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論三題
作者:鄧曉芒
分類:文化
ISBN:9787108065001
出版時間:2019-10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標簽: 哲學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很難想象,一位哲學傢的形象可以和槍聯系起來,但在中國的一個復雜年代,務農、務工、武裝鬥爭、“搞哲學”……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可以同時發生在一個人的身上。本書就是這樣一本從不可思議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剖析人性問題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哲學傢是如何從他一波三 折的人生經歷中養成的。頗有幾分傳奇色彩。
內容簡介
“人生”“人格”和“人性”,這是我關於“人”的思考的三個主題,也是我自己在“成人”的旅途中三個重要的驛站。
— 鄧曉芒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的隨筆、評論文章結集,更像是一位哲學傢的成長私傢相冊。“成人的哲學”“人生的功課”“人性的鏡子”在本書的三個章節中既收錄瞭作者少年歲月的私人回憶,也有成人之年的著名論戰文章;故事之精彩,文筆之犀利,一位哲學傢生動而逍遙的形象從書頁間跳脫出來。“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他走下哲學晦澀的講壇,將自己的人生故事娓娓道來。
章節介紹
第一編 人生的功課
第二編 人格的建構
第三編 人性的鏡子
網盤地址:
書友評論
- 李康康的評論 不少豆友看不上鄧曉芒,我無力評價鄧老師在德國哲學方面的專業素養,但就讀過的有限數量學術和非學術文字來說,對鄧老師一直是很佩服的,也覺得他至少在同代人中是佼佼者。當然,要跟海德格爾比,那中國就無人可讀瞭。本來這種雜文集自己一般不會打高分,但裡面有幾篇文章初看平淡無奇,細讀則體會到深刻的思想,比如談知識分子那一篇說文革實乃中國語境裡最極端的保守主義,因為效仿秦始皇。但可惜的也是雜文性質,點到為止。
- 比遠方更遠的評論 相較於三大批判系列及新批判主義的大部頭,這本小體量的新編文集,要饒有趣味得多(尤其是回憶性質的“人生編”部分)。在哲學的“面向”與“路徑”已然混沌的時代,思考的基準業已模糊不堪,遂成諸多層面混亂和扭曲的濫觴……“三題”圍繞“人”而展開,分析之犀利、透徹自不待言,但亦有應予以足夠關註之方面:1.秉持歐陸哲學傳統的觀念體系,是否涵蓋瞭西方哲學的全部進而可否因應其自身分裂與遞進所形成的方法論上的挑戰;2.在“規范與超越”(邏各斯與努斯)的解釋模型中,文化基因與制度環境的關系需要進一步厘清,哲學的構建亦須同制度的迭代交互往復,而不能是走向“枯竭”的思辨;3.進而再度超越性地去看不同文化形態的哲學差異,如何形成文明的共識,以人為“目的”的繼往開來……
- 人民大街102號的評論 近期讀的第六本鄧曉芒作品。接下來開始讀他的幾部“句讀”(都是超大部頭,想想都發怵)。從中國語境解讀西方哲學,獲益匪淺!
- 巴斯光年的評論 最近對哲學感興趣,想感受哲學的美,想在哲學中找到人生的定力。前幾天佛山知青下鄉五十周年,回來看望爺爺奶奶,正好讀到鄧老寫知青的文字,感覺上天總是給我的生活安排瞭好多巧合。鄧老從他個人經歷的反思悟出對個體意識的推崇,他的尖銳和犀利是令人嘆服的。“人生”部分讀來是振奮的,但後面的部分對我來說難度太大,讀起來少瞭好多愉悅。
- 五柳的評論 曉芒師跟大陸”新儒傢”的論戰極有意思,想做點研究。再版增補的個人自傳章節誠意滿滿,讀著也最過癮。現在似乎有一種對通識寫作的反感,但這種集子卻是我的最愛,幾篇訪談頗有四兩撥千斤之感。曾在豆瓣某處看到調侃鄧曉芒搬運工出身的,鄧師似乎也未建構什麼自己的理論,但這不構成對其專業能力的質疑,實際上大多數人也無力對此評價。更何況,專業不專業跟其具體作品無關。就我的閱讀經歷而言,越來越意識到在寫作中融貫自我生命體驗的重要,同時應該敢於回應某些宏大問題,不然讀書幹什麼?
- 少年遊的評論 讀起來很輕松,多是訪談,演講和報刊雜志上的文章,比起艱深的元典,二手轉述的觀點要簡易許多,加上具體語境,語言娓娓蔓延,枝蔓很多,輕松的同時也會擠出好多水分。本書與《新批判主義》《靈之舞》中,堅持的現代反思和啟蒙,對理性和自律的追求,對傳統的無情批駁,是一以貫之的。
- ZJ的評論 讀曉芒老師書,相當於溫習人生的功課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