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Epub+Pdf夸克资源

3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Epub+Pdf夸克资源
中唐時期的空間想象

作者:[美]王敖

分類:文化

ISBN:9787570218400

出版時間:2021-5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標簽: 歷史地理  文學  海外中國研究  隋唐史  唐史  詩歌  唐代  歷史   

內容簡介

中唐時期的地理學發展是如何進入當時文學世界的空間想象的?這一跨領域的聯系對於我們理解文學與地理學兩大領域又意味著什麼?本書通過對不同文類文本的討論,揭示瞭當時地理學與文學之間多樣且流動的關系。李賀的《夢天》、柳宗元的山水詩文、張祜運用大圖視野欣賞古老畫卷的詩歌、元稹和白 居易富有地理信息的唱和詩等,這些作品都打上瞭“制圖學之眼”的烙印。中唐文學大師們,以其對地理學的稔熟與興趣,使得不同地點、相互區隔的人群以及旅行的文本之間的互動成為可能。

學者評價:

安史之亂導致的族群、人口和生活的大變動,在中唐時期引發瞭有關“中國”地理空間再發現和再定義,在這個變動時代,詩人如何呈現他們對這種地理空間變化的驚訝、喜悅或困惑?通過對中唐地理學、地圖學與文學的綜合考察,王敖給我們提供瞭閱讀唐詩的一個新途徑。讓我感慨的是,王敖有兩張面孔和兩副筆墨,寫詩的時候他是個充滿激情的詩人,在寫書的時候他卻是言必有據的學者。

—— 葛兆光(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中唐時期是中國文學傳統發生激蕩變化和強力創新的時期。王敖的新書,兼具批判的眼光和詩性的敏感,涵蓋瞭不同的文學體式,對中唐文學提供瞭細致入微的新見解。 該書富有想象力和啟發性,是對中國的中古文學和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貢獻。

——田曉菲(美國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

王敖的這一開創性的研究,著眼於中唐地理與文學的關系,結構嚴謹,論證嚴密,材料處理得當。在分析這些文本的過程中,他將文學、藝術、地理、地圖學、生態學、哲學和宗教結合在一起,揭示瞭一部豐富的知識分子探索的文化史。本書對中唐文學的研究做出瞭重大貢獻,對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學者和學生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錢南秀(美國萊斯大學中國文學教授)

王敖這本書對唐代中期地理想象力和文學創作的相互影響進行瞭有新意和挑戰性的研究。本書使用的材料廣泛,其中許多無論是地理學史傢還是文學研究者都鮮有研究。作者令人信服地展示瞭許多最傑出的中唐文人如何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重新想象他們的物理和文化環境,以產生新的空間想象。

——田安(Anna M. Shields,普林斯頓大學中國文學教授)

這是一本開創性的研究,每一個研究前現代中國的學生都應該讀一下。作者提出瞭一種新的批判性的視角,通過這種視角,傳統中國的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文學創作與地理–地圖和知識之間不可否認的聯系,這是一項有重大貢獻的研究。

——何瞻(James M. Hargett,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

章節介紹

導言 地理學發展與空間想象之多重互動001
空間想象006
地理學與文學的相遇013
本書的結構020
第一章 中唐時期的地理學發展001
中唐以前的地理學和文學001
中唐時期高漲的地理學意識009
中唐時期的地圖和“大圖”013
中唐的“圖經(map-guides)”021
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028
結語030
第二章 “大圖”:詩學視野與制圖學之眼032
杜甫與閱圖(map-reading)經驗的詩學化035
李賀與“大圖”的宇宙視野039
“大圖”與柳宗元邊地書寫的帝國空間050
覽圖、畫卷和張祜詩歌的藝術創新063
結語071
第三章 地方空間的劇變:圖經與文學書寫073
圖經與顏真卿的道教碑銘078
圖經和地方行政空間088
圖經、文人與俗信之地理104
圖經與行旅文人114
結語118
第四章 深入南荒:創造新地標的美學120
深入南荒的移民與徙居潮127
元結和蒼梧的變形133
中唐山水遊記作傢及其群體性努力145
柳宗元於永州山水的寓居藝術151
結語160
第五章 白居易與元稹:交互地理學的奇觀162
元稹與白居易各自詩篇中的空間地理學技巧166
詩學空間中的地理同步172
地理比較與“雙聯”形式179
文本旅行與詩歌王國的路線189
結語196
結語 地理學與中唐文學198
參考文獻209
詞匯表227
中文版後記230
譯者後記231

網盤地址:

書籍網盤

書友評論

  • 宋耍理的評論 非常糟糕,其實想給一星…涉及到的中唐詩人和文獻,基本上自己都比較熟悉,所以買之前看目錄就在想這個題目應該挺扯,結果快速翻完還真是…作者想從地理學與文學的交涉角度出發,首先描述中唐地理學的發展,然後就其中的“大圖”和圖經討論與文學的關系,最後是詩人對南荒之地的書寫以及元白唱和中的同題材問題,可以說幾乎都在牽強附會。主要討論的文本少之又少,能看出直接檢索“圖經”相關詩文,再加以自己胡亂解釋,主要分析還不在什麼地理學,倒整瞭一堆無關的文學鑒賞啥的,另外把詩人的地理學造詣看得太高,論證時候卻點到為止,隻看得見一堆概念和設想。總之覺得這是很糟糕的研究方式,挺唬人的,抱歉得罪人瞭…
  • 嘟嘟頭的評論 歷史學學術訓練不足,史論大於史料,有牽強附會的浮躁之風。
  • 檮杌的評論 關註過相關話題,看到此作出版後趕緊買來看,確實有點失望。如果說導言中關於唐代文學和地理學界限的說明,以及地理學、地圖學如何影響詩人的空間想象和詩歌創作還有點意思的話,後面幾章的分析卻蕪雜得過分,不僅幾章間的聯系不緊密,且每章中繁瑣的詩歌分析之後,總結與提升較少,使得與導言和結語中的觀點難以承接起來。以及,唐代的地圖、圖經等均已亡佚,使得此題目寫作很難,僅憑借檢索題名所得文獻作為參考而進行的分析,其實還挺牽強的,因為無法看到是如何影響瞭詩歌創作的,還不如關註明清時期呢……
  • 老頹肥·廢的評論 @wangao大作以文學和地理學在中唐的類同和互動,偏於物質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呈現更為差異化視角的文學圖景/經/境,彰顯中唐文人運用文學地理延展帝國在地方的權力,構建實地與想像的空間敘事,南荒一章尤有深意。文本挖掘稍嫌未逮,但選題和觀點於我而言直擊G點,觀摩地圖或深入實地以重現人文和歷史意圖。PS:想想看今天官方地圖上的邊界和標記。#讀而益#085
  • 飛飛在田野的評論 期待面市!
  • 空気力學少女☆的評論 這個方法(地理詩學、文學制圖)在海外已經不新瞭。若要按有些推薦和評價,說是選取角度和研究途徑非常新穎,妄猜可能是具體到中國古典文學,國內做這一塊的對英文著作的閱讀和涉獵還是較為有限,這是從本書的學術價值來說。另一方面是從寫作水平來看,若要按另一些評價,說是論證嚴謹,文筆詩性,目前讀下來隻能說寫得很“一般化”,在全書並無圖像佐證的劣勢之下,文獻引用和文本分析大多是述而不論。對於作者這樣的詩人&海外學人,若是評價寫得很“一般化”,或許要比從學理上批評站不住腳更紮心吧。唯一聊以安慰的是,此書42塊錢的定價放今天瘋漲的書價來看屬實不高,買一本存目總也不至說吃瞭什麼大虧。但如果把作者的名字掐掉,和國內學者的一些出書項目也看不出什麼實質上的差別。
  • 惟文字間的評論 割裂穿鑿,實不知書後封面二序是何意味。
  • Summum Bonum的評論 從地理學、制圖學入手以探尋中唐詩人在後”安史之亂“時代如何構建自我與外界的聯動,運用地理山川繪畫、圖經文獻進行文學(詩歌、散文遊記)再闡釋的方式來恢復唐王朝的大一統政治話語權力,又或者是偏居南荒一隅主動搭建起一個虛擬絢麗的文學世界以此來對抗北方的中原官僚體系。作者試圖返回以地理/地圖/圖經文本知識蓬勃發展為背景的歷史現場來重新看待中唐士人階層,仍然不出物質文化研究那一套,然而涉及相關論證卻如同隔靴搔癢,對自己的創新意識過於篤定也很符合作者“詩人”的另一身份瞭“大圖”上帝視角一章很精彩,南荒一章和元白交互地理學一章還有參考文獻可以mark~ 謝@zkidult 借閱
  • 九局下半的評論 本書倒不如直接改名為《中唐時期地理詩鑒賞》。如果對中古時期文學、地理學、制圖學之間關系感興趣,不妨讀一讀多倫多大學馮令晏女士的論文“Can Lost Maps Speak? Towar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ap Reading in Medieval China”,個人認為比這本書好很多。總之,讀完很失望
  • 邱彥小兔的評論 是想怎樣?無事生非,文學解讀牽強附會,合著文人書寫關涉到地理還真就都得是地理學傢?
  • 張藝瓊的評論 研究方法和角度都非常新穎,論證很嚴謹,文字很詩性。反正在看這本書之前,我還從來沒想過可以從地理空間的角度來理解詩人與詩文的互動關聯。
  • 鹽鹽子的評論 超棒
正文完
 0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