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
作者:止庵
分類:小說
ISBN:9787020169832
出版時間:2021-3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標簽: 止庵 小說 中國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 文學 中國 歷史 華語文學
內容簡介
《受命》是止庵的首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致敬《史記•伍子胥列傳》和《哈姆雷特》的小說。這部作品關乎記憶和愛情,記憶來自既往,還沒有退場;愛情指向新生,卻無法生長。在這兩個完全相反的作用力中間,是一個“日暮途窮”的復仇計劃。男女主人公狹路相逢,一個懷揣著秘密,糾纏於噩夢一般的記憶;一個癡想著將來,一往情深灌溉著愛情。悔與憾從而在所難免,意外與緊張也就在情理之中。
止庵在小說中,充分展示瞭他刻畫人物與描寫日常生活的能力,通過對花木、商品、交通、服飾、飲食、展覽以及建築和新聞事件的精準搭建,為讀者充分勾畫出一個尚未命名的八十年代。依循人物的腳步,乘坐107路、44路電車,讀者可以穿行1984-1986年的北京城:西長安街新華門對面的花墻還在,三元橋新建成不久,音樂廳還是個大基坑;《讀書》《讀者》雜志深受年輕人的追捧;胡同口有打雙人床的木匠,也有推著平板車賣棉套的小販,冬儲大白菜堆得像小山。組合傢具、泡泡紗床罩、世界名畫掛歷、蝴蝶牌縫紉機、鳳凰牌自行車……小說復原瞭一個真實的八十年代的北京。
然而時間永是向前,愛與記憶的一切,都要讓路給滾滾向前的時代。小說中屢屢提及的深圳,正是風吹來的方向,人物浪花一般的上升和跌落,也自此有瞭分野。
章節介紹
1、受命是作者止庵創作的原創作品,下載鏈接均為網友上傳的網盤鏈接!
2、 提供優質免費的txt、pdf等下載鏈接,所有電子書均為完整版!
網盤地址:
書友評論
- 禿筆寫手的評論 春節期間,讀完止庵最新長篇小說《受命》(人民文學出版社全文試讀本),感慨頗多。這位以隨筆傳記而知名的作傢寫的第一部長篇,標題源自《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內容嵌入《史記·伍子胥列傳》,是一部關於復仇、喚醒歷史的作品,可以明顯感受到作者是懷著強烈的責任感寫作此書的。“以一己之力來反抗遺忘,警醒他人”,“扮演瞭歷史的證明者,也扮演瞭歷史的書寫者”
- 鄭捕頭的評論 一個關於如何看待歷史的故事。有些事情發生過,不能當它們沒發生過,尤其對於受害者來說。而對於施害者,又該如何對待那段有些生不由己的過去,讓自己活得心安理得?作者在北京長大,書中有很多對於八十年代北京風物的描寫,不管是物質生活還是文化生活,都那麼充滿味道。喜歡作者的很多閑筆,比如公交換乘,北京建築等等。故事很適合拍成影視劇,但又註定拍不出來。
- frozenmoon的評論 過年期間讀完試讀本,異常驚艷。出乎意料的主題,篤定自信的節奏感,語氣裡有一種薄霧般的神秘。近年來的中國小說中已經極少見到這樣的主題瞭,有關歷史深處的傷害結成瘢痕後該如何面對,有關道德負疚以及復仇與寬恕。伍子胥的故事與小說故事互為鏡像,彼此交織,不但不刻意,反而變成瞭一種獨特的聲場。這故事的主題讓我想起王小帥的《闖入者》和《地久天長》,時間深處的暗傷如何才能愈合?周遭遇到的普通人又攜帶著怎樣的秘密?這故事註視著時代齒輪緩緩轉動開始轉向之時,具體的人對舊日的追索和被嶄新的時間緩緩沖淡的嘆息。
- 波斯蝸牛的評論 這部長篇中準確、細致的時代痕跡與地理細節對我來說並不陌生,而書中所寫到的當時年輕人的精神文化追求,以及此後改革開放深入、市場經濟大潮席卷下那一代“文藝青年”在精神層面與生活追求上的變化,在有感知的時間差的基礎上,也大多能領會到。當然,這些共鳴是這部作品所承載的時空背景下的信息量層面上的,具體到這部長篇本身,呈現瞭人文氣質、理想主義、時代情緒與可讀性的統一,這種捧著書讀到凌晨四點多,心緒浮動、情感起伏的情況是久違瞭。
- 一春夢雨的評論 文字幹凈,冷靜節制,絲毫不拖泥帶水。一種實錄型的寫作,又進入80年代這個特定時期,作者牙醫身份也給這本小說帶來生長在一起的私人經驗,這本小說改變瞭止庵學者的印象,作為小說傢的止庵依然擁有一種獨特性,那座北京城裡濃鬱的生活氣息和歲月感,似乎可以和《惜別》對照起來看,一虛一實,相映成趣。
- 兩小兒辯日的評論 這哪是小說。當我看到主人公翻開史記,一大段詰屈聱牙的文言,就立刻想把書摔下。可以理解論文、散文、隨筆這麼寫,無法理解小說這麼寫。這簡直就是用散文寫成的小說,跟用PPT拍成的電影異曲同工。這隻是我對此作品的看法,對作者我大概還是很尊重的。
- 衍的評論 止庵的首部長篇,據他說也是最後一部。封面極其簡潔,簡潔到以為是試讀本。小說的時間線很明確,改開後不久的北京,人們互相還沒放下戒備,眼神警惕。開頭設定以為這是一個復仇的故事,書中多次以《伍子胥列傳》為鑒,一次次發出追問和探求,又一次次陷入絕望和虛無。當仇人離去,當一個時代臨終告別,當新的時代來臨,我們該向何處去?忘記過去是背叛,記住過去又以何種方式?止庵顯然想通過小說的形式還原那個年代的北京,以及那一代人的痛與惑,至於答案,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理解。還有止庵很討巧地將主人公設定為牙科醫生,這和他本人的經歷相似,可以相對輕松駕馭一些專業的詞匯和情節。
- titivillus的評論 好看,好看。八十年代的北京風物,現在讀來蠻親切的,我好像一直晃蕩在小說寫到的地方,甚至寫到我曾住過的東棉花胡同15號的拱門磚雕,很是親切。城市景觀再變化,那四季輪轉的花與葉風與雪還是一如既往。一直想看最後作者如何處理註定無法實現的復仇,結果解決辦法是敘事者的轉化,一下子把鏡頭推遠,推遠,遠到模糊和失去分量。處理手法還蠻不錯的。這個依然帶刺的復仇題材,今天能夠出版,蠻難得的。有時會覺得人物單純瞭一些,但並不幼稚。作者第一部長篇,不錯不錯。
- 雲雀在巴黎的評論 “歷史是一本未燒之書。”八九十年代的中國,一切都在向前,歷史消失瞭,隻剩下不斷向前走的時間。沒有現在,沒有過去,隻剩下未來。止庵試圖探討的是歷史、記憶與遺忘的錯綜關系,發出一次由過去向未來的復仇。
- 毛鯉的評論 “葉生說,善意像是一棵小樹苗,根紮得很淺,一陣風吹來沒準就動搖瞭。…相比之下,惡意簡直是一棵大樹,它根植於整個歷史。”推薦閱讀,好作品。沉靜且幹凈,遺憾之餘,感懷於那樣的時代,感動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溫暖。
- 流亡的語速的評論 六十歲以後不寫小說。但是止庵的小說野心在六十歲以後才「受命」。這本暗黑基調的小說充滿難得一見的80年代氣息,吸引我一口氣用瞭兩個晚上讀完。往昔的歲月是在昨日之世界還是未來。可讀性強烈的這本小說有真實的地理性,但是是否是作者一個自傳的平行宇宙呢?這是一個謎。暗黑基調,懷舊,愛和復仇,勇氣和絕望,懸念或詩歌年代。止庵完成瞭他的小說要素,寫出瞭那個年代思想的回憶錄,小說結束讓我傷感不已。我們這個時代的「葉生」在哪裡,是否已經如上個年代一樣遠去。命運的激盪,受命的確知,我們心的狂野海鷗化身為這一本書,如果妳還沒有開始閱讀,如果妳還對這個年代抱有絕望,那就開始吧。
- SydneyCarton的評論 這本小說倒是可以跟張北海的《俠隱》形成互文,一個說盡瞭記憶中的北平,一個回顧瞭八十年代並不遙遠但已陌生的北京。
- 蕉下客蕉下客的評論 是能一口氣讀完的好小說。也許是六十歲才開始動筆長篇的人,文字上才有這樣的沉穩和精巧,像小火慢慢煨著的一鍋湯,越來越濃,結局有種急促卻又是註定的,空茫茫的酸澀和無力感。小說著墨於非常具象的八十年代的北京,還原瞭那時的生活風貌,全書以主人公復仇的念頭展開,開頭即寫明悲劇的根源,代際關系中無解的鈍痛,愛情裡的糾葛與心碎,人生之墜重無依,那些個體在命運中的浮沉,與我們並沒有不同。
- 文壇的評論 用瞭一個星期讀完的,八十年代的氣息從書中撲面而來,也許會掀起一番對號入座,但它是好看的小說。說說吸引我的地方:1、作者用平靜的文字記錄許多人眼中熱情四溢的八十年代,比純粹的贊譽,更讓人接近那個年代的真實和可愛。2、書裡詩歌、文學和藝術對人物的影響,會讓讀者愛上那個年代。3、書裡人物不多,但很生動。尤其是葉生和蕓蕓兩位女性的描寫,一個純粹,一個現實,但都惹人愛。4、無論是葉生、蕓蕓、還是apple,作者對她們足夠尊重,她們思想獨立,自尊,有讓自己活得更好的能力。
- 若寒anita的評論 止庵老師首部長篇小說,在讀中,很好
- 飛貓的評論 這本書太好看瞭,看完,一口氣老憋著,難受。一個背負過重,連個出口都不給自己的人,是深情呢還是倔強?是堅守本心呢還是不懂變通?
- 李摩詰的評論 一個追尋歷史正義的復仇故事,一段質感真切結實的“黃金時代”。語言、人物、故事、氛圍都好。
- 采采卷耳的評論 喜歡。
- 祺啦啦的評論 就挺一般
- davikah的評論 老北京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