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作者:[美]尼可拉斯·D. 克里斯多夫 / [美]雪莉·邓恩 / [美国] 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
分类:生活
ISBN:9787221178954
出版时间:2024-4-18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在几十年前,和我一起长大的孩子们都相信,他们的世界一定会比父母的更美好!但几十年后,这些曾经和我一起坐六号校车上学的快乐的孩子,最后都死了,死了,死了,死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本对未来满怀希望的他们一步步走向破碎?
我们的老朋友克莱顿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苦难,但令人痛心 的是,本书尚未完成,他就离开了人世。陷入困境的他们并不比他们的父母差。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受过更好的教育。但令人震惊的是,这样的不幸并非个例:对于很多人来说,生活已经越来越变得像在走钢索……
可社会有一种流行的批判,去抱怨这些人的懒惰、不负责任和自毁行为。
为此,我们回到故乡亚姆希尔,并探访了全国50个州和1个特区,去深入了解和我一起长大的伙伴们的遭遇,去探寻数千万人经历失去工作、尊严、希望、生命的原因,并指出我们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本书是普利策奖得主夫妇,《天空的另一半》作者尼可和雪莉的新书,书中引用了富兰克林的话:“检验我们进步的标准,并不在于让富裕者锦上添花,而是在于为缺吃少穿者雪中送炭。”
有读者评价,“写这本书是一种英雄般的、痛苦的、有时又充满慈悲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今天对太多人来说生存就像走钢索的生活。尼可和雪莉夫妇知道这里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采取行动,无论是推动更好的政策,还是改变我们自己的态度。”
作者说,“撰写本书的过程令人心碎,这是一项沉重的责任。”
章节介绍
第 一 章 6 号校车上的孩子们 -001
第 二 章 “我们排名第 30 位!”-013
第 三 章 当工作消失时 -026
第 四 章 美国贵族 -045
第 五 章 美国是如何步入歧途的 -057
第 六 章 穿实验服的毒贩 -080
第 七 章 输掉禁毒战争 -095
第 八 章 有效的干预措施 -135
第 九 章 自力更生 -108
第 十 章 绝望之死 -122
第十一章 全民医疗: 一天, 一个城镇 -155
第十二章 富裕国家的无家可归者 -171
第十三章 逃脱艺术家 -185
第十四章 脸上挨了一枪 -193
第十五章 上帝保佑家庭 -209
第十六章 两颗真心的结合 -223
第十七章 我们食子 -231
第十八章 抚养问题儿童 -246
第十九章 创造更多逃脱艺术家 -260
第二十章重获新生的美国 -273
附录 -292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tree的评论 作者写的是和他一起长大的伙伴们的人生命运,真实的故事结合着几十年的社会观察,让他举重若轻写出了一些困境真相。作者怀着沉痛的心写,但是为希望而写。希望能有所改变。虽然写美国小镇青年的命运困境,但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跨越国界的很多地方。有很多人说到,有人穷是因为不够努力,我们现在意识到了问题没这么简单。我们要尝试理解,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我想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意义,不是说我们真的有很多切实的解决方案,但至少让我开始正式意识到,把身边人具象到每一个人,具象到自己的亲人、朋友,就会发现其重量。每个数字背后的人,对一个集体而言可能微不足道,为了怎样而成为牺牲品,但成为牺牲品不代表就是他们本身真的微不足道。不代表就应该如此。没有人应该成为牺牲品。
- 闻夕felicity的评论 自由资本主义的大行其道似乎在美国造成了一种后果——不管这是不是它的本意,即人被分成两类,一类是有投资价值的,一类是没有投资价值的。这两群人带着不一样的资本和资本所塑造的自我来到自由资本主义的牌桌前打算加入游戏,此时自由资本主义就打着“每个人为自己负责、大家公平竞争”的旗帜开始衡量他们——智商、情商、努力程度、精神的稳定程度、作为社畜和合格程度、作为投资标的的投资回报比。自由资本主义相信自由竞争,问题是自由竞争的前提是每个人带资进组,有人是正资产,有人是负资产。试图提出社会的系统性问题、打破自由资本主义的“自主责任”陷阱的人不少,但尼可的版本震动人心之处在于,在这个真实故事里悲惨地活着和死去的人们是一个一个真实的人。
- 孔三岁的评论 检验我们进步的标准,并不在于让富裕者锦上添花,而是在于为缺吃少穿者雪中送炭。
- 刘宇敌的评论 对这本书产生兴趣,与其展现美国衰败无关。而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碎片化信息,或所谓后真相的时代,这本书或能帮助我们去觉察、审视,那些复杂、系统性的问题。
- 苹果微语的评论 当今时代,生存是个存在的话题。
- 随缘的随笔的评论 美国记者眼中的美国,再真实不过了。底层人民失业,失去不只是工作,而是整个人生,及家庭的美好未来。而且贫困像魔咒,循环于子孙后辈的命运中。没有经济支撑与社会的扶持,只能借酒精、药物麻醉自己,这正是美国政客的漠视,使得普通家庭一个个解体,将来也会使美国走上不归之路。
- 薄荷绿的评论 每当克莱顿这样的人早亡,每当有人死于成瘾、自杀、犯罪或绝望,我们都会有损失。我们有办法做得更好。我们可以支撑起美国梦,让今天的孩子们登上6号校车,蹦蹦跳跳地走进全国各地的学校,实现更多激励他们的梦想,让这里真正成为伍迪·格思里的愿景中那片“属于你和我”的土地。
- 戈画的评论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 基瑞尔的评论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难道我还未够难 每天生还已是极难”。虽然是一个看上去很“普世”的标题,然而更多的篇幅仍然聚焦于在发展不平衡的地区所遭遇的各种困难。虽然还没有看过作者另外的《天空的另一半》,但近些年《乡下人的悲歌》当中的叙述已足够说明问题。从毒品依赖、量刑裁决的制度性歧视再到教育等等,当中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像是十五章开枪的加害者与受害者在漫漫岁月里的创伤后共建会予人一些希望;而最后的结论专注于“社会福利”本身,虽然会觉得理想化,但仍是一次足够真切宝贵的喊话。【2024 #54】
- 墨墨等侯的评论 而生活就像走高索,生活在底层的人永远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这其实才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不要被那些虚假的繁荣误导,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如果想要改变阶层,只能学会突破自己,而不是抱怨。
- 于萧寒的评论 可以说这是一部调查研究,不论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一种现象:生活为什么像在走钢索,越来越难;会陷入贫穷的陷阱?!作者是从一个庞大阶层里提取的样本量来研究的,美国为什么会这样?作为普通人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契合点在哪里?答案是,如果是自己可控的,只能是教育了。
- 赫拉扎德的评论 书中的美国社会生活场景可能和我们的生活有一点遥远,我们的街头买不到毒品,但这并不影响它是一本灵魂拷问之书。克纳普一家的悲剧使我反思“个人责任制”中蕴含的冷漠和傲慢,就像李佳琦的“买不起是因为你不努力”。在现在这个经济脚步放缓的时代,人们好像习惯于“各扫门前雪”,和强调个人能力来缓解焦虑,哄骗自己相信绝对不会从这场平衡游戏中跌落下去。所以此时此刻的我们才更加需要这样的一本书,鼓起勇气直面这些足以刺痛灵魂的惨剧。当社会功能出现失调,最脆弱的人群们显现出症状的那一刻,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丧钟为我们每一个人而鸣。
- 没溜儿的评论 挺长时间没看这种类型的书了。恰好之前看完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像是从小说里走向现实。人生路途的决定因素用一个这几年时髦词来说就是原生家庭,而这又要放到一个社会大背景里去看。丧钟为谁而鸣?大概是自己一锤一锤敲出来的。
- 昕灵的评论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美国。很真实,很同情那些孩子的经历。
- 汤茗阅历的评论 在做了大量调查之后,作者道出了美国中产的悲凉现状。由于产业空心化,大量曾经生活还不错的工人破产,随后家庭破裂,家庭成员陷入酗酒药物滥用肥胖甚至早亡的噩梦循环中。作者最后虽然表达了他的希望,但是在当下的氛围中,能不能落地实现才是问题。美苏都在给我们当大体老师,珍惜!
- Mayin的评论 《为什么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这本书,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指社会的痛点。作者以亲身经历和深入探访为基础,为我们揭示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残酷而真实的一面。作者曾经熟悉的童年伙伴,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如此令人唏嘘。教育的光芒没有照亮他们的未来,反而让他们陷入了更深的困境。很多人因为失业、贫困、毒品等问题而失去了生活的尊严和希望。书中作者不仅揭示了问题的本质,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他认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社会制度,改变那些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则。
- 乱看书的评论 美国底层人们的生活
- 时宜心理阅读的评论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底层群体的真实生活。这本书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美国贫富差距、教育不公、医疗匮乏等问题相当严重,所以美国的月亮真的不比中国的圆,虽然中国也存在着贫富差距这一普遍的问题,但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国家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让我们能够接受更好地教育和更完善的医疗制度。
- 琪雪读书杂谈的评论 尼可和雪莉夫妇再次以他们敏锐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社会中那些被忽视和遗忘的角落。通过探访故乡亚姆希尔和全国各州,他们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失业、尊严丧失和生命消逝的残酷现实,更提出了我们如何能为这些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希望。书中引用富兰克林的话,强调了为弱者雪中送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本书不仅是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更是对人性中慈悲与责任的呼唤。
- cancel的评论 美国绝望的中下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