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父母Epub+Pdf夸克资源

0次阅读
没有评论

长不大的父母Epub+Pdf夸克资源
長不大的父母

作者:加藤諦三

分類:文化

ISBN:9787115555083

出版時間:2021-2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標簽: 傢庭教育  個人成長  育兒  心理學  親密關系  心理  心理咨詢  兒童文學   

內容簡介

小時候沒有被愛過的人,即便長大,身上還是會殘留著想任性撒嬌、為所欲為的欲望,會想讓地球圍著自己轉、想要受到矚目。

說白瞭,他們的內心依舊是一個愛撒嬌、缺乏責任感且依賴心極強的小孩。

成年人的社會無法滿足他們的幼兒式願望,於是他們會將自己想要撒嬌的欲望投射到親子關系中。

在面對與自己權力、力量、地位不對等的孩子時,他們更容易表現出:

依賴、強迫、操控、隱形虐待、施恩圖報、假性互惠等行為。

本書作者提出“長不大的父母”已經成為社會問題。

如近年來人們熱議的“毒父”“毒母”“啃小族”等,他們不僅讓孩子喪失瞭童年的快樂,還會給孩子的底層人格留下陰影,影響其終身。同時,不良的相處模式還會代代相傳。

這是一本幫助你終止傢庭創傷的療愈手冊。作者加藤諦三用豐富的真實案例深入分析瞭“長不大的父母”的形成原因和心理構造,並提出瞭終結這一惡性循環的有效建議。

如果你也深陷在:

一直給父母當父母;

感受不到存在感;

感到生命能量逐漸耗盡;

困在原生傢庭中感到虛弱的痛苦之中,

本書將幫助你:

·認清自己生活痛苦的源頭;

·發現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重建自己的性格、關系和生活;

·學會更加成熟的做傢長,不再把傷害傳遞下去。

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子女,也都是第一次成為父母。

我們都平凡又無可選擇,都在原生傢庭裡受過傷害。

但是我們可以終止這一惡性循環,學會用成熟的方式走出童年的傷。

章節介紹

前言…………1
第一章親子角色互換之時
1父母的職責…………15
2無法認同自己…………19
3無法得到滿足的基本需求…………21
4被壓抑的恨意…………25
5撒嬌的過程…………31
6神經癥式的“親子角色顛倒”…………38
第二章住在父母體內的“孩子”
1基本焦慮…………45
2嚴重的創傷…………52
3不被理解的痛苦…………56
4無法感知愛…………60
5精神暴力…………64
第三章不得不長大成人的孩子
1退行需求…………71
2父母的佈偶玩具…………76
3對母親的固戀…………81
4依賴孩子…………87
5尚未確立的自我…………91
6依賴與敵意…………95
7真實的自己…………99
第四章育兒的背後
1過度寵愛…………105
2隱形虐待…………108
3堆積在心中的不甘…………112
4把孩子當發泄口的父母…………117
5施恩圖報…………124
6假性互惠…………130
第五章直面真相
1強迫行為的形成原因…………139
2牽連他人…………145
3傢人依賴癥…………151
4為控制而愛…………156
5否認現實的父母和孩子…………168
6名為“好孩子”的犧牲者…………174
7一味否定…………178
8如何獲得幸福…………186
後記…………191

網盤地址:

書籍網盤

書友評論

  • 玖葉茶的評論 揭露瞭很多父母不願承認的事實。可惜的是沒有一門考試來檢測人們是否具備成為父母的資格,是否能當好父母。各個父母“無證上崗”,書中一句話很形象:對於孩子,如果無父無母是0分,那麼有一對糟糕的父母就是負分!
  • 南宮雲的評論 “無法當好父親的男人和無法當好母親的女人在一起組成傢庭,就會導致孩子接連不斷地出現問題。”“為人父母的意思是,你已經成為一個懂得給予他人快樂的人,而不是一味地向對方索取的人。 ”當今社會,不合格的父親和母親太多瞭啊······與其把一個無辜的生命帶到這世上遭受磨難,還不如不生不育各相安。
  • 李智的評論 一開始,大傢認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後來發現太陽時世界是世界中心,後來發現宇宙越來越大,人是如此渺小。有很多父母自己都沒有成長為人,但是卻行使著父母的權利,通過詭辯忽悠,威脅來維護自己的形象,和地位。
  • 蘇溪子的評論 =.=強烈建議受到傢裡父母強烈否定各種挑剔的人把這本書送給傢裡二老讀一讀,又是禮物又是中肯的小建議=.=孩子出生之時,也伴隨著一對父母的出生,可是有時候孩子長大瞭,父母卻沒長大=.=大傢互相帶一帶,先長帶動後長,大傢一起快樂成長=.=
  • 今天小熊不吃糖的評論 “當一個人說“我從小無父無母”時,大傢都會覺得“好可憐”,會對那個人展現自己的同情心。如果說“無父無母”是一無所有的“零分狀態”,那麼“親子角色顛倒”就是“負分狀態”。他們不僅一無所有,還要不停地被折磨。他們不僅從未受到鼓勵,還不得不去鼓勵別人。”——覺得自己透過這段文字得到瞭理解與擁抱。
  • 這是第三次轉世的評論 無法當好父親的男人和無法當好母親的女人在一起組成傢庭,就會導致孩子接連不斷地出現問題。如今世間的種種亂象與這個社會缺乏合格的父母不無關系。
  • 肖肖haku的評論 2021年的第2本 如果一個人在小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愛,那麼即使他長大成人,身上的幼兒屬性也不會消失,還是跟兒時那個任性妄為的小孩一樣。如果一個人小時候沒有玩夠,玩耍的欲望就不會從他們身上消失。如果一個人既沒有得到充分的愛和嚴格的教育,也沒有玩夠,那麼即使他已經在肉體和社會層面上長大成人,但從心理層面來看,他還是那個不懂承擔責任的小孩,他的內心依舊是一個愛撒嬌、缺乏責任感且依賴心理極強的小孩,隻不過被一層叫作“大人”的包裝紙裹起來瞭而已。有的人一直生活在基本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狀態下,他們永遠在嘗試滿足自己在過去未能得到滿足的需求,因而無法活在當下。
  • 江江的評論 感覺大多數中國傢長都有不同程度的親子角色顛倒癥狀,本書總能找到你能對號入座的。而對如何終止四字的論述相當無力,就是你能發現自己的一些問題,但找不到真有效的出路,好像大部分心理學書都有這個問題。
  • 紫箕小菇的評論 懷著沉重的心情讀完瞭這本書,知道瞭親子角色互換的種種表象以及背後的心理原因,給做傢長的我們提瞭醒。為那些有類似遭遇的孩子感到委屈,同時感恩自己的父母。
  • 小鎮的理想國的評論 在當下,很多年輕人都沒有做好當父母的準備。到瞭年齡就結婚瞭,生瞭孩子扔給自己的父母。平日裡依舊上班下班,吃喝玩樂。這樣看起來,日子並沒有太多變化。看瞭很多的育兒書,隻是去教我們如何育兒,如何研究孩子的心理,卻沒發現出現的很多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本身。長不大的父母,沒長大的孩子,爺爺奶奶積極的參與,讓這個傢庭狀況變得更加糟糕。我們遇到問題不應該先去想是誰的錯?要考慮的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自己心底的創傷,需要療愈。隻有心理健全,才能夠更好的成長。勇敢的去面對人生,面對困難,面對孩子。
  • Tracy的評論 都是第一次當父母,難免是依循過往的經驗來教育和陪伴,有時恰當也有時偏離。但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有努力的想要呈現好父母的狀態。也都是第一次為人子女,羽翼保護下的孩子自然會有諸多要求,縱使童年經歷不太完美,也對未來充滿熱忱。親子關系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說清楚到明白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才是關鍵。畢竟漫漫人生路,哪能一帆風順,暢通無阻呢?
  • 青空的評論 人隻有在真實的自己獲得肯定時,才能實現心理層面的成長。但在“親子角色顛倒”的情況下,真實的自己被全盤否定瞭。人若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即便長大成年,基本焦慮也依舊盤踞在他們的心靈深處。因為真實的自我無法被人接受,所以不滿和焦慮始終堆積在他們的心底。更嚴重的是,他們的心底因此充滿瞭怒意…讀完之後解決瞭一些困惑,但是書中隻列舉瞭親子關系顛倒的種種惡劣影響,沒有解決辦法啊
  • 富貴的腿毛的評論 說的很有道理,但整體的基調有些過於消極
  • 荷風的評論 這不就是我的“傢”嗎?人類已經連父母都已經失去瞭,在失去瞭強大的父親後,我們在強調著女權女性獨立,逼著母親也消失在瞭傢庭裡,傢到底是什麼瞭?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 法國梧桐的評論 如近年來人們熱議的“毒父”“毒母”“啃小族”等,他們不僅讓孩子喪失瞭童年的快樂,還會給孩子的底層人格留下陰影,影響其終身。同時,不良的相處模式還會代代相傳。 這是一本幫助你終止傢庭創傷的療愈手冊。
  • 涼月的評論 太真實瞭,忍不住對號入座……世界上多的是長不大的父母和孩子……
  • 二鹿不會寫論文的評論 稍微有點車軲轆話來回說。不過看完以後,雖然沒有感到治愈,但感到自己不是孤獨一人,稍微有點安慰。原來我媽種種神經病行為是試圖像我撒嬌啊,害。
  • 漫風的評論 “媽媽/爸爸我隻有你瞭,幹什麼都是為瞭你好!”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是否也聽過父母類似的話?其實,這屬於“長不大的父母”慣用技倆。希望通過壓榨你的能量,來彌補自己的人生缺憾。日本作者寫的書,內容還不錯,結構稍有點瑣碎。結尾部分,有給讀者提供擺脫此類父母的方法,可能是翻譯的原因,稍顯語焉不詳。書中說希望孩子多和形形色色的人交往,學會接納人的不同。我個人理解作者的意思,是接觸不同的人,就可以接受不同的心理投射,以此來整合自己對外界的看法。這一部分的理解,對不瞭解心理學的讀者,不是太友好。其他都不錯啦
  • 刁蠻小乖的評論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一點都沒有錯很多父母在童年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和關註,就希望自己在現在的婚姻或親子關系中得到滿足,顯現出自己幼稚的一面,希望引起大傢的關註和理解。不要忘記瞭,作為父母已經是一個成人,已經需要承擔應該有的責任,需要將自己從幼稚轉變成成熟,這才是正常的一個人生長的順序,而不是越活越回去。認識自己,才能夠解救自己,更好的讓自己在婚姻與傢庭中都得到足夠的成長與尊重,請不要將這些強加到別人的不理解上面去。
  • 的評論 【2021034】2.5 親子角色顛倒,跟武志紅的《為何傢會傷人》相似,全書都在闡述這個觀點,出路當然是遠離。跟科學心理學關系不大。
正文完
 0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