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
作者:[以色列] 纳达夫•埃亚尔
分类:文化
ISBN:9787572602139
出版时间:2021-9-1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标签: 社会学 纪实文学 国际政治 非虚构 纪实 社会 社科 以色列
内容简介
以色列杰出国际政治记者带来反全球化一线的报道,用特写镜头对准全球化遭遇挫折与反抗之处,近距离观察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与愤怒
优秀的非虚构写作:美国宾州的煤矿工人、日本的少子村庄,涌入希腊的叙利亚难民……作者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你深入现场,用敏锐的洞察展现全球化的光明与阴影
重量级推荐:《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力荐!学者刘瑜、施展重磅推荐!
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化改善了人类处境,但也播下了反抗的种子。随着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坍塌,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反抗宣告开始。
以色列记者纳达夫•埃亚尔将带领读者游走于反全球化运动的前线,向读者展示这场运动的有形轮廓和黑暗角落。书中记录了纳达夫•埃亚尔过去十多年里走访的地方和目睹的真实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美国工人、失业的希腊人、叙利亚难民以及各国企业家——走在一条羊肠小道上,左手是希望,右手是恐惧。
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故事如拼图般演示出全球化的前世今生,讲述了一种跨越地理和文化边界的全球意识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全球化如何改变了人们的道德情感,也清晰地揭示出全球化面临的危机。
世界正处于一个激变时刻,能不能找到新的、有想象力的变革之道,将决定人类社会能否通往更公正、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章节介绍
中文版序言
引言 一个时代的消亡
第1章 袭击报社
第2章 一个月冲两次澡
第3章 全球化大战
第4章 最后的大象之地
第5章 “我们不愿意死”
第6章 反抗前兆
第7章 跟民族主义者交谈
第8章 纳粹复活
第9章 中产阶级的反抗
第10章 开法拉利的无政府主义者
第11章 消失的孩子
第12章 “人类是泰坦尼克号”
第13章 出走的面孔
第14章 一个实验和它的代价
第15章 血河
第16章 帝国的子民发话了
第17章 “我母亲就是在这里遇害的”
第18章 反全球化者
第19章 真相的内爆
第20章 为进步而战
第21章 一个新故事
致谢
注释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顾大海的评论 不能简单地把“反全球化”甩锅给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或者地方保守势力。事实上,由资本主导的全球化,是一种基于美国中心主义、美国霸权主义、美国至上主义规则的,把世界各国人民划分为三六九等的国际秩序。如果说诚实是最高美德,那么伪善就是原罪。这样一个让众多参与者不满,并被迫反抗的全球化,既无望长存,亦不配绵延。如果说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与西方霸权存在矛盾,那么这个矛盾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理想从来都是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塑造一个公正、平等、自由、可持续发展的美好世界。
- bookbug的评论 这本书的好处之一是作者国际政治记者的身份和他长期在一线的亲历和报道,所写内容的真实、直接和及时,之二是他写到了当下世界面临的几乎所有重大社会问题和困境,包括恐袭、环境、疫情、原教旨、民族主义、新纳粹、中产阶级陷阱、无政府主义、老龄化、种族歧视、难民危机等等、却写得并不泛泛或单薄,提出的问题其实特别发人思考。读完你会发现,似乎所有问题都能和全球化扯上关系,都是全球化的外部不经济,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但实际上全球化并不是掷硬币,不是非字即画的结果,如果是,那也是掷出去的那个过程,是浩浩汤汤的潮流。作者遍访世界各地反全球化运动一线人士后写下的这些故事,也不是要阻止这一潮流,而是解释问题,警示危机,启蒙思想,寻求改变:这是一个塑造更公正、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的机会。
- 月下黑的评论 在过去,只有一小部分特权阶层了解世界,知道世界是什么,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如今,互联网和社交软件让每个人都能获取远胜过往的信息,但信任危机也由此而生,真正能掌握信息的依然是少数人。
- 把噗的评论 全球化及其反对者。
- Thomas的评论 全球化消灭了十几亿人的贫困问题,但也因为全球化,导致了原先白人底层工作被剥夺(自动化,工业向东迁徙等),顶层富人的财富增加,拉大了贫富差距……这本书涉及的概念和问题很多很杂,作者对于全球问题的观察确实很在地。
- holmes0106的评论 保卫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为它而战,必要时拳打脚踢也得用上。一切都不是天注定,一切都可以轻易地破碎,所有的进步都可被逆转。在此之前我从未怀疑过全球化的合理性,但是正如一切光明的背后都有阴影,所谓的繁荣进步必然建立在对特定群体的剥削之上。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看那些活生生的人,了解他们的遭遇,也许就能看到世界的另一个维度。这个时代的苦难实在是太多了。
- 嘎妹的评论 读完以后很震撼,我们从未曾深入了解过全球化究竟意味着什么,而这本书没有对此泛泛而谈,而是通过一件件或远或近事,发生在北京或纽约的,又或者斯里兰卡或马尔代夫的故事,向我们呈现了全球化的这柄双刃剑究竟是如何在对我们步步紧逼,我们从中受益,也在承受着失去、就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没有人为这场资本盛宴导致的残局买单,除了被剥削之地的人们。这本书也讲到了,特朗普当选的背后,美国中产阶级的困境与反抗,一切的果皆有因。而关于鸦片战争的叙述也令人百感交集…
- mmmg的评论 一个全球化课题版本的《人类简史》,或许这也过誉了。一堆旧闻杂烩,最后喊一句“现在看我们的了”。谁是我们啊?一个言之凿凿要给出答案的人,却无法提出任何问题,只能罗列问题表象,这种人写什么书啊。
- osiris27的评论 深刻且生动地剖析了民族主义抬头、生育大幅减少、人口流动愈加受阻等很多当下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在全球范围都很普遍的问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社会通识读本,对于理解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事也都非常有帮助,里面很多观点绝非老调重弹,警句层出,绝对称得上是五星佳作。
- 。的评论 3.5,坦白地说非常失望,采访了很多,见过了很多人和事,但蜻蜓点水——无论是对自由主义的检讨还是对全球性“右”的认知,没有任何新东西。
- 小瓜的评论 行云流水,让人无法释卷。各个零星散点的人物、画面构成了一幅广阔的逆流图景。就是封面上那句:从数字来看,人类普遍过得不错。但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深陷困境?改变现实的第一步是认清现实,接受现实。这本书提出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去了解和思考的问题。
- 李厂长的评论 犹太人是聪明啊,看得就是透彻,穷人(包括中产),富人(包括老钱),一个都别想跑
- 陆钓雪成逍遥叹的评论 格利法扎洋溢的富足和宁静同玛丽亚的话语显然是矛盾的。“我们父母的希腊跟现在不一样。我们想挥霍,想消费,想享受。一方面,因为希腊是欧盟成员,我们的机会更多。你看这个街区的橱窗展示。但另一方面,我们没钱。我们也知道自己永远都不会有钱。这里的人个个靠信用卡过活。我知道的,我在银行接待他们。有的人开保时捷,但银行账户里一分钱都没有。年轻人借新债还旧债。政治体系腐败不堪。我能理解那些示威的人。不过,抗议政府和政治体系跟破坏一切不一样。别指望革命会在这里爆发。我们太懦弱了。也许我们相信革命,但我们不革命。”她的独白表明了整个欧洲这一代人,甚至整个全球这一代人,有多么痛苦,但同时又有多么传统。“希腊人,”玛丽亚告诉埃亚尔,“不喜欢被人统治。这还不够,他们想做开法拉利的无政府主义者。”而今却连自行车都没了。
- 瑾朵朵的评论 偏见强化偏见,无知煽动无知,全球化及带来财富,而紧随其后的是贫富分化及民粹盛行。虽暗流涌动,但回首望过去的10年是从古至今最好的10年,可惜往事只能追忆
- danyboy的评论 所谓逆流,在本书值得是逆全球化潮流。作为一本当代非虚构作品,作者描写了在各个层面上有悖于全球化价值观的故事,不论作者的立场如何,这些故事都将是记录和理解当前时代各种二战前保守价值的重要参考。
- 亲爱的桂花树的评论 四星的书。额外一星给作者的职业道德。虽然内容很简单。从作者的行文来看,这是个很优秀的记者。不要总是输出你自己的观点,输出事实,让别人形成自己的观点。每一条数据都有来源,每一句话都是经得起推敲的。你不一定要喜欢或者赞同这个题材,但作为以非虚构为生的人,你一定要有这种扎实的工作态度。非常值得搞非虚构的人一看。
- 人间混混子的评论 我一直浅薄地认为全球化是人类共同的未来,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但是作者通过自己的采访和亲身经历展现了全球化在责任时代结束之后面临的挑战以及它自身的局限性。(但不停出现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搞得我头好大)
- 燚龘的评论 作者用丰富的例子展示了全球化过程中反全球化的因素不断发展,全球化在让世界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地方社群的破坏,影响了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和宗教信仰的破坏是为人所忽视的。在发达国家,全球化还导致制造业向成本低廉的地方转移,导致铁锈地区的人民失业,进而反对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还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以及互联网时代某种意义上促进了谎言的传播。作者通过例子引出对问题的分析,但分析的不是很深入,作者的立场也偏传统西方的立场,总体上还是值得一看的。
- 韧勉的评论 以色列调查记者的逆潮流深度调查,探查去全球化运动的社会影响力,所谓逆流,就是逆全球化的商业潮流,全球化的殖民活动,让全世界原来偏安一方的民族不得安宁。让全球物种生态因为商业利益的驱逐而消失殆尽。全球化促使人类必须以奋斗的形式才能生存,小国寡民,自得其乐的田园牧歌模式被毁灭了,逆流是希望无忧无虑的呼声。
- Monkey的评论 常看新闻,不会不熟悉这本书里谈到的所有事件、现象,但是放在一起串联起来,还是很有“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之感。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如工业化信息化人口问题尖锐化,这些因素还相互影响不能分割来看,全球化主要的作用是使得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贫富差距南北差距更大,但是代表性的贸易往来确实又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增长。不过个人呢,永远是想要得到肯定、得到更好的生活的,所以才有结语里一面伏击美国人一面想移民美利坚的人。我们生活的时代的特点,还有美国的supremacy(作者认为开始走下坡路了),那种到了“华盛顿就到世界决定中心”的感觉。这也和全球化一样,是相互作用的一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