子女 061
一次赌博 083
二手政要 093
前所未有的游行 105
Isn’t it beautiful? 155
流亡 167
小偷、醉汉和泳池夜话 179
别忘了他是总统 191
胜负 205
最后的革命与贵族 217
尾声 后现场 229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Miss_Cynthia的评论 最后让我确定这本书应该被更多人看到的瞬间,发生在我读到作者补充的序言里提及的《学术作为一种志业》。2016年是我最迷茫的一年,我坐在学校图书馆里听“一千零一夜”讲到韦伯的这本书时几乎泪如雨下,并确认学术不是我的志业。尽管我似乎表现出了一些研究的天赋,但倘若说怀着“志业”的心去选择,我不应该再欺骗自己选择它。那天我思考的所有问题,都在这本书里。那年我22岁,我22岁时迎头相撞的所有困惑如今依旧纠缠我、冲击我,也激励我持续不断地对自己发问、跑出去找线索。这也是《利马之梦》在我看来最珍贵的地方。这种真诚的品质在过了特定的年纪之后,几乎也就不可复制了。
- Berlinka的评论 4.5分。诚实是困难的,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艺术家,学者还是作家,总是会一不小心就用艺术遮盖了诚实。晓宇的拉美笔记,读罢可知原来是许多年前的产物,读时满腹狐疑,生怕又遇见那些青黄不接的经验和理论的组合。 读完后我却非常感动,这原就是一个深陷志业意义危机的优等生超速度地进入拉美现实政治的心路历程,其中的自我解构、自嘲、无力和自我宽慰如此真实,虽然毛病还是有的,时不常就来一段高韬的理论领悟让我有点吃不消,不过,当我看到晓宇这么写,“人不能以如此客观的视角看待周围的,要求过高,需要同理心的搁置。凡是体会过哪怕他者一丝一毫的感受,他们的经历和情感就同你连系”。我想我明白了写作的初衷,温润的感性包裹在理性之中,仿佛经络般的存在。
- 57的评论 几年前认识晓宇的时候我们都爱四处跑,没想到等他的第一本书出版,外出变得如此困难。世界在远去,参与在消失,原来谜底早就写在了书里。许多志业理想都变成了夏日的尾声,一场燥热的梦。
- 禅疯子的评论 看了试读本,祝贺晓宇兄
- Ogallala的评论 90后男版刘瑜出现了
- Cosette的评论 也许作者的态度是虔诚的,但是依然无法掩饰作品内容的不知所云。翻阅完毕也不知道究竟将这本书定义为一本美感缺失的散文抑或毫无观察可言的田野调查笔记更加合适。先抛弃自己那些虚幻的感受,将文字整理通顺再考虑出书吧。
- malingcat的评论 作为豆瓣老豆的特权之一,是可以看到试读本了。这是一本难以归类的书,一位获得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资格的国内年轻学人,如何以人类学方法在拉美现场发现自我、政治与学术。一言难尽,青椒必读。
- 鹿鸣之什的评论 单向街扶持的国内原创非虚构作品都很优秀,杨潇的《重走》如此,《利马之梦》也如此。
- 游到海水变蓝的评论 把学术作为志业说得轻巧,真到了现场就会觉出文本的苍白无力。写满厚厚一本关于秘鲁的笔记,梳理出20世纪至今的领袖变动,在繁琐冗长、毫无停顿感的资料里,靠着对过去的追忆将细节缀连成片。这样一种精神陶醉,是知识分子式的犹豫不决,是试图挟持“真理”介入他者生活,最终包装成本土化理论居高临下的注视。贵族和革命,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一起在旧殖民地和革命起源地成为雕塑和葬身沟底的亡灵,南方的心态也成为成为北方的一员。没有浪漫幻想的存在空间,打破边界和民族的团结似乎一去不复返。要尊重人的天性,还是以现实主义者的身份努力对抗另一种现实,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现场像是被包裹在略萨离开那天秘鲁陷入的层层迷雾里。要去行动,直到生命尽头。这样一场离奇得失真的梦,确确实实在拉美的土地发生。
- 五某的评论 作者的思辨力在开篇就已显露。这一文本也是他因学术产生的困扰,也可算为普遍的断裂危机:我们无序任性的生活本质,以及与之对抗的、持续要去梳理和弄清的冲动。但书最大的问题是,关于行动和现场的叙述太弱了。
- -Hyperion-的评论 读晓宇这本书的前一晚 我听了他和刘子超和柏琳的对谈 大概对他写作《利马》的心路历程 有了一点印象 这本书不是对拉美政治的硬核分析 它在日记和小说的边缘徘徊 两者的气息都沾染了一些 晓宇带着疑问去到了拉美 在现场的经历并没有直接解答他对学术志业的困惑 但是彼时的所有 实际上对他之后的研究道路、人生方向 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本愉快的小书 可以度过一个愉快的、昏昏欲睡的午后
- cheesefly的评论 太薄了 多想这场梦做得长一点啊…
- 邓安庆的评论 薄薄的一本书,很快就看完了。我对秘鲁几乎一无所知,很想从这本书能得到类似于何伟写中国的外来者视角和细致的观察。不过作者显然不是何伟,他是一位政治学学者,这本书的聚焦点在于自己的所思所想,对秘鲁的政治生态介绍得很少,也几乎没有对秘鲁本地人有过多着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总统与其夫人。我最喜欢的是前言与后记,从牛津象牙塔来到拉美政坛现场,不可避免地产生对学术界的诸多疑惑,以及自己以后该如何走的反思,写得很真切。
- 祝羽捷的评论 身边人经常讨论拉美文学鲜有关于其政治的论述,但我越发觉得不了解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是很难明白文化是怎么被构建出来的,就很难理解现实中的个体。作者将秘鲁视为一个缩影,一个象征,一个案例,通过秘鲁解开宏大的主题,也解决自身的问题或者只是暴露其中的联系。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晓宇把自己的志业和自身危机带入拉美之行,让我走进的不单单是一个异乡人的旅程,更是一个青年学者如何处理文本和现实经验的博弈。在总统身边的经验实在独特且罕见,他国让我觉得离政治的本质很近。
- 惘然的评论 相比我前段时间看的《凯撒之死》,显然,我是更喜欢这样的写作的,更私人,更参与,又更旁观者视角,并非那么学术的,甚至不算是田野调查,我都愿意将之看作是一篇很棒的小说,里面把总统这个主角描写得多好啊!我关注的还是在这些历史政治大事件中的个人,参与的、被裹挟的、被颠簸的、被改变的、无法逃离的人,哪怕是一个保姆。商人戴维初次见面给每个人都带了礼物,保姆胡妮塔特意连包装都收起,戴维赶忙说,喜欢下次再带些来。胡妮塔只是抬起头,微笑:“你们这些人,大选后都会走的。”最终都是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霁月齐江风的评论 文笔真好,既有文本学者的缜密逻辑,又有叙事必备的娓娓道来,步调又稳又妙,在最近看过的同类型的书里最有思维沉浸感的体验
- 德令哈的评论 诚实地面对了学术危机,自我认识危机,我想如果我读博的第一年,有真正去现场的经历,怕是也会瓦解一些文本至上的傻念头。谁能拒绝经验世界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迷人冲击呢。
- 燕七的评论 梦一般的描述手法,所有的内容都笼罩了作者的心情,和他在前言部分写的绝望学者的感觉很像;这样的写法下,每个字的情绪都带着悲天悯人。另外写作手法非常西洋,比喻很多,像是翻译成中文的英文作品。有些观点很棒,四分给题材。
- 彩彩糖不爱吃糖的评论 突然就开始对各种国家的政治文化感兴趣了,读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像个来秘鲁的游客兴致勃勃地围观一场不为人知的选举。想要通过几本书来了解一个国家实在太不切实际了,感觉像是在飞机路过利马上空时的匆匆一瞥。第一次了解到拉美国家是如此的政治不稳定,而政治似乎本身就是不可能稳定下来的一摊泥沼。作者感受到文字里的政治与真实的政治简直就是两个领域,我们看到的政治纲领宣言之类的可能只是昨晚某个人加班几个小时拼凑出来的结果,然后经过各种业内人士理论化的组装变成一套“有逻辑”的论调。想到家人也做着类似的事情,一个非专业人士常常因为行政工作需要去写一些根本一窍不通的专业提案,太讽刺了。
- bird的评论 “我们活在一个不断缩小再缩小的世界里”、“我们这一代没有游行”,利马也有着我们的梦与现实,沉痛与消亡。在一端学术的危机,晓宇以行动作为方法,投入另一端的未知,用实践反思理论。踏上旅途前我们习惯轻视其意义,而事实上再微不足道的异域见闻,也足以颠覆一个迷茫青年的心灵、切断他原本正奔赴前去的道路。这本小书把一个国家的选举政治跟自己说的明明白白,举重若轻。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