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Epub+Pdf夸克资源

20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Epub+Pdf夸克资源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校訂本)

作者:梁啟超 著 / 俞國林 校

分類:歷史

ISBN:9787101139402

出版時間:2019-12

出版社:中華書局

標簽: 歷史 

內容簡介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是梁啟超的代表作之一。原是梁啟超1923年夏至1924年春夏間,在南開大學、清華學校講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課程之講義。作者從“時代思潮”、“復古求解放”等理念入手,論述瞭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清初各學派建設及主要學者成就、清代學者整理舊學的總成績三大問題。其目的“是要說明清朝一代學術變遷之大勢及其在文化上所貢獻的分量和價值”,縱橫並立,經緯互持,將清代學術置於十七、十八、十九三個世紀的中國學術史發展中,對經學、小學、音韻學、校註古籍、辨偽書、輯佚書、史學、方志學、地理學、譜牒學、歷算學、樂曲學、金石學及其他科學等二十個學術門類的成就及各學科概貌做瞭整體評述和清晰勾劃,第一次完整、系統地將其啟蒙、發展與流變展示在人們面前。

本次整理以最為通行的1936年中華書局《飲冰室合集》本為底本,以《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稿本、清華學校講義本、《史地學報》刊載本、《東方雜志》刊載本、民志書店第四版單行本、《東方文庫續編》本為通校本,以《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概略》稿本、南開大學暑期講義本、輔仁大學鉛排本、重慶中華書局重排重校單行本以及《學燈》《晨報五周年紀念增刊》《晨報副鐫》等報刊所刊載者為參校本,舉凡脫、訛、衍、倒者一千數百處,一一校訂,使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之文本,更為完善。

章節介紹

校訂說明
第一講 反動與先驅
第二講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上)
第三講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中)
第四講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下)
第五講 陽明學派之餘波及其修正
——黃梨洲 附孫夏峰、李二曲、餘姚王學傢、李穆堂
第六講 清代經學之建設
——顧亭林、閻百詩 附胡朏明、萬充宗
第七講 兩畸儒
——王船山、朱舜水
第八講 清初史學之建設
——萬季野、全謝山 附初期史學傢及地理學傢
第九講 程朱學派及其依附者
——張楊園、陸桴亭、陸稼書、王白田 附其他
第十講 實踐實用主義
——顏習齋、李恕谷 附王昆繩、程綿莊、惲皋聞、戴子高
第十一講 科學之曙光
——王寅旭、梅定九、陳資齋 附其他
第十二講 清初學海波瀾餘錄
第十三講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一)
——經學、小學及音韻學
第十四講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二)
——校註古籍、辨偽書、輯佚書
第十五講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三)
——史學、方志學、地理學、譜牒學
第十六講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四)
——歷算學及其他科學、樂曲學、金石學
附 緒言

網盤地址:

書籍網盤

書友評論

  • 挾書謗王蘑菇醬的評論 這個版本為何天下最好?我重讀一遍以後就告訴你們知道!
  • 盧生的評論 校訂確實細致可靠,也做出瞭不少貢獻,應當說是研究梁啟超本人的好材料。我疑惑的是,近人著作這樣繁瑣校勘有必要嗎?何況有的異文實在不影響文義,比如少個“的”字,“麼”和“呢”之別,諱字也不用每次都出校吧。校語太多反而影響閱讀,還不如把重要的校勘記寫成論文。即使就校訂工作而言,我也更傾向於夏陸兩位老師對底本的選擇和校勘方式。對於大部分讀者,其實還是朱先生的註本最有用。
  • ndkjjgkdjsnk的評論 從晚明思想界的風起雲湧,到盛清實證之學,再到晚清的極全面敘述(可惜未涉及晚清思想大變故。)任公在鳥瞰三百年來學術發展之中,竟還能做到如此態度鮮明但又不落於偏頗的敘述,實在佩服。學者中極有血性和責任感之人,如亭林,如梨洲,再如謝山,當是我們所有學子的榜樣。而有清一代考證功底之紮實,讀來也足以令人汗顏瞭…可惜,在一矯宋明空談之風的同時,是否也失掉瞭無憑借而直抒胸臆的能力?
  • 用堂的評論 既好讀校訂又精
  • 觀止的評論 實踐實用主義
  • 顧左右的評論 本科讀瞭好多斷頭書哈哈哈,這本終於認真重讀瞭一遍。元氣淋漓又論述精彩自不用說,但有一些疑惑之處,梁在《清代學術概論》和《學術史》中對漢學傢的評價似乎差異不小,前者對“為學問而學問”非常推崇,後者中又似乎流露出一些惋惜,尤其在顏李學派的部分。有待以後仔細對比一下。此外,缺少章學誠的一節十分遺憾,對於戴震部分也覺得沒有說完,不過幸好有其他文章補充可讀。
  • 貳陸的評論
  • 松亭君的評論 經典的原作加一流的校勘!給俞大神打call!
  • 丙堂的評論 諸本中最善。
  • 乾元的評論 自大二閱朱維錚校註清學史二種,已歷三年。早歲愛下編之錄鬼簿,以為文獻俱在,擁寶山而自雄,今思之斯時不過狺狺小醜,浮泛雲耳。今重翻閱新校註本,獨同心於顏李學派,”讀書愈多愈惑,審事機愈無識,辦經濟愈無力””心上想過,口上講過,書上見過,都不得力,臨事依舊是所習者出”。而今此思大抵變態為雖理通而為佞人,但功成則作尊豪,何其怪哉?
  • 溫飛卿的評論 這一版本的校對真的是做到極致瞭。當前最好的版本,想讀這本書的人,首選!
  • hbcwh的評論 買個新版
  • 言之言的評論 良心校記。沒有劉東的序言就完美瞭。(佛頭著糞)
  • 車禕的評論 個總的眼光和學識都值得信賴:)
  • 退省齋的評論 正文拋在瞭一邊,先把校記緊著擼瞭一遍
  • 松虛居士的評論 任公的書四星,俞國林的校五星。
  • 舊時代蘇北灶丁的評論 舊書不厭百回讀
  • 李愚人的評論 比起史跡的整理,梁任公的見識倒是更加值得欽佩瞭,盡管不是完全贊同,也是灼見頻頻瞭,比如說“凡豪傑之士,往往反抗時代潮流,終身挫折而不悔”、“看見科舉出身的人便誤以為有學問”、“看見現代青年日日在講堂上報紙上高談什麼主義什麼主義”、“今日的讀書人聽啊……滿天下小百姓厭惡我們的心理一日比一日厲害(打倒公知?迫害知識分子?),滅文之機早已動瞭!”
  • 越天大聖的評論 可與《清代學術概論》並讀,對乾嘉學派,漢學之貢獻進行瞭極高的評價。與錢書相比,個人感覺更註重外緣影響,以佛教生住異滅解釋思潮流變,註意到處處不同。
  • von的評論 這一版沒讀過,據說很不錯。
正文完
 0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