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无法分辨别人在说谎?为什么面对面有时比不见面更容易误解一个人?我们自认不容易受骗,有把握看穿别人的假面,但众多事实证明,真相常常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路边临检如何擦枪走火演变成狱中自杀?
深具悔意的罪犯保释后再度行凶杀人?
中情局最优秀的古巴干员竟然是双面间谍?
发动世界大战前的希特勒如何让人误信他有和谈诚意?
美国体育史上最骇人的儿童性侵案件为何可以掩盖20年?
\悲剧,不该只是喧腾一时的新闻,
而是找到解方的引路砖//
看错人的代价,小至损失钱财,大则丢了性命、危及国安。我们受制于漏洞百出的预设识人机制,导致看错人的悲剧接连上演。葛拉威尔揉合法律、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抽丝剥茧众多真实案件,探索过程有如一场震撼教育,直指我们一直以来被蒙蔽而不自觉的错误。
/ 预设为真的倾向
为了社会能够正常运作,我们的原始设定是相信别人,一直到他露出「够多」的破绽,推翻了我们预设的信任机制。于是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便会有许多「后见之明」嚷着:我早就知道他有问题。事实是,适量的失误并不会挑动我们的怀疑。
/ 透明性的迷思
我们总认为人的情绪就像《六人行》情境喜剧的主角们一样透明易辨,众多研究却无情地揭露:在看透人的情绪方面,我们一直很蹩脚。电脑所做的保释决定,甚至优于有专业素养的法官。于是,无辜良民的反常反应会让自己惨遭冤枉,高明罪犯的情绪操弄可以让自己逍遥法外。
/ 特殊情境下的反常人格
「酒后吐真言」并非绝对为真。酒精造成的短视效应会让我们无法顾及长期后果,举例来说,原本捨弃短期需求(不受打扰、睡个好觉)而坚持长期目标(抚养优秀小孩)的父母,在酒醉时就可能抽离长期目标,让自己不再是真正的自己;而遭严刑拷打的罪犯,大脑记忆会产生偏差,说的话、做的事都可能与事实相违。
/ 耦合的条件
特定行为的背后,通常存有决定性的条件。旧金山金门大桥以往是该地民众寻短的热点,但在警方加强巡逻、架设安全网之后,自杀率显着下降,原本丧失求生意愿的人并没有以其他途径结束生命。该地区的自杀行为便是与金门大桥耦合。在试图理解一个人时,必须把他身处的时空纳入考量。
作者简介:
麦尔坎.葛拉威尔 Malcolm Gladwell
1963年出生于英国,成长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历史系,现居纽约。
曾任《华盛顿邮报》记者近十年,纵横商业及科技领域,后来升任该报纽约分社主任。自1996年起为《纽约客》特约撰稿人。
善于分析生活中难以表述却无所不在的现象,藉此解析隐藏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成功法则。2000年,首部着作《引爆趋势》一出版随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1名,获得美国《商业週刊》、《财星杂誌》等极度好评,「引爆趋势」一词更成为商业界一再传颂和强调的观念。
另着有《决断2秒间》、《异数》、《大开眼界》、《以小胜大》等重量级鉅作(中译本皆由时报出版)。葛拉威尔的每一部作品都创下了销售与讨论热潮,好评不断,更长期盘踞《纽约时报》、亚马逊书店畅销榜,写下书市传奇。
曾获《时代》杂誌选为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并有「21世纪的彼得.杜拉克」之美誉。
解密陌生人 网盘地址
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zip (访问密码: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