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掠丝绸之路Epub+Pdf夸克资源

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劫掠丝绸之路Epub+Pdf夸克资源
劫掠絲綢之路

作者:[英] 彼得·霍普柯克

分類:文化

ISBN:9787510896378

出版時間:2021-1

出版社:後浪丨九州出版社

標簽: 歷史  絲綢之路  中亞史  藝術史  後浪  文物  人文   

內容簡介

持續半個世紀的劫掠,

讓精絕國、樓蘭古城、敦煌藏經洞驚現於世;

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輪番踏上絲綢之路,

留下滿目瘡痍與百年紛爭

◎ 編輯推薦

☆暢銷佳作《大博弈》《新大博弈》作者彼得·霍普柯克又一力作。

☆精絕古國、樓蘭古城、敦煌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等遺址驚現於世,那些栩栩如生的壁畫、佛像,用梵文、佉盧文和漢文等多種語言寫成的古卷,糅雜瞭多種文化元素的絲織物、古建築等遺跡震驚學界,讓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馮·勒柯克等人不顧性命地蜂擁而至、劫掠一空。本書將把這些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娓娓道來。

☆作者細膩、動人心弦的筆觸將帶領你一步步深入這片充滿離奇、荒誕、誘人傳說的土地,感同身受地體驗書中人物的狂熱、失落、不甘、雀躍和苦痛。

☆本書讓我們客觀見證斯坦因等外國學者盜竊中國文物的那段沉痛的歷史,揭示文物流失的多方面、深層次的原因,引發我們在當下對於文化遺產保護的深思。

◎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瞭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四分之一個世紀裡,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國的奧裡爾·斯坦因、德國的阿爾伯特·馮·勒柯克、法國的保羅·伯希和、美國的蘭登·華爾納、日本的大谷光瑞和橘瑞超等人,從絲綢之路上失落的城市遺跡中成噸地卷走各種壁畫、寫本、經卷、雕塑等。他們劫掠中國珍貴的文物,展開激烈的西域古物國際爭奪戰。作者匯集瞭這些冒險傢劫掠者的歷史故事,探尋他們行動的動機。

◎ 媒體推薦

這是一本好書,可讀性很強,而且語言簡練優雅。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本書是一系列交織在一起的故事,講述瞭高難度的冒險、間諜、忠誠、背叛、偽造、貪婪和偶爾的寬宏大量。它也涉及勇氣、遠見和意志。作者筆下有一個非同尋常的人物陣容……他寫的每一個故事都引人入勝。

——《華盛頓郵報》

那些喜歡生動的探險者的故事,並希望對中亞國傢的歷史有清晰瞭解的人,會發現這是一本精彩至極的書。

——《紐約時報書評》

章節介紹

自 序
第一章 絲綢之路的興起與衰落
第二章 塔克拉瑪幹沙漠中的失落之城
第三章 古本大戰
第四章 斯文·赫定:探路者
第五章 奧裡爾·斯坦因:非凡的尋寶者
第六章 大發橫財的斯坦因
第七章 揭露偽造者
第八章 激烈角逐開始
第九章 馮·勒柯克拋硬幣
第十章 “新疆最精美的畫……”
第十一章 中國垃圾堆的秘密
第十二章 敦煌:藏經洞
第十三章 伯希和:溫和的樹敵藝術
第十四章 絲綢之路上的間諜
第十五章 蘭登·華爾納嘗試難以置信之事
第十六章 中國人關上大門
出版後記

網盤地址:

書籍網盤

書友評論

  • 瞿起田的評論 突然之間發現這本書就是很久之前看過的《絲綢之路上的外國魔鬼》,不過裝幀真是比那時精美多瞭。老譯本錯誤不少,不知新譯本有否修訂。
  • 寶木笑的評論 這一類的書就像《火燒圓明園》這一類的電影,都不是很敢去看的,因為會特別氣憤。就像穿越過去,眼睜睜看著自己傢的珍寶,被一群外人搶走或砸的稀爛。霍普柯克將當年肆虐古絲綢之路上的主要人物進行瞭匯總,包括我們熟悉的敦煌洗劫人,以及有些陌生的斯文·赫定等人。有處地方值得我們深思,這也是霍普柯克有意在寫作中著力的地方,那就是他盡量在用一種全面的視角看待那些人。以往隻要是歐美版,幾乎就是強調那些人的“學者”和“探險傢”身份。這是比較拙劣的,因為全面地看一個人和一段歷史是最基本的認知原則,也是文明社會的基本特征。就好像我們既要看到斯文·赫定探險者和學者身份,也要瞭解到這位劍橋牛津雙料博士,在一戰時鼓吹威廉二世的軍國主義,二戰時又堅定地擁護納粹的侵略……道貌岸然衣冠禽獸這類詞兒不是白發明的。
  • 蝦米的評論 大博弈在中亞文物圈的延續,記錄斯文·赫定、斯坦因、勒柯克、伯希和、大谷光瑞等人和機構在中國新疆的掠奪。如果將上述外國人的行為稱作對文物的“急性”破壞的話,作者還錄下諸多本地人的“慢性”損耗:尋寶人的毀棄、士兵的塗鴉、農民用古老的墻泥種田、刮下壁畫顏料當肥料、拆梁造屋、把畫像上人和獸的眼睛挖掉驅邪,或者幹脆扔進河裡或一把火燒掉……作者對斯坦因們的罪行義憤填膺,並且對文物放在外國要比放在中國更好的觀點不以為然:它們中的部分要麼在大英博物館地下室堆灰,要麼在柏林毀於二戰的炮火。但我還是秉持反動的國際主義觀點:這些文物乃是全人類的遺產,如果你沒這能耐來守護它,還是交給別人來管吧。畢竟,想想文物在中國將要經歷些什麼:軍閥混戰、中日戰爭、國共內戰、各種運動,然後是“史無前例”的whdgm。
  • 陸釣雪等待瑤寶的評論 西域(按照斯坦因用的術語)的珍寶與寫本,如今遍佈於十幾個國傢的博物館以及文化機構。在這些國傢裡,文物又散落在30多個機構當中。藏品分佈有多有少,位於倫敦、柏林和德裡的最多,而巴黎塞努奇博物館與堪薩斯州納爾遜畫廊僅有一幅畫和造像。但是盡管在西方及其他地方有多到令人吃驚的絲綢之路珍寶,到底多少人聽過西域藝術、敦煌甚至奧裡爾·斯坦因呢?又有多少人見過米蘭或克孜爾偉大的佛教壁畫?見過精美的五彩絲稠(世界上最為古老的貿易路線由此得名)?見過絲綢之路寺廟和石窟裡那些精美的唐代造像、旗幟與卷軸?悲哀的是,答案是極其少。原因是,除瞭一處明顯的例外,那些擁有重要絲路藏品的博物館是大部分人接觸不到的,包括德裡國立博物館、西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以及列寧格勒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的展出部分也極少
  • 扭腰客的評論 將近40年前的一本書,重新譯註出版,修訂不少錯訛之處。全書最可貴的一點,是對“絲綢之路文物,與其留在中國被愚民破壞,不如偷到外國好好保護”謬論的駁斥。當今文物跨國、跨文化的分佈,內在是無可否認的殖民劫掠。
  • 酒藥女佛的評論 神往
  • 鬱則的評論 克制的標題,紀錄片的語言,小說的架構,遊戲的代入感。掩卷而憤憤,更難受的是連這種學術史普及寫作和事實譴責都讓外人“代勞”瞭。
  • 的黎波裡智術師的評論 《絲綢之路上的外國魔鬼》新譯本,內容嘛,放在三十多年前是個很好的科普,在如今的社會知識氛圍下,有點淺顯瞭,四十年來新刊佈的早期檔案和調研也無緣更新
  • 曉木曰兮歷史系的評論 偉大的絲綢之路,萬惡的盜墓賊,這群國傢支持的外國人,帶回一車一車的文物。
  • 魚的九思的評論 老書再版。看這種書感覺復雜,書名已經表明瞭作者的立場,譴責斯坦因、勒柯克、伯希和是容易的,柏孜克裡克的壁畫毀於二戰也是令人扼腕的,但中國人自己毀掉的東西不是更多麼?有人做系統性的批判嗎?
  • HeliumTrois的評論 我在這本書邊上放著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記》
  • 自導自演102的評論 讀到各國探險傢在敦煌“劫掠”文物,竟然有一點點興奮
  • 煎茶的評論 斯坦因、赫定這些人可謂“大名鼎鼎”,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國積貧積弱之際,這些外國探險傢趁虛而入,在絲綢之路所經之處大肆發掘樓蘭古城、敦煌等遺址,掠奪文物,造成瞭巨大的破壞,其中就包括為人們所熟知的敦煌壁畫。讀到書中描述,這些承載我們民族記憶的寶藏就在那個年代被盜賣,運往國外,實在令人唏噓。
  • 鴻生的評論 本書將國外探險傢,對絲綢之路的冒險和搶掠性的文物探查,寫做到非常清晰,從細節入手讓我們回到瞭那個不堪回首的歲月,特別是讀到斯文。赫定對莫高窟的劫掠讓人痛心不已,更讓人覺得對自己的歷史有種虧欠。當然我們也要重要到,作者還是帶有一種西方預設性的觀點,讀者應該辯證的來思考,那些文物留在當時的中國會有更好的命運嗎?
  • 的評論 保護性掠奪。
  • 大蕊的評論 “這段歷史不該被遺忘。” 當然,也不會被遺忘~~
  • 空山的評論 讀得五味雜陳。讓人痛心的不隻是珍貴文物的流失,更是那麼多寶貴資料被壓在角落沉睡,以及,更是那個年代國人的無知。至於文物被移走是保護還是劫掠,這是個永遠雙方都有證據支持的辯題。但是,我更傾向文物應該留在原地,因為離開瞭創造它的環境和文化,文物的靈魂也就隨之消失瞭許多
  • 老醜頹·肥的評論 我曾站在倫敦、巴黎、德裡、紐約、東京的敦煌藝術品出神凝望,想像祂們經受過的磨難輾轉。絲路失竊並不限於敦煌,還有柏孜克裡克、克孜爾、黑水城、尼雅、米蘭⋯⋯劫餘史的講述者更偏重於人物的「英雄」敘事而非「國族」判定:「留在原地或是被劫他鄉,難道不會是新一輪的滅絕?」原著問題多,翻譯有點拙。謝@hinabookhqt #讀而益#027
  • 朵朵小時候的評論 除瞭那個美國人勉強算上“搶救性”挖掘之外,其它都是賊
  • 二十四橋的評論 閱讀本書,讓我們到在那個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德國、日本、俄國、法國等國傢的考古傢、探險傢打著發掘文物的旗號,沿絲綢之路對我國的樓蘭、敦煌、庫車等地遺址進行挖掘盜竊,導致無數的珍寶和文物流落到國外,讓人痛惜,讓人扼腕。
正文完
 0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