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內爭與鴉片戰爭
作者:[美] 詹姆斯·波拉切克(James M. Polachek)
分類:歷史
ISBN:9787300282251
出版時間:2020-6-2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標簽: 歷史
內容簡介
鴉片戰爭的失敗為何沒能促使清王朝更加現實地審視西方的實力和中國的弱點?本書分析揭示瞭鴉片戰爭前後清朝內部的政治鬥爭,這些政治鬥爭不僅塑造瞭19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的外交決策,而且持續影響著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歷史。
本書詳盡地探究瞭尋求並獲得皇帝關註的文官網絡,這會讓人自覺地聯想到晚明時期。由於與其自身的國內政治議程關系更大的原因,嚴禁派主張與西方進行軍事對抗的政策。這本書通過將政治陰謀、學術爭論和外交事務聯系起來囊括廣州當地士紳和北京文人網絡,第一次將鴉片戰爭置於清朝內部的政治環境中加以考量。
章節介紹
緒論
鴉片戰爭政策:一些解釋
文人:一種預期的概述
第一章文人再度崛起
文人是誰?
恩庇觀
對朋黨政治的束縛
宣南詩社作為文人宗派
作為官僚恩庇朋黨
作為審美鑒賞傢的同業情誼
政治上的失敗
結果:林則徐的北方開墾計劃
第二章春禊派的興起
作為個人網絡
作為一個政治派別
儀式和象征
文學和哲學
清議政治的理想
第三章禁煙政治
反對禁運的個案
1836年合法化倡議
倡議的失敗
不妥協者掌舵
第四章廣東勝利的神話
林則徐和禁煙運動
林則徐對抗琦善
包圍廣州
三元裡
準軍事的現實
第五章有關戰爭的爭論
琦善和天津談判
臺灣姚瑩案
魏源和防禦戰策略
姚瑩和英國在南亞的弱點
第六章顧祠會祭
穆彰阿政府和文人的政治影響
顧祠會祭的政治組織
禮制和學術
尋找政治方案
第七章滿人外交的終結
廣州人的第二次勝利
一決雌雄
文翰之信
廣西的危機
召回林則徐
第八章結語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網盤地址:
書友評論
- 慕長之的評論 這是一本差點讓我絕望的書,,太牛瞭。。國內拾其唾餘支撐瞭多少論文呀
- aid#_#trees的評論 道光時期在京謗譏的江亭展禊團體(C2)取代先前謀求省級職位的宣南詩社(C1)成為最重要的文人集團,鴉戰前夜以內禁之道德主義政策打倒主張不禁和外禁的外官(C3),戰中鼓吹大佛山總局鄉勇之戰績優於八旗大兵(C4),戰後形成地方主義+道德主義+強硬對抗三合一對外路線(C5);文人於顧祠會祭大團結,視穆彰阿政府為綏靖誤國(C6),最終因咸豐帝上臺、杜受田獲得進用而說動君心、罷穆之職(C7)。晚清擁抱文人之消極政府形象亦由此確定(結論)。博論篇幅已蹙而又一再刪削,閱讀體驗大打折扣;刪掉經世學派與官僚之互動的線索導致文人集團被描述成近乎機會主義鼓噪者,刪掉許多細節改用總括句導致全書幾乎變成無根無據自說自話隻有內行人才能看明白的討論大綱。關於文人集團的界定方式以及文人集團政策的內傾特色的歸納非常精彩。
- Etna的評論 “春禊派”一說,聽可愛的
- 伯樵·阿蘇勒的評論 滿頇主觀上誤國,清流客觀上誤國……
- 賽雅頌的評論 海外清史研究比較經典的模式:圍著中心點打轉式的研究。
- 長夜將至的評論 此等研究未必見得比國內學界有多高明
- 清風不堪酬的評論 清朝內部政爭對其外交決策的影響。
- Swallow的評論 這書有兩個問題:一是翻譯和錯別字,二是作者以利益集團作為分析的切入點,就導致在結論上存在明顯的主觀性。前者是校對的問題,後者是作者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又恰好被浩如煙海的引用材料給解決瞭。全書提供瞭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對於當時的清王朝而言,鴉片戰爭的爆發及戰敗,是其內部體制運作的必然,古中國皇權專制的官僚主義下,除瞭官僚的欺上瞞下,官僚機構內外勢力、中央與地方的沖突都能成為擴大對英作戰的引子。概言之,文人們拿對外政策做工具,以謀求他們在這一體制於朝廷和地方上的權利。同時也表明對多數的清政府各級官僚與地方精英而言,洋人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倭寇”,他們帶來的戰爭隻是“內政”的一環,而非時代的變革,這種思路也體現在瞭日本帝國身上:以內政的派系利益主導外交,並為瞭互相攻擊而使之非理性化和尖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