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
作者:[德國] W. G. 塞巴爾德
分類:小說
ISBN:9787559836281
出版時間:2021-4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標簽: 德國 小說 德語文學 文學 德國文學 外國文學 歐洲文學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1. 塞巴爾德小說處女作,中文世界首面世:蘇珊·桑塔格譽為“心靈的自畫像”;既是塞巴爾德不竭的靈感之泉,也是其小說風格的源起,往後的作品都是其分身和改寫。
2. 最貼近塞巴爾德本人的“存在之書”:致敬卡夫卡,以卡夫卡筆下的神秘人物貫穿全書;從具體的歷史主題抽身,關註個體與記憶的對峙,通過一貫的虛實結合、圖文並置,書寫存在的冷峻本質。
3. 眩暈與騙局:德語標題 Schwindel 既指眩暈,也指騙局。充滿瞭重復、巧合、異變、斷裂的文字讓敘述的時間發生扭曲,互相交叉,“我”和讀者都被甩入瞭大腦無法處理的、不可知的四維空間——記憶,這也許就是眩暈感的來源。不可靠的記憶偽裝成秩序與規律,讓人錯覺能通過記憶把握過去、預見未來,而歷史從不是整體,時間並不連貫,生命也沒有范式與模板可循,人隻能被圍困在記憶的騙局裡,以一種懸而未決的狀態存在。
4. 敘述的負空間:雖然塞巴爾德細致入微地描寫旅途風景、繪畫與建築的專業細節、個體的敏銳情緒,主題卻是在反復表達中愈發濃重的沉默——它們是塞巴爾德作品的不變母題,即無法講述的真相、無法和解的過去和無法理解的記憶。繞著這些不可接近的存在打轉,讀者將獲得一次目眩神迷的閱讀體驗。
(塞巴爾德的文字有一種“越說越沉默”的特質,細節越詳盡、句子越綿長,書的氣氛就越凝重、聲音越沉寂,這是因為他的文字是為那些無法被講述的主題服務的:真相、過去與記憶。就像一幅黑白正負畫,文字組成瞭畫面中最顯眼的白色部分,主題卻落在不被講述的黑影中。)
5. 塞巴爾德小說系列收官之作:
處女作《眩暈》:塞巴爾德書寫的發源,融合記憶、歷史與神話的存在之書;
成名作《移民》:半虛構傳記,四個關於背井離鄉的猶太人的故事;
經典作《土星之環》:非典型遊記,一座跨越文學、藝術、社會歷史、自然科學等多個領域的記憶博物館;
代表作《奧斯特利茨》:塞巴爾德風格的集大成者,內容包羅萬象,結合猶太人歷史更加深刻地探討瞭“記憶”這一貫穿塞巴爾德作品的主題。
【內容簡介】
本書是塞巴爾德的小說處女作,由四章組成,第一章以司湯達的視角,講述瞭他的從軍經歷、與梅毒的鬥爭以及無果的愛情;第二章講述瞭“我”在意大利多地的旅行,或者說被不安驅動的一次次逃離;第三章講述瞭卡夫卡於一九一三年在意大利的一次公務出差和浴療之旅;最後一章,“我”重返德國故鄉,挖掘自己的童年記憶。
四個部分都圍繞著一個孤獨的敘述者,他們都踏上瞭古怪而令人不安的旅程,而“我”在旅行中撞見瞭各種分身、尾隨者、歷史鬼魂,不斷與神秘的獵人格拉胡斯相遇,還隱約與不同時空的司湯達和卡夫卡共享瞭相似的驚恐和困頓……
【精彩書評】
這是一幅心靈的自畫像——關於一顆躁動不安、持續不滿的心靈,一顆受盡折磨、輕易落入幻覺的心靈。——蘇珊·桑塔格
塞巴爾德是一位激動人心的、具有獨創性的作傢。他讓敘述成為一種查究的狂喜狀態。——《紐約時報書評》
一部高度私人化的作品,它向我們展示瞭塞巴爾德寫作的發源,並不斷為他提供瞭新的刺激和靈感。——《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一個人在日常閱讀中,不可能遇到像《眩暈》這樣的作品。從書中抽離時,他會被震撼、吸引,且深深打動。——安妮塔·佈魯克納
塞巴爾德的主題是記憶,以及記憶的韌性和不可靠性……他從記憶的衰退、狂熱的想象、富有創造力的荒蕪狀態入手,對記憶的虛構研究作出瞭巨大貢獻。他執著的、看似隨意的流浪——從一個國傢到另一個國傢,從一次邂逅到下一次邂逅——有一種瘋狂的精確性。他記錄微小的對話,仔細描述與他短暫同行的陌生人,給出地圖和時間表。他似乎在用寫作使自己保持鎮定。——A. S. 拜厄特
章節介紹
貝爾,或愛之奇異事實 1
海外 27
K. 博士的裡瓦浴療之旅 117
歸鄉 141
網盤地址:
書友評論
- 91.7的評論 作為譯者,我一千一萬次地願意成為塞巴爾德的一個幽靈,一個分身,或隻是一個完全沒有形體的揚聲器。他還有太多蘊藉與黑暗的美麗與俳諧尚未言說。
- 曉林子悅的評論 通常來說,處女作往往幼稚、不成熟,要麼是作傢的巔峰作品,本人都難以超越。可是,《眩暈》不是這樣的,它與其他三部作品氣質類似、品質相近,塞巴爾德寫作水準之穩定,之完美,讓人驚訝,或許,在許多年許多年的沉寂期,塞巴爾德一直在心中反復琢磨這些文本,它們誕生在生命的最後十年,如璞玉帶著溫潤沉鬱的光澤,一以貫之地追尋記憶與記憶之場的建立。
- 蝦米的評論 記憶和通感。關於記憶,作者讓我們見識到感受(記憶)與現實的緊張關系。現實是一把雙刃劍,既見證我們的感受(書中一位女性重遊故地時情緒崩潰),又能消弭之。兩個主題變奏都談到瞭這層消弭,司湯達說永遠不要購買風景版畫,因為不需多久“它們就將取代我們曾有的記憶”,而馬倫哥戰場樹起的紀念柱隻給他留下“極其平庸的印象”。卡夫卡的意大利旅行筆記時常在措辭上發生瘋狂的轉折,“讓語言瞬間就被情感完全支配”,這是卡夫卡在有意識地抵抗現實對感受的侵蝕——這兩個變奏也因這種錯位而顯得荒誕和喜劇。作者則從中提煉出保存記憶的辦法:唯光影、觸覺、聲音、味道等在我們心靈中留下的感受最為真實,通過文字,我們捕捉它們、凝固它們,從而“把相去甚遠但似乎屬於同一秩序的事物勾連起來,”人生也因此獲得瞭質地和意義。
- 陸釣雪等待瑤寶的評論 記得把《土星之環》送給漪婷瞭。這本有司湯達視角和卡夫卡視角,第二章則是“我”在意大利的旅行:如果有人重走我當時走過的路,或許會覺得自己仿佛是在這個規定區域中一遍又一遍地嘗試新的捷徑與僻路,為的是在到達理性、想象力或意志力的邊緣後不得不回頭。可能是由於過分疲勞,我經常看到某個我認識的人走在我的前頭。這些幻覺——因為確實不是別的——都是關於我多年沒有想起過的、可以說早已作古的人。有一次,在貢紮加街,我甚至以為自己認出瞭被判火刑、逐出故鄉的詩人但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明顯比其他行人高出許多,但完全不被註意的他離我隻有幾步之遙,頭上戴著熟悉的防風帽,然而當我加快腳步想要趕上他時,他拐進瞭海因裡希街,待我追到拐角處時,他已經不見瞭。恩斯特·赫貝克自二十歲起就一直患精神病。釣雪按:我傢門口是誇西莫多街。
- 影隨茵動的評論 第二本塞巴爾德。先誇一下裝幀,這一套書系,從開本的大小,封面的設計,排版的方式,都讓人非常喜歡,很有做書的質感。其次說說塞巴爾德,兩本書閱讀下來,他的風格極為鮮明,讓私人記憶和公共場域交織整合,遊走在虛實的邊境,你可能不必知道西歐的一座小城和無名者的日常,你又未必知道歷史事件遺留的影響和歷史人物在生活中的瑣碎,這就是塞巴爾德的阻斷。然而,如果能刺破迷霧,文字的輕盈會引領你不斷地進入一場純粹的私人漫遊。最後,盛贊翻譯,非常的柔滑。
- 牧羊的水鬼的評論 旅人不停從時間和空間逃逸出來,尋找記憶的真相,卻找到記憶的無限增殖和裂變,陷於宇宙中心般的眩暈。而人類,無一例外,最終都會活成宇宙和自我的局外人。
- 沉睡的弗洛伊德的評論 整個閱讀的過程就是不斷和塞巴爾德的記憶裂變搏繞。最後一篇《回歸》裡稍顯頻繁的短句(對標於另外三篇的長句密度),和後來的《移民》氣質相符。卡夫卡的陰影也幾乎一直存在——童年記憶裡的施拉克應該也是對《獵人格拉胡斯》的致敬。確實難以想象這是大師的處女作 ,但瞭解後得知這是作者46歲所寫也就不奇怪瞭,這種漫長歲月下鉆石拋光般的作品,其中的耐心本就不言而喻。
- 不是三步的評論 第一本也依舊完美。隱約感覺到原來他是這樣思考,感受和生活的,把自己完全拋入到時空的縱軸,成為重疊的幽靈,他大概從來沒想過一個好故事是什麼樣子,於是成為瞭一個真正的敘述者。
- She is someone的評論 你將窺視塞巴爾德的一個他和她這樣談論幸福:愛,就像大多數其他文明的賜福,是一頭喀邁拉,我們越渴望得到它,就離自然越遠。到瞭我們隻在另一個身體中尋找自然的程度,我們就背離瞭它,因為愛是一種用自己發行的貨幣償還債務的激情,一樁虛假的交易……
- 空山的評論 真的很眩暈,因為我已經分不清這是小說還是真實隨筆瞭。回憶之路漫長而混亂,幾場旅行,幾個不同人物視角,把一小段有限記憶無限放大,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雖然一個人被逼瘋的可能性很低,放眼望去,好像一個很小的點就改變瞭人事的走向,從這個時間到那個時間,一眨眼好像也隔著一個永恒,就,世界因人而瘋狂吧。“愛,就像大多數其他文明的賜福,是一頭喀邁拉,我們越渴望它,就離自然越遠。到瞭我們隻在另一個身體中尋找自然的程度,我們就背離瞭它,因為愛是一種用自己發行的貨幣償還債務的激情,一樁虛假的交易。”
- 曉宇的評論 賽爾巴德給我的母題是“重訪”,revisiting,不斷重訪和回訪,記憶就越來越龐大和模糊,主題也消失瞭,結構也沒有瞭,不斷地重訪回去,就是事無巨細的繁榮的廢墟。
- 秋褲的評論 更像遊記或者隨筆,也許正是作者要達成的效果,也可能是在真事中加入少量虛構,不過總的來說挺乏味,即深刻的乏味,要不是最後一章節挽救瞭一下。本來奔著寫卡夫卡那章節才買的,但寫得沒新意,太實,估計力氣都花費在查資料上瞭,重在還原歷史環境與細節。整本書構建“記憶-眩暈”“歷史-眩暈”的用意挺明顯的,反倒是各章節間的勾連和互文沒有那麼刻意。沒覺得這是一本關於記憶的書,什麼增殖、分裂和逃逸,它在記憶這這一主題上沒有什麼新發明。倒是像一位文青的朝聖之旅,用歷史與作者所處的時代進行對話,或者說讓歷史人物與作者對話。搞不懂塞巴爾德分咋那麼高?前兩本我都看困瞭
- xixi的評論 喜歡最後一篇
- ammo的評論 真實與虛妄之間的穿梭讓人眩暈,內容之間有些跳躍,這是“一種新的真實”,
- 東來的評論 對於廢墟和遺骸的過分關註,以及遁入無形的幽靈視角,還這麼引人入勝,可能也是一種消極的勝利,吧。
- 米粉俠的評論 “可將塞巴爾德的文本看作是在尋找和列舉避免死亡的方法:通過選擇性的親緣關系,通過似曾相識,通過夢境的並置,通過迷失在曲徑裡,通過被送入精神聯想的迷宮,通過沒有記憶的哀悼,通過沉浸在自己召喚自己來書寫自己的生命這一矩陣中。在最壞的情況下,巧合、重復、親和力提供瞭超人類規模的標點裝置:一個人並沒有不可避免地失去過去,一個人並沒有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因為模式包含瞭一個人,包圍瞭一個人,隨意地,往往是莫名其妙地,令人驚訝地,令人恐懼地。模式因此戰勝瞭時間。也許,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巧合、重復、親和力揭示瞭共同的途徑和身份,而這些途徑和身份是永恒的回歸。不僅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因此被打破,而且現象的界限也被打破。塞巴爾德建起瞭“模式”的緩沖器,以對抗世界的熵。”
- 夜河的評論 我也太愛塞巴爾德瞭,從奧斯特利茨後每一本都沒讓我失望過。
- Sebastian的評論 塞巴爾德的寫作在遊記、小說和歷史散文之間來回切換,火車站連通瞭過去的石頭見證與未來的模糊渴望,所以主人公總是在站臺駐足;城市在他眼中就像戲劇佈景,往事早已消散,剩下一堆遺跡,蔓延幾個世紀的戰爭與動蕩,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毀滅性打擊讓歐洲大陸形同墓地,作傢常常陷入時空的錯亂中,與過去的鬼混不期而遇。維也納-威尼斯-維羅納的旅程遵循瞭卡夫卡的足跡,在1913年,大廈將傾之時,體驗相似的絕望感,甚至童年記憶中的獵人之死也和卡夫卡的《獵人格拉胡斯》交相呼應。從過去收集的圖像越豐富,就越是不敢相信過去以這種方式發生,絕大多數都是荒誕的,不然就是駭人的。見證者們,無論小說傢、詩人還是村子裡的怪老太,總是以精神病人的形象示人:大清早精神飽滿的旅行者,到瞭晚上就成瞭一支敗軍,面色驚異地註視著自己逝去的一生…
- Jackdaw的評論 真正令我感到“眩暈”的是塞巴爾德小說裡震蕩交織的時空,往日幽魂附著在迷失的旅人身上,分不清虛構和現實。
- 普洱狗的評論 不管漂流到世界的哪一個角落,我們都必然被文本和回憶乃至於更深重的歷史牽制,這種必然稱之為詛咒或命運都不為過。塞巴爾德以格拉胡斯的形象連接起迷失與歸鄉又徙居的過程,但其力圖傳達的是,時間早已終結,鐘表僅僅重復著人類最初對時間的損毀,這之後個體存在所能做的便是去經驗回憶、閱讀與寫作帶來的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