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裡斯星
作者:[波] 斯坦尼斯瓦夫·萊姆
分類:小說
ISBN:9787544782173
出版時間:2021-8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標簽: 科幻 科幻奇幻 科幻小說 波蘭文學 小說 波蘭 外國文學 文學
內容簡介
這顆星球,知道你內心深處的秘密。
波蘭科幻大師萊姆代表作,塔可夫斯基《飛向太空》原著小說。
劉慈欣、梁文道、戴錦華、吳巖、江曉原誠意推薦
【編輯推薦】
波蘭科幻大師斯坦尼斯瓦夫•萊姆代表作,以詩意筆觸和深邃哲思觸探人類認知邊界。人類追尋著地外文明的蛛絲馬跡,遇見瞭索拉裡斯星的藍色大洋。它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人類的憂傷與迷惘,恐懼與執念。而它本身是什麼,人類卻永遠也無法知道。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據此改編《 飛向太空》,鑄就電影史上的經典。
被無數人譽為無法超越的科幻神作,設立太空想象天花板,劉慈欣、梁文道、戴錦華、吳巖、江曉原誠意推薦。
萊姆是波蘭科幻作傢、哲學傢,被譯成52種語言,全球暢銷4000餘萬冊,以一己之力將波蘭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早在70年前就預言瞭互聯網、搜索引擎、虛擬現實和3D打印的出現,直言人類將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戰。
萊姆100周年誕辰紀念版,波蘭駐華大使親自撰寫序言。
【內容簡介】
索拉裡斯星是一顆圍繞雙星運轉的星球,表面被膠質海洋覆蓋。根據人類既有的認知,這樣的星球的運轉軌道應該是不穩定的。但僅僅過瞭十幾年,人們就發現,索拉裡斯星的軌道並沒有顯示出預期的變化。這激發瞭人類對這顆星球無限的興趣。
心理學傢凱爾文降落到索拉裡斯星,迎接他的不是同伴們的熱烈歡迎,而是雜亂的太空站、瘋癲的科研人員和凝重的暗黑氣氛,他試圖弄清楚到底發生瞭什麼,直到在一片撲朔迷離中撞見自己已經過世十年的妻子……
【媒體推薦】
萊姆有非常瞭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獨一無二的。萊姆的作品對人和宇宙的關系有著更深刻的描述,與美國的科幻小說相比,在文學上也更為精致,有著更為深遠的意境,也給人帶來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劉慈欣
如果我們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為我們對外星生命的理解,都以為他們是人。
——梁文道
《索拉裡斯星》不僅是一部重要的科幻作品,也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甚至是一部現代哲學讀本。
——戴錦華
萊姆總是能從核心處嘲弄我們的生活,他能把科技論文、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都烹調在一起,並用幽默而力透紙背的荒誕語言和荒誕情節,返照我們的世界。
——吳巖
他是當今活躍的作傢中最智慧、最博學、最幽默的一位。
——安東尼•伯吉斯
無論是語言的駕馭、想象力還是塑造悲劇角色的手法,都非常優秀,無人能出其右。
——庫爾特•馮內古特
相比之下,我們疲憊的宇宙顯得蒼白無力。
——《華盛頓郵報》
與阿瑟•克拉克、艾薩克•阿西莫夫和菲利普•迪克比肩的科幻小說巨人。
——《紐約時報》
章節介紹
新來者
索拉裡斯學傢
客人
薩特裡厄斯
哈麗
《小偽經》
會商
怪物
液氧
談話
思想傢
夢
成功
老模仿體
網盤地址:
書友評論
- 荊棘海的評論 讀完,心臟突突跳地寫書評。我一個靜息50多心率的人寫到瞭70多,索拉裡斯的海知道我醒著。
- 做夢大王的評論 愛情絕不是主題,能“重見失去之人”,本身就是索拉裡斯對人類對其不尊重的嘲弄,人和宇宙應該是相互尊重的關系,而不是占有與被占有。
- 陸的評論 太震撼瞭。一片有生命的海洋,一顆由海洋覆蓋的星球。它龐大而不自知,謹慎而不膽怯,作出於人類而言具有摧枯拉朽的舉動卻無任何目的可言。在它面前,人類的貪婪、自大、怯懦、脆弱全部袒露無疑。或許真像梁文道說的,如果我們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為我們對於外星生命的理解始終基於人的假設。
- 草木深的評論 舊版的女主人公的名字譯成“海若”,新版譯成“哈莉”,讀畢之後結合文本,頓覺舊版譯名似乎大有深意。
- 豆友93290252的評論 因為梁文道「一千零一夜」種草這本書。藍色東歐絕版版本太貴瞭,終於等到鴿瞭大半年的譯林版!不是波蘭語直譯,而是通過萊姆基金會推薦的英譯本和德譯本翻譯,並與波蘭譯本核對,不完美,但還是買它!
- 的評論 讀到50%時就已經不太想讀,但還是堅持讀完瞭。這種抵觸心理的產生不僅僅由於作者字裡行間也或許是無意中流露出的男性中心主義,更大程度上是覺得花在這本書上的時間像是被白白消耗瞭卻幾乎沒獲得什麼想要的東西或體驗。應該也不是沒讀懂。可能隻是不合胃口吧。
- 又木的評論 我已吹無可吹,能有實體書收藏就很幸福瞭。什麼叫高級感,這就是高級感。
- malingcat的評論 萊姆封神之作,哲學性大於藝術性。康德說,有兩種東西思考越久,越覺得驚奇與敬畏,一是頭頂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在本書裡,星空遇到道德,雙倍震撼。索拉裡斯的大海,無論是“有缺陷的神”也好,“有好奇心的孩子”也罷,都不在人類理解的范疇之內,更不受任何道德束縛。但是,在哈麗這個“人物”身上,有比主人公更值得思考的東西,她有索拉裡斯以鏡像模擬主人公的記憶而造出的不死之軀,可是她自主生發瞭自覺與感情,下決心自我毀滅——在她身上,我們重新辨識出人類可以理解的精神元素。所以,科幻依然不能割下人文的尾巴。附言,2019年在上海喬空間看過劉窗“在地宇宙”項目,裡面巧妙地運用瞭塔可夫斯基“索拉裡斯星”中的幾個鏡頭,居然很搭,記憶猶新。
- 青哞寺的評論 大寶貝兒~投之以X Ray,報之以trauma。總而言之,就是玩兒~
- 汐的評論 對一切賦予意義 實質隻是以寸量的名義物化一切 宇宙隻是存在 而人類徒勞地燃燒著自我的祭壇
- 叢林宜歌的評論 讀過勒古恩為《路邊野餐》寫的序之後再讀一遍《索拉裡斯星》有豁然開朗之感,無論是高贊短評裡認為索拉裡斯星的行為是對人類的嘲笑,又或塔可夫斯基《飛向太空》裡理解的教會我們要去愛,都是片面的“人類理解論”。勒古恩對萊姆的理解的確更深刻,“高等”文明有什麼義務來教訓或者教育人類?他們很可能對人類完全不感興趣,也根本沒想過要溝通。
- 血糯米粢飯團的評論 閱讀過程陷入極度喜歡與極度厭惡之間
- hockeymask的評論 兩個部分最為精彩:一是對科學探索的反思部分,極其透徹;二是對索拉裡斯星動態的描述部分,瑰麗絕倫。
- 前朝的評論 能看出來作者很有學問,書裡講的一個星球全部歷史和研究歷程,但是感覺書裡東西很少
- inkhk的評論 離職在傢開始大看特看科幻小說!
- 大風起的評論 萊姆的《索拉裡斯星》和卡爾薩根的《CONTACT》是兩本科幻神作,主題都是“接觸”,而走瞭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一個像在無邊的混沌中絕望漫步,一個像乘著轉瞬而逝的光船對終極真相匆匆一瞥。正如本書中所說,人類渴望與外星智慧接觸的根本目的,是得到“啟示”,兩本書都用瞭同一種方法來進行“接觸”,即對方都“扮演”瞭主人公最親密的人,這就像照鏡子,通過不斷觀察自己內心,去探索那永無止境的外界的真相,這是人類可悲的局限,卻也是衡量和認知宇宙的唯一方法。
- 暖暖小姐的評論 我並不是科幻小說迷,但是這一個故事讓我熬瞭幾個夜就讀完瞭。故事不難,但是構建瞭一個神奇的世界觀,打破瞭我固有的認知思維。期間有很多關於星球探索的史論描寫,是各種觀點的建立和博弈,有點晦澀難懂,看得比較緩慢。總體,我們的思考方式均以“人”為中心,那麼離開地球,是否也會跳脫“人”的邏輯思維,建立獨有的模式,並互相理解?可能無法用數學、科學、哲學作為解答的時候,神學就會跳出來。可是,我應該還在用“人”為中心的方式思考著問題吧。
- 甜瓜島的評論 不管它是不是科幻小說,是真的讀不下去。。
- 憂傷的德古拉的評論 我這哪是讀科幻,我這是在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啊。說白瞭,我們至今都不知道“生命”是什麼。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我們自己還沒認識好,倒是自以為是地本著“人是萬物的尺度”去探索宇宙。索拉裡斯海嘲笑都懶得嘲笑我們。看完其實有一種無力感,陷入不可知論的失望中。但不會絕望,因為“求知”“好奇”恰巧是我們這個物種的天性,不求有用,知道有某種存在也很歡喜。
- 八月的可樂的評論 科幻隻是外殼,對於哲學終極命題的探討才是內核,而且內涵極其豐富。萊姆的科幻真的很不同,高科技和外星人的影子都沒見著,沒有沖突沒有交戰,人類不斷向外延伸但最終遇到瞭自己,索拉裡斯星球孕育瞭一切又與一切無關,它不過是鏡映瞭人類的內心,用一句當代流行的話說,“外面沒有別人,隻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