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的隱憂
作者:[加] 查爾斯·泰勒
分類:文化
ISBN:9787305234859
出版時間:2020-10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標簽: 哲學
內容簡介
◆“成為你自己!”——用個人主義的本真性追求,對抗現代社會的憂慮
···
【內容簡介】
查爾斯·泰勒在本書中探討瞭當代文化和社會的重要特點:個人主義、工具理性的統治,以及人們在當代政治生活中的無助感。他指出在這些問題背後有一個真正值得挽救的道德理想——本真性。泰勒認為,在面臨當代社會的窘境時,全盤否定這個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於這個理想的低級實現形式都是錯誤的,人們並非無能為力。
現代性可以用高貴,也可以用可悲來刻畫。隻有懷抱本真理想才能給予我們未加歪曲的洞察力,去透視我們需要奮起應付其最偉大的挑戰的時代。
···
面對現代個人主義的困境,西方思想界的爭論由來已久,也從未停息。但泰勒試圖在這場“口齒不清”的混戰中另辟蹊徑。他通過分析批判兩種流行的誤解——貌似深刻的文化悲觀論與膚淺樂觀的放任主義,探討如何才能恰當地理解和維護個人自主性的理想,致力於從幻覺與誤會中拯救這一現代性的偉大成就。
——劉擎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
【編輯推薦】
◆“現代人小叢書”系列是著名的公民知識普及小書,體量、開本小,所涉及的論題經典、深刻,但內容並不艱澀,適合各個層次的讀者閱讀。形式上,該系列的書稿都是由演講稿轉變、修改而來,文字上保留瞭口語的一些特征,讀來親切、不艱澀;內容上,該系列囿於篇幅,沒有在某一領域內深究,而是通過舉一反三、以小見大的方式,精辟地點出問題所在,留給讀者思考空間,其中多伴隨有豐富的事例與有趣或深刻的故事。
◆作者查爾斯·泰勒是享譽世界的加拿大哲學傢、政治活動傢。在政治哲學、社會科學哲學和哲學史等領域卓有建樹,曾擔任牛津大學齊切利社會與政治理論講座教授。1986年當選美國文理學院外籍名譽院士,現為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榮休教授。主要著作另有《行為的解釋》《黑格爾》《黑格爾與現代社會》《自我的根源》《哲學論證》《今日宗教種種》《現代社會想象》《世俗時代》等。
◆查爾斯·泰勒在本書中探討瞭當代文化和社會的重要特點:個人主義、工具理性的統治,以及人們在當代政治生活中的無助感。他指出在這些問題背後有一個真正值得挽救的道德理想——本真性。泰勒認為,在面臨當代社會的窘境時,全盤否定這個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於這個理想的低級實現形式都是錯誤的,人們並非無能為力。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擎傾情做序。
章節介紹
中文版導言丨劉擎
第一章 三個隱憂
第二章 口齒不清的爭論
第三章 本真性之源
第四章 不可逃避的視野
第五章 對承認的需求
第六章 滑向主觀主義
第七章 繼續戰鬥
第八章 更微妙的語言
第九章 一個鐵籠?
第十章 反對碎片化
註釋
譯名對照表
網盤地址:
書友評論
- 三輝君的評論 本書是泰勒這本著作簡體中文第三版,之前版本的譯名為《本真性的倫理》。內容源自泰勒在加拿大梅西講座上關於“本真性”的演講。在祛魅後的個人主義和工具理性盛行的當代世界,泰勒呼籲我們克服貌似深刻的文化悲觀論與膚淺樂觀的放任主義對本真性的誤解和濫用,重新發現“本真性”這一積極的、強有力的道德理想,通過恢復我們對內心真實的道德接觸,重建自由、責任感和生活的多樣性。
- 朱鴒的評論 驚喜地發現這本書之前被指出的翻譯錯誤全都修訂瞭(至少是目錄和前面)感謝已註銷的若望吧
- Mr.Light的評論 我們對人的平等的真正理解,絕不能僅僅基於對差異性的包容,而一定會有一個差異性的合理性之外的理由,這個理由是一個共同的視域。
- 鹿鹿與喵的評論 作者試圖用建構“本真”的道德理想來對沖現代性困境。它一點也不抽象,隻需要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多一點知行合一。
- 華籍美人Owlet的評論 劉擎老師的導言總是讓人想整篇背下來……
- Cooltree的評論 這套書都很好 泰勒的分析言簡意賅、清晰明瞭
- Morgan的評論 我們的時代的矛盾解決方法通常依託於一種普世價值,這其中充斥著「口齒不清」(inarticulacy)的辯論,最後都以訴諸於法律收場,因為隻有法律是確定的東西。(這其實表現瞭隻有確定的東西可以解決爭端)人們無法用法律以外的標準來對他人進行批評,這讓一種道德理想為「理性」所驅使,而理性所驅使的道德又會陷入工具理性的困境中,常常會出現在法律上無可挑剔,但在人類的情感上無法接受的情況,例如用金錢計算生命的價值。如果這種柔性的相對主義成為一種公理,那麼道德問題就會處於一種被擱置的狀態中,道德理想被被否定瞭,而這種不辯好壞高低的柔性相對主義也是一種道德理想,它在否定道德理想的同時否定瞭自身。
- 羊小熊的評論 堅持做自己,就是對體制的抵抗。
- 以明讀書會的評論 現代文化的個人自主性帶來瞭空前的個人權利和自由,也帶來瞭社會價值失范和人生意義的迷茫。個人在面對現代社會的系統下感到焦慮和空虛,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觸。面對這種困境,有人以世俗享樂放棄瞭個人的自主性,有人則沉溺於悲觀情緒中無法自拔。而作者給出瞭第三種道路——保持自我的本真,重新發現“本真性”的道德理念,才能在現代社會中擺脫虛無和悲觀,重建生活的意義。
- 做個孩子wc的評論 與其說是對現代性的批評,不如說是對現代性的辯護(所以副標題似乎更適合作為書名)。感覺這本書本應該可以寫得更好,但是作者有些懶瞭,沒有很嚴密的系統的論證,更多的是觀點和現象的羅列,而且這麼短的篇幅還有不少囉嗦重復的地方。但這些觀點在我看來依舊是很重要的,這本書把我心中對現代性的一些見解都講出來瞭,從反面說,也沒有給我很多新東西。鑒於這本書其實是上個世紀的一個演講,還是不得不佩服作者這種先見之明,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書中提到的很多矛盾更加凸顯,這或許也造就瞭我和作者最大的區別——我比他悲觀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