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
作者:[丹]克爾凱郭爾
分類:文化
ISBN:9787100178907
出版時間:2019-1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標簽: 哲學
內容簡介
1840年克爾凱郭爾與美麗的瑞吉娜·歐爾森訂婚,1841年解除婚約。這是克氏生活中謎一樣的事件。他做出這個決定時內心究竟發生瞭什麼?是否因為其宗教性的沉鬱使然?對此克氏留給我們《誘惑者日記》、《有辜的?—無辜的?》、《重復》三部作品。
《重復》以文學的方式討論瞭重復是否可能。這一重復既是婚約事件主題的重復,也是對生命和靈魂的存在方式的領會。在時間中重復不可能,在永恒中則沒有重復。借助於重復悖論,克氏讓我們隱約感知到瞭其生命中這一謎一樣事件的意義。
章節介紹
1、重復是作者[丹]克爾凱郭爾創作的原創作品,下載鏈接均為網友上傳的網盤鏈接!
2、 提供優質免費的txt、pdf等下載鏈接,所有電子書均為完整版!
網盤地址:
書友評論
- 張塵的評論 日常依靠註釋找書。差異與重復之後的溯源工作
- 方可平的評論 108-109對例外與普遍性的思考是對singular最好的解說,對鬧劇的描述則是對singular有魅力的描述。重復與回憶的區別在開篇被表述,雖與《回憶、重復與修通》看法不同,但同樣指出重復不能被象征網絡捕獲。但很可惜無論是康斯坦丁還是年輕人的散文與詩意都在理念維度上運作,康斯坦丁的理念的不變性隻能將重復認定為循環,而由康斯坦丁催生的詩性年輕人也執著理念,雖抓到瞭奇異點卻未能堅守,依然未能破理念與現實之二分。於是他最終要麼像荷爾德林筆下的恩培多勒克一樣投身入火山,要麼對約伯產生誤認,在理念世界聽到電閃雷鳴,總之都是讓理念棄絕現實,回到自身的空洞重復——而康斯坦丁在遭遇重復之不可能的奇異點後也害怕的退守瞭,死守自己的小公寓。兩人未竟的事業將留待巴特比或莫爾索所完成。另,兩處總體性的巔峰描述。
- 冬寂網路.com的評論 選擇重復,而不是留戀奇觀,重復使一個人幸福,而回憶反之。不同於“單調”的是,“重復”本身可以被理解為“重新拿走”與“再次獲得”的循環運動,很難說《重復》是一本哲學還是敘事著作,克爾凱郭爾的“實驗心理學”是一分為二,並無回應的Monologue,前者的“重復”不可能性使其通向《舊約》中的約伯,在約伯那裡是不斷的運動之中,所有的災難對於他而言則是一種詭辯,而約伯的虔誠在於信仰騎士而非將棄絕行為表現為受難——將其歸為自己的罪。在全書的最後時刻,克爾凱郭爾展現瞭他的“激情”,絲毫不亞於尼采的“意志”之描寫。
- alain.proust的評論 克爾凱郭爾的文學與哲學交媾誕下如此狂熱的酒神,前半段康斯坦丁觀察下年輕男子的痛苦在於沒有認識到生活是一種重復,而康斯坦丁則漸漸發現瞭重復之不可能:“讓生活沒有休止而變幻莫測地重新拿走(rage Alt igjen)它所曾給出的一切,而不給出一個重復來。”在後半段的書信中康斯坦丁不斷對“沉默的同知者”講述起約伯,講述他痛楚的激情、煎熬的靈魂、恐懼的沉默,直到風暴離去——“在他簡直是要消滅他自己的這一瞬間”——上帝與約伯和解,康斯坦丁也“雙倍地得到一切”,“又重新是我自己”,他重新贏得瞭重復。
- 檀深的評論 看代譯序裡對重復的定義其實跟自己瞎理解的有點不大一樣…又,此書的寫作手法“假名作者”其實讓我想到瞭霍桑的《紅字》,如果說霍桑在小說前言就迫不及待地“撇清”自己和小說的直接關系有其宗教和故事真實性方面的考慮,那麼克爾凱郭爾的這個“假名作者”康斯坦丁更像是他自己的一個試驗品,而末尾致讀者信裡康斯坦丁假戲真做地以作者身份出場來談自己的創作考慮(“我想象一個詩人並且通過我的想象而創造出他來”110)則表明書裡這位主人公年輕詩人也是他的一個試驗品。兩者都在試探重復的可能性之途徑,而人物和“作者”的雙重失敗似乎也將讀者置於一種更高的視角。(哈哈哈更是瞎猜的,其實最後詩人算是成功瞭,但更覺得這不是作為詩人的成功(“我又重新是我自己,機器被啟動瞭”103),而是“重復”回因戀愛而詩性之前的那個自己的成功)
- 熱愛大地的評論 柏拉圖向前,通過回憶返回到思和整全你克爾凱郭爾向後,通過重復回溯到行和生存;信仰那部分看不懂如京不特所言:克爾凱郭爾最美的一本小書
- 堊的評論 對於所謂戀愛與婚姻:“她簡直就是他的本質的極限,但是這樣的一種關系不是愛欲的。從宗教的意義上看,我們隻能說,這就好像是,上帝本身使用這個女孩來捕捉他,而這女孩本身則不是什麼現實,而是像那些被人們安置在鉤子上的草蜻蛉”,莫名贊成,但像克氏那般身體力行是否能做到呢。那麼,這是否也是一場考驗?試想,如果不是這位最多隻贏得“宗教性的回響”而無法突破與超越的詩人,那麼關於重復的不可能性的邊界可不可能……待重讀。
- Echo的評論 暈瞭暈瞭
- jfrsuctswcgrsb的評論 對於任何在我思想之上有給到我大棒一擊的沉重感的存在,我都保持敬畏。時間到底反應瞭什麼?揭示瞭什麼?語言網絡之下是否有任何間隙去說明重復之中蘊含的東西?生活裡的事例在這重復的概念裡已經有過昭示嗎?“當下的信仰時刻”與“將要重復”的重大矛盾需要在現實裡的每個自我何去何從?
- 蔓荒君的評論 被一股濃濃的瓦爾登湖包裹著。
- PkuIntestellar的評論 他在一百八十年前實現瞭這樣一個文學理想:他的作品同時是哲學和小說,哲學不是小說背後的理念,而是小說的言說本身。文學史中不寫克爾愷郭爾實在是一件不適當的事。 想要解釋這樣一個極端復雜的作傢是非常困難的,一般哲學史中對他的介紹往往隻能算兒戲。 克爾愷郭爾那裡愛情和宗教性究竟是什麼?愛情對他而言是否是重要的?在他那裡愛情和宗教是何種關聯?我迄今還沒有弄清這些問題,讀完這本書反而更加困惑瞭。
- 無何有的評論 忘瞭標記,我更忘瞭閱讀感受。大意是:重復是必要的但似乎不可能?—-我需要重復閱讀
- KY君的評論 膨脹成瞭一個世界事件
- Fledermaus的評論 我愛克爾凱郭爾!
- Blue Casket的評論 老實說,除瞭與《約伯記》相關的篇目,這一位年輕人與其被寫下的心理學內容——完全無法讓我明白些什麼。包括那個“重復”,我也隻能在《約伯記》的基礎上明白些什麼,而無法依靠這位觀察者太多。但這(《重復》)僅僅是克氏體驗之隱秘難以言表的最大證據罷瞭。因此今後我認準瞭,除瞭商務印書館的克氏譯本,其它那些不明白“校對”為何物的紙片請自行銷毀。
- Vangreal的評論 抱怨一下商務這本書的紙,有一股不知道怎麼形容的臭味,每次看都要洗手
- 宇宙Θへ塑料人的評論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