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与世情:晚清历史的侧影Epub+Pdf夸克资源

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家国与世情:晚清历史的侧影Epub+Pdf夸克资源
傢國與世情:晚清歷史的側影

作者:十年砍柴

分類:歷史

ISBN:9787514385311

出版時間:2020-6-1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標簽: 歷史 

內容簡介

《傢國與世情:晚清歷史的側影》是著名文史作傢十年砍柴的新近力作。本書在晚清大歷史的框架下從傢國與世情兩個維度入手,呈現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彭玉麟、劉坤一等眾多文臣武將的諸多歷史細節,並從他們身邊的朋友、幕僚等延伸開去看當時的歷史和社會,深入探究傢國與世情之於歷史的影響和作用力,深度解析晚清王朝的命運以及個人命運的歷史真相。

本書既書寫瞭晚清名臣曾、左、李等,也書寫瞭諸多晚清歷史重要時刻的“另類人物”如毓賢、連文沖、耆英等。這些人或多或少具有傢國情懷,但他們無力挽救王朝衰亡的局面,有些人內心充溢的道義優越感,卻反而害瞭傢與國。作者以歷史人物的人際交往為著眼點,細微觀察和客觀審視歷史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借一個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盡量還原晚清王朝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歷史路徑,解鎖瞭大清王朝終結的根源和迷局。

【學者推薦】

★從細節裡觀大局,以俗文體見雅才,於娓娓中言諤諤,處混沌世現清白。砍柴先生的晚清史話非常值得一讀。

——秦暉(學者,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面臨的情勢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傳統中國面對“現代”的挑戰,是傳統中國向現代化轉型,這種時代背景完全超出瞭幾千年傳統中國士大夫的經驗范圍。十年砍柴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來分析、評騭近代歷史人物的。抓住瞭這個時代背景,對歷史人物的分析述論就能入木三分。十年砍柴讀史有一種貫通感,從《閑看水滸:字縫裡的梁山規則與江湖世界》到《傢國與世情:晚清歷史的側影》一以貫之。有此貫通,“70後”的十年砍柴方能讀史論世如此成熟老道。

——雷頤(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過去四十年,中國歷史研究領域中進步最大的諸多分支少不瞭晚清史,不論史料發掘、解讀,還是研究視角的調整,都較先前有瞭長足進步。晚清史越來越像學術,過去添加給晚清的那些不實之詞漸漸被剝離出去,那些過去極端臉譜化的人物也開始變得豐滿,富有人情味。這是歷史的進步,也是時間的恩賜。十年砍柴這部新著適逢其時,既是晚清史進步的結果,也是進步的證據。書中涉及的諸多人物,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祁寯藻、張之洞、劉坤一、李瀚章、郭嵩燾、康有為、譚嗣同、趙烈文、張謇、丁寶楨、許應騤、譚延闓、趙舒翹、剛毅、毓賢等,都是我們這一代知識人眼見著他們或從魔鬼變為人,或從英雄變為狗熊。歲月無情,書寫者有情,十年砍柴這部新著帶來瞭一股清新的學術氣息。

——馬勇(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十年砍柴這本書,不同於許多歷史書籍的宏大敘事,更多的是具體歷史人物的經歷和感受。因此,歷史在這裡也就變得生動形象而有溫度,讀後讓人感慨而難以忘懷。

——於建嶸(博士、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十年砍柴先生成名早,曾經影響過無數讀者,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他的寫作抱有期待。這部《傢國與世情:晚清歷史的側影》是他近年讀史的收獲,他的“中年寫作”自覺讓我讀來動容,我相信這也是雷頤先生稱道的“貫通感”,隻有如此讀史,才不會隻是獵奇和做談資,而是讓歷史參與並校正當下的生活。

——餘世存(詩人、學者)

【編輯推薦】

◆著名文史作傢十年砍柴最新力作,著名學者雷頤傾情作序,著名學者秦暉、馬勇、於建嶸、餘世存鄭重推薦。

◆分析歷史,讀破千卷,神交古人;評騭歷史,貫通古今,洞察真相。

◆傢國與人情,世情與社會,從來平衡皆不易: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彭玉麟、劉坤一、劉錦棠、譚嗣同……

◆作者十年砍柴另辟蹊徑,從傢國與世情兩個維度入手,以歷史人物的人際交往為著眼點去細微觀察和客觀審視歷史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借一個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準確還原晚清王朝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歷史路徑,解鎖瞭大清王朝歷史終結的根源和迷局。

◆對於處在晚清歷史上的那些重要人物,作者十年砍柴認為:若無對世情的體察和尊重,一味強調傢國情懷、社會責任那樣的大詞,則面目可憎,不近人情;若一味地屈從世情,圓融處事,將傢國情懷與社會責任當作不合時宜的累贅,則不可能從流俗中卓然崛起,即使其社會地位再高,其人格也是猥瑣的,不值得尊重。

◆在晚清王朝歷史上,不管是晚清名臣曾、左、李等,還是諸多晚清歷史重要時刻的“另類人物”如毓賢、連文沖、耆英等,這些人或多或少具有傢國情懷,但他們無力挽救王朝衰亡的局面,有些人內心充溢的道義優越感,卻反而害瞭傢與國。

◆隨書附贈十年砍柴書法作品精美書簽。

章節介紹

雷頤序:十年砍柴的“貫通感” / 001
自序:中年讀史,如飲濃茶 / 007
第一編 晚清名臣的傢國情懷
大才赤忠難補天:曾國藩、李鴻章的共同悲劇 / 003
李鴻章為何成為“門生長”? / 012
1892 年,李鴻章站在人生之巔 / 022
李瀚章:宗族的規矩,大哥還是大哥 / 032
曾國華:牢騷滿腹的人福薄 / 035
故園好風水,何必葬揚州:有感於曾公吐槽魏源遷墳 / 039
李續賓:湘軍第一將被皇帝的瞎指揮逼進瞭絕路 / 043
國傢不幸個人幸:左宗棠詩中的桃源勝景隻是幻境 / 049
精通一行就有飯吃:從大哥教導諸弟的傢信說起 / 054
佃戶的權利:讀曾文正公一則日記有感 / 056
從一封傢書可窺太平天國爆發的必然性 / 059
肅六爺拿胥吏也沒辦法:咸豐九年戶部衙門的火災 / 062
君民末世自乖離:清代最後一位重臣的臨終悲鳴 / 066
丁寶楨為什麼敢殺慈禧的心腹安德海? / 070
郭嵩燾:已中洋毒的大臣,朝廷怎麼可能給謚號 / 075
劉錦棠:身為封疆大吏,為何不能探望健在的母親 / 080
湘軍威名血染成:讀《湘鄉試館記》有感 / 084
第二編 管理與統治的迷局
清代地方官為什麼那麼害怕“京控”? / 089
清代大臣死後朝廷的恤典很講究 / 096
一件冤案引發朝廷和地方督撫在司法權上的角力 / 099
趙舒翹:為效忠太後背棄職業倫理,下場悲慘 / 104
連文沖:起草宣戰詔書的大才子命運,也是一把夜壺 / 109
對官員的“團團夥夥”太後無可奈何 / 113
禹之謨迫使官員就范的招數太損 / 123
皇帝痛恨捐官,但這樣的生意他不得不做 / 128
養貪肅貪的遊戲:看咸豐帝怎樣勒索高官 / 132
1853 年,中華帝國的三個男人 / 135
一項正規制度為啥走歪:以清朝戶部報銷制度為例 / 151
清末部吏索賄成風,老將軍沖冠一怒沒啥用 / 156
剛毅:《官場現形記》中頻念白字的高官原型 / 160
“吃瓜群眾”為何揪住國子監祭酒的小錯不放手 / 164
看清末新政如何一步步得罪社會所有階層 / 167
明清時的犯官不能想死就死:自殺也須君所賜 / 173
清朝如何京津冀一體化:保定做瞭近三百年首都副中心 / 176
第三編 世情與人情的秘密
理學名臣也不喜歡“癡肥”的大妞 / 181
新翰林懇親之旅的利益交換 / 184
以身作則是父母教育子女最好的方式 / 189
這才是生死之交:讀郭嵩燾寫給江忠源的詩有感 / 193
從劉坤一向榮祿請托可窺大權仍然在中樞 / 197
張之洞的遺折得罪瞭人導致謚號降格 / 204
不讀書的人在張香帥手下做官很難混 / 207
商人買頂官帽有何用:以清代一件命案為例 / 211
“反三俗”的巡撫養瞭個“坑爹”的兒子 / 215
張謇的知權善變和左孝同的不識時務 / 219
祁寯藻給曾國藩使絆子的猜想:恨天對其弟不公 / 226
族群矛盾釀大禍:一場看戲起哄引發的慘劇 / 230
師道尊嚴有條件:從一位遺老憶師恩說起 / 234
光緒帝大婚,維多利亞女王竟然來“送鐘” / 238
俞明震:在《蘇報》案中放水,積德蔭及子孫 / 241
英雄怕見老街坊:許應騤為什麼討厭康有為? / 245
匡超人的成功學:純樸青年進城要如何才有出息 / 250
第四編 末世不濟運偏消
才與位錯配的悲劇:郭嵩燾與左宗棠交惡 / 257
起點高的張集馨,為何卻做不到封疆大吏? / 265
人間不值得:嘆息庚子事變中高官被冤殺後兩個細節 / 270
唐際盛為何被曾國荃一封密折罷官回傢? / 274
在常州,想起清末兩位清醒者——趙烈文和趙鳳昌 / 280
光緒年間,蘭州城有兩位湘籍公子——譚嗣同和譚延闓 / 284
洞庭波送一僧來:忍辱負重為佛法的寄禪法師 / 287
趙烈文:一眼看穿大清的“中興夢” / 292
毓賢:一位自以為是而誤國的清官 / 296
康有為若聽從建議彌合帝後關系,變法結局將如何? / 300
第五編 走不出的歷史困局
天朝不跟蠻夷一般見識:曾國藩日記中的鴉片戰爭 / 309
日本“大河劇”中中國與中國書背後的歷史真相 / 312
“日本通”黃遵憲的悲劇:驚擾夢中人 / 315
李經方如何做瞭日本天皇的“駙馬” / 320
逼別人當烈士可恥:比較王炎午和曾廣河的選擇 / 325
耆英的悲劇:在皇帝和洋人之間兩頭哄騙 / 330
洗冤何以難:大錯掩蓋小錯滾雪球 / 336
滇西北百餘年前一個教案的復雜政治光譜 / 344
從舉子應試看帝國的統治成本 / 348
江南士子被逼出來的“冒籍” / 352
慈禧太後其實很喜歡洋貨,洋制度除外 / 356
被時勢逼到死地的趙爾豐 / 360

網盤地址:

書籍網盤

書友評論

  • 至繁歸於至簡的評論 真實感,有血有肉
  • DOUBT的評論 沒有壓力地閱讀思考和寫作,一個歷史愛好者最令人羨慕的狀態瞭。
  • YongtoriBodon的評論 有些故事蠻有意思,公眾號隨筆合集
  • 餘亦魚的評論 看歷史,觀過往,感慨萬千
  • 影子的評論 很有趣,應該翻閱瞭很多史料。
  • 寒雨青衣的評論 傢國與人情,世情與社會,從來平衡皆不易,我們且看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彭玉麟、劉坤一、劉錦棠、譚嗣同……《傢國與世情:晚清歷史的側影》的作者自序道瞭中年讀史者的態度,而慣常裡我們今人評價歷史人物總是很簡單,簡單到隻有黑白、功與過,但任何歷史和歷史人物都離不開他們所生活的那個時代,離開瞭當時時代簡單的褒貶至少對歷史人物來說是並不客觀的,何況歷史人物也毫不例外的是多面的更是立體的。
  • 上德若谷的評論 作者對歷史的分析和洞見還是有一定功力的,這本寫晚清歷史的集子有趣,但這種集子的缺點也很明顯,整體的系統性不強。
  • 南山的評論 讀瞭一半,不讀瞭
正文完
 0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如有你需求的书籍,请点点广告。。算是你对本站的支持

评论(没有评论)