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與共產國際
作者:李穎
分類:歷史
ISBN:9787208161030
出版時間:2019-1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標簽: 歷史
內容簡介
陳獨秀是中共歷史上的重要人物,研究他,對深化中共黨史研究有著重要意義。本書是李穎的博士論文,為當年的優秀論文,並已於2005年出版。本次修訂重版,增加瞭部分新的研究材料,對一些訛誤也進行瞭修改。
中國革命與蘇俄、共產國際有著不解之緣。這一歷史特征在陳獨秀身上表現得格外突出。陳獨秀全部的思想和活動,從始至終幾乎都與共產國際的影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解析二者之間的關系是陳獨秀研究取得突破的一把鑰匙。
本書一方面充實和擴展瞭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系研究的內容。另一方面也開啟瞭陳獨秀研究的新角度,同樣充實瞭陳獨秀的研究,即用陳獨秀與共產國際關系這樣一條貫穿陳獨秀一生的主線,重新解析陳獨秀政治思想的歷史發展脈絡。
章節介紹
導 論 不解之緣
一、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系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二、陳獨秀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三、確定“陳獨秀與共產國際”這一課題的過程及意義
四、聯共(佈)、蘇聯政府和共產國際三者在指導中國革命過程中的相互關系
第一章 陳獨秀、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
一、蘇俄十月革命的影響和陳獨秀馬克思主義觀的確立
新文化運動初期的激進民主主義者
從尊崇法國文明到走俄國人的路
完成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
二、共產國際的成立及“東方路線”的制定
共產國際的成立
共產國際作為統一的世界政黨的形成
共產國際的“東方路線”
三、陳獨秀、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維經斯基首次赴華開創俄共(佈)、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的直接聯系
陳獨秀、維經斯基與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陳獨秀與馬林在建黨初期由沖突走向和解
民主聯合陣線主張的提出及中國共產黨加入共產國際
四、陳獨秀赴俄出席共產國際四大
大會的召開
陳獨秀、劉仁靜在大會上的發言
共產國際首次直接就東方和中國問題作出專門決議
第二章 陳獨秀、共產國際與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
一、陳獨秀、共產國際與國共合作的形成
陳獨秀與馬林關於國共合作方式的爭論
西湖會議
中共三大
鮑羅廷本著與陳獨秀的談話精神協助改組國民黨
國民黨一大的籌備和召開
二、陳獨秀“二次革命論”的提出
“二次革命論”來源於馬克思恩格斯的“不斷革命論”和列寧的“革命階段論”
“二次革命論”的主旨和形成過程
“二次革命論”的理論缺陷
三、陳獨秀、共產國際與國共合作的展開
共產國際提議並指導召開的 1924 年五月中央擴大全會
陳獨秀在回擊國民黨右派的最初進攻和平定商團叛亂中
陳獨秀對建立國際聯絡委員會的堅決抵制
陳獨秀、共產國際及其代表對共產黨在國民黨內工作問題的不同看法
四、陳獨秀、共產國際與大革命高潮的興起
陳獨秀、維經斯基與中共四大的召開
五卅運動的爆發
五卅運動的收縮和結束
省港大罷工的發生、發展和結束
五、陳獨秀、共產國際對國民黨新老右派的鬥爭
國民黨中執委二次全會後陳獨秀與鮑羅廷等在反右
派鬥爭中的分歧
與國民黨新右派的鬥爭
陳獨秀、維經斯基與國民黨右派的上海談判
在國民黨二大上的讓步
第三章 陳獨秀、共產國際與國共合作的北伐
一、陳獨秀、共產國際與“三二〇事件”
陳獨秀與佈勃諾夫使團的上海會談
佈勃諾夫使團對“三二〇事件”的最初反應
“三二〇事件”後聯共(佈)中央政治局確定對華“喘息”策略總方針
陳獨秀、維經斯基再次主張改變國共合作方式
二、陳獨秀、共產國際與整理黨務案
鮑羅廷與蔣介石《整理黨務案》的出籠
陳獨秀 6 月 4 日給蔣介石的信
三、陳獨秀與共產國際執委會遠東局
維經斯基最後一次來華及共產國際執委會(上海)遠東局的成立
遠東局對“三二〇事件”的再認識
遠東局、陳獨秀與鮑羅廷的意見分歧
遠東局的內部矛盾及解散
對遠東局工作的評價
四、陳獨秀、共產國際與北伐戰爭
關於是否進行北伐的爭論
陳獨秀《論國民政府之北伐》的發表
陳獨秀、共產國際的認識落後於北伐的發展進程
五、陳獨秀、共產國際與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
第一次起義
第二次起義
第三次起義
第四章 陳獨秀、共產國際與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
一、陳獨秀、共產國際與右傾退讓錯誤的日益嚴重
“汪蔣合作”方針的確立
漢口會議與汪陳宣言的發表
聯共(佈)、共產國際和陳獨秀推遲與蔣介石決裂的企圖破產
二、陳獨秀、羅易和鮑羅廷在“西北學說”的爭論中
鮑羅廷提出“西北學說”
羅易對鮑羅廷觀點的批駁
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共中央的決策及第二次北伐的實施
三、陳獨秀、共產國際與中共五大的召開 /215
中共五大的籌備是在共產國際的直接組織下完成的
中共五大的實際主導者不是陳獨秀而是共產國際和羅易
陳 獨秀在中共五大的連任是共產國際和中共合力作用的結果
辯證地評價陳獨秀與中共五大的得失
四、陳獨秀、共產國際與大革命的失敗
陳獨秀動搖於鮑羅廷、羅易等人的不同主張之間
陳獨秀、羅易與共產國際五月緊急指示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最終破裂和陳獨秀離開中共中央最高領導職位
聯共(佈)、共產國際、斯大林試圖把大革命失敗的責任推到陳獨秀身上
對陳獨秀在大革命時期所犯錯誤的定性
第五章 陳獨秀對共產國際(蘇聯)經驗的反思
一、陳獨秀對共產國際經驗的最初反思及轉向托派
對共產國際的滿腹怨氣
轉向托派
在中東路事件中堅決反對中共中央提出的“保衛蘇聯”的口號
二、陳獨秀被開除出黨及晚年對共產國際(蘇聯)經驗的再反思
被開除出黨及拒絕赴蘇
晚年對共產國際(蘇聯)經驗的再反思和以民主為核心的“最後見解”的形成
第六章 陳獨秀與共產國際關系的思考
一、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和陳獨秀的支持與幫助功不可沒
共產國際(蘇俄)對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真誠幫助
陳獨秀在任期間共產國際總體上對其是支持和維護的
二、共產國際在對中國革命的指導和對陳獨秀的態度上存在嚴重失誤
共產國際(蘇俄)從事東方工作的各個組織在目標上的不一致和行動上的不協調
共產國際對中共及其早期領導人的蔑視和蠻橫的瞎指揮及對中國實際狀況的不瞭解
共產國際的“蘇俄利益中心論”和高度集中的領導體制影響瞭陳獨秀對中國革命問題的獨立思考
共產國際派駐中國的代表們之間長期的意見分歧嚴重幹擾瞭陳獨秀在一系列問題上的決策
共產國際把大革命失敗的責任全部推卸到陳獨秀身上是一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態度
三、陳獨秀在任期間對共產國際總體上是服從的
陳獨秀基本上忠實地執行瞭共產國際的各項指示
陳獨秀所犯錯誤主要來自共產國際
四、陳獨秀在處理與共產國際關系中暴露出自身的某些弱點
在 與共產國際關系早期缺少作為一名黨的領袖應當具有的獨立思考和決策能力
離開黨的領導職務後迅速轉向托派反映瞭政治思想的不成熟
在 與共產國際關系晚期對共產國際(蘇聯)經驗的全盤否定有失公允
五、從陳獨秀與共產國際關系中得出的幾點啟示
附? 錄
共產國際負責中國問題的組織機構的歷史演變(1920—1935)
文中主要涉及的蘇聯等外國人員名單及簡介(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散論陳獨秀 張靜如 李 穎
代人受過的陳獨秀——《陳獨秀與共產國際》書後 陳鐵健
“橋的生命”——淺析陳獨秀的人格風范 李 穎
主要參考文獻
再版後記
網盤地址:
書友評論
- 舒達的評論 共產國際不成功的領導固然難辭其咎,但歸根結底,是陳獨秀的性格弱點造就瞭他的悲劇。石鐘揚說,他“首先是文化領袖,其次才是政治領袖”,從人格上看顯然不錯。PS:封面上那張西湖會議的油畫裡人物的情態,一看就是把歷史照片直接搬上去。
- 珀斯的評論 陳獨秀是一位優秀的文人,但卻不為一合格領袖。其自身性格的兩面性造成瞭最後人物的悲劇故事。一方面偏執的性格成就瞭他作為文人孤芳自賞的清高,但另一方面卻容易受共情所影響,面對重大決策當斷不斷,妥協退讓,因此大革命後期釀成的種種,都是意料之中。當然作為歷史而言,人物和時代均會受制於歷史及社會發展制約,我們也無法忽略共產國際對於中國革命和實際的錯誤指揮和脫離實際的淺薄認識。當然,作為領軍人物,在最需要站出的時候,必須要有所作為,否則就失去瞭引領潮流的意義。
- 部局的評論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幹出隻有後人才能幹出的業績來。”
- شياو的評論 瞭解前因後果後終於知道歷史教材上突然出現的名詞和定義的來歷,一代核心的理想主義和自強願望,第三國際輸出革命尋找的代理人和直接指導,作為替罪羊之後的反思和轉變,的確是富有魅力的人格。蘇聯輸出的西方失敗和東方路線,革命主體和資助改組逸仙黨,工人運動的潛力,鮑羅廷和維經斯基;派系的名詞和鬥爭,頂層對讓步的要求和執行,北伐的態度和蔣之崛起;上海工人起義,馮國民軍的猶疑,羅易和清黨前的不可能任務。晚年的言論回歸德先生的思考。
- 顧時的評論 陳獨秀真是太有魅力瞭。
- 奈此朱梁跋扈何的評論 這書裡記載瞭畔教者諸多大逆不道的言論,但最後得出的結論卻是他是值得肯定的。究其原因,其實不過是祖龍要求抓住他不放而已,就和他也要求抓住孫文不放那樣。按照古代五德始終和天命轉移的觀點,前朝得國之時必須有正當性而後再其”德衰”之際,本朝承其”天命”才能合理合法,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